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為泄多年來的怨氣,下令將呂氏族人無論老少通通誅殺,呂后的妹妹呂媭被陳平用棍棒活活打死,臨終前,呂媭怨恨呂后不聽勸誡,導(dǎo)致家破人亡......
昔日尊貴無比的臨光侯頭發(fā)撒亂的站在陳平面前,大聲唾罵這個小人:“若不是當年姐姐心軟不聽我的話,你怎么能有今天!”

陳平懶得和她計較當年的事情,若不是自己當年聰慧逃過一劫,不然早就被她害死了。
兩人的矛盾要追溯到劉邦活著的時候。
呂媭嫁的人是樊噲,和劉邦既是兄弟又是親戚,然而晚年劉邦疑心病重,懷疑這懷疑那的,身邊小人說樊噲在反叛的路上謀反了,帶著大軍就準備攻打長安城。
年老病重的劉邦得知后火冒三丈,完全不想想樊噲是不是會做這種事的人,就讓陳平過去把樊噲給殺了,連調(diào)查都不調(diào)查。
陳平接到個燙手任務(wù),他要是真把人給殺了,回頭皇上后悔他就里外不是人,而且呂后的妹妹肯定會恨上自己,呂氏家族會與自己交惡。
在路上他就把這件事的后果想的清清楚楚,當下是陛下沖昏了頭腦才做出這種決定,身為臣子要多為陛下考慮,于是在見到樊噲后,他一聲令下將人給抓了起來,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沒有過多為難。
他押送人回去的路上,就聽說陛下駕崩了,有種死里逃生的感覺,幸好沒有真的聽從命令直接把人殺死,不然回到宮中自己就是等死。

呂媭對陳平非常的不滿,哪怕他沒有殺樊噲仍耿耿于懷,在呂后面前多次進言,讓她將陳平給除掉。
呂后覺得她太斤斤計較,陳平回來后就哭著說這都不是他想干的,只是皇命難違,幸好沒有釀下大錯,還為了賠罪留在宮里面當警衛(wèi),就差把一片忠心拋出來給自己看看了。
況且,在先帝駕崩前,就表揚過陳平以后可以幫王陵輔佐兒子,只是聰慧有加難當大任,綜合考慮下來,呂后自然不會為了這點小事而殺死一個有用的臣子,但呂媭和陳平的矛盾就此埋下。
在劉盈去世后,呂后手里的權(quán)力高度集中,呂氏家族重要成員都被封侯封王,呂家門第一時無二,朝中快要成了呂氏的一言堂,呂后讓呂劉兩家積極聯(lián)姻,想要以此鞏固呂氏的榮耀。
呂后殺伐果斷對不利于自己的人都給除掉,哪怕是皇室子弟都不放過,插手劉邦兒子的家務(wù)事,在他們死后將封地收回賞賜給呂家。
呂媭跟著姐姐有學(xué)有樣,朝中大臣都畏懼她,不敢在她面前輕易開口唯恐惹她不快,她多次進言讓呂后不要重用陳平,將其除掉都被無視,陳平又躲著她,做事小心翼翼唯恐被她抓住小辮子。
呂氏家族的專權(quán)惹得朝臣心生不滿,想要撥亂反正將天下收回給劉家,但呂后在世時,他們根本不敢出手,只等到呂后駕崩,這個家族里最聰慧的女人沒了,才敢暗中謀劃。
可憐呂后在臨死前為家族考慮周全,將兵權(quán)都分散到呂氏兒郎手中,讓他們一定要掌握軍隊,不然可能會發(fā)生兵變。
然而她的侄子呂祿天真而蠢笨,聽信好友的話將兵權(quán)交了出去,開開心心的去打獵游玩,呂氏家族的覆滅之路從此開始。
陳平周勃等人對呂家展開清洗,手握大權(quán)的都被他們殘忍殺害,族中男女無論年齡大小都被殺死,呂媭同樣難逃一劫。
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卻被官兵闖入家中關(guān)押進監(jiān)牢里面,牢中呂家小輩躲在一起瑟瑟發(fā)抖,呂媭垂頭喪氣,沒想到家族覆滅來得如此之快,只恨她那侄子太沒頭腦,居然把最重要的兵權(quán)交出去,看到他樂呵呵的給自己說起這件事,呂媭就氣的嘔血。
陳平等人完全不顧呂媭身份和年齡,對她施以笞刑,木板重重的打在她的身上,最終被硬生生的打死,而她的兒子同樣難逃一劫,曾經(jīng)榮耀無比的呂氏家族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信源:《史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