4月27日,大連市沙河口區(qū)頤和星海小學全體師生走進金石文化博覽廣場,開展以“立夏之光·金石為開”為主題的春季研學活動。學生們通過沉浸式參觀七大特色展館,近距離感受紅色歷史、前沿科技、生命奧秘與傳統文化,在實踐探索中深化課堂知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智慧之旅。
27日清晨7:50,頤和星海小學的學子們整裝出發(fā),滿懷期待踏上研學之旅。作為大連市首個以“文化博覽+科技體驗”為核心的研學基地,金石文化博覽廣場以其七大主題展館為依托,為學生們打造了“行走的課堂”。

紅色歷史浸潤初心
首站毛澤東歷史珍藏館內,學生們在30余萬件珍貴藏品中回溯偉人足跡。從1893年毛澤東主席的出生到1976年的歷史長卷,展館通過實物、影像與場景還原,生動呈現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有學生感慨:“看到這些像章和文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
生命科學啟迪探索
在生命奧秘博物館,2000余件生物塑化標本揭開生命的神秘面紗。“海洋之魂”展廳中,巨型抹香鯨骨骼引發(fā)陣陣驚嘆;“人體世界”展區(qū)則通過透明人體模型,直觀展示器官與血管的精密構造。科學教師王老師現場講解:“生命的脆弱與堅韌在這里交織,希望同學們敬畏自然、珍愛生命?!?/p>
未來科技點燃夢想
步入EX未來科技館,仿生機器人、5G云端助手與全息投影技術令學生們目不暇接。在“仿生人實驗艙”,學生與機器人對話、體驗AI繪畫,感受科技對生活的革新?!拔磥砜茖W家可能就在我們中間!” 有學生感慨說。
藝術與文明交融共生
午后,學生們穿梭于奇幻藝術體驗館的3D幻境,化身“畫中人”與蒙娜麗莎共舞;在金石蠟像館,仿生機器人“魯迅”與“愛因斯坦”以聲光電技術“復活”,講述歷史故事。華夏文化體驗館內,學生們身著漢服體驗活字印刷,在“孔子學堂”誦讀經典,感悟中華文化的厚重底蘊。

地質奇觀見證自然偉力
最后一站地球之光科普體驗館中,珍稀礦物晶體與古生物化石陳列其間。借助AR技術,學生們“穿越”至白堊紀,目睹恐龍時代的生態(tài)變遷?!暗厍虻拿恳坏礼薨櫠际莾|萬年演化的見證”。
研學成果多元綻放
活動尾聲,學校鼓勵學生通過攝影、手抄報、模型制作等形式展現研學收獲。四年級的邦邦同學用黏土復原了“海洋之魂”的抹香鯨骨架;還有的年級團隊則以短視頻記錄科技館見聞。
安全護航全程無憂
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學校提前制定安全公約,從交通規(guī)則到展館禮儀均細致規(guī)范。隨行教師與家長志愿者全程督導,學生們自覺遵守秩序,展現了良好的素養(yǎng)。
此次研學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拓展,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頤和星海小學以“立夏之光”照亮學子求知之路,以“金石為開”的精神培育新時代接班人。未來,學校將繼續(xù)深化實踐教育,讓課堂走出校門,讓成長浸潤在更廣闊的天地之間。
田亞茹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 范佳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