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時期有這樣的一種酷刑,犯人鼻青臉腫的被倒掛著,嘴巴里鼻腔里全都被面條塞滿,一根根長長的面條從人的臉頰上落下,就像是龍吐須一樣。

詭異的樣子讓人不寒而栗,因此人們也將這種酷刑稱為是“二龍吐須”。

將面條作為刑具“二龍吐須”可謂是頭一個,但它的恐怖之處讓人根本想象不到,滿清之后甚至許多人在聽到“二龍吐須”幾個字后直接雙腿發(fā)軟,任人擺布。

為何“二龍吐須”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它又究竟是怎樣做到將面條如須一樣掛在臉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法治國的古時候

翻看古籍時,古代的刑罰總是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其中古時候流傳下來的十大酷刑更是讓人害怕不已。

“剝皮”、“腰斬”、“車裂”、“凌遲”、“俱五刑”、“縊首”、“宮刑”這是十大酷刑中最為出名的幾種刑罰,單是聽到這些名詞就知道其殘忍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這些刑罰殘酷至極,可其實流傳到現(xiàn)在的刑罰還不至于此,據(jù)記載從古時留下來的刑罰方式多達百種,以上的這幾種酷刑則是其中最為出名的。

有著如此多的刑罰方式其實與古時候以法治國的方針逃不開干系,從第一個王朝秦朝時期,以法治國就開始蔓延全國。

我國自古以來是儒家思想為重,但其實在儒家思想的背后,法家思想也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法家思想中主張用法來治國,強調(diào)的是法的重要性。

后世的君王將此也作為國家運行的主要規(guī)范,歷朝歷代也無一例外將此作為主要標準。

翻看歷史,法就在各個國家起著重要作用,秦朝作為中國最早的王朝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第一部法律文書——《秦律》,其中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來維系國家的發(fā)展,以苛責的刑罰為底線保證了國家的整體運轉(zhu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漢朝的《九章律》、唐朝的《唐律疏議》、明朝時期的《大明律》、甚至是大清時的《大清律例》都作為本國法律文書存在。

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法律作為基本底線一直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法律規(guī)范也一直被視為國家的重要部分。

我國有句古話——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正是印證了這一點。

以法治國作為中國古時的基本治國方針在古籍中也都有記載,法律體系如此完善也難怪會有如此多的刑罰方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法律體系完整,刑罰方式自然會如雨后春筍一樣的繁殖,古時與現(xiàn)在不同,那時候的平民百姓沒有權(quán)利、沒有人格尊嚴,高官顯貴可以隨意的欺辱,因此處以極刑這樣的處決方式極其盛行。

就拿司馬遷來說,作為史官的司馬遷竟被處以了十大酷刑中的宮刑。

公元前99年,漢朝的都尉李陵主動請纓北上去討伐匈奴。出發(fā)前他自信滿滿,可沒想到匈奴的氣焰極其囂張,經(jīng)過一場戰(zhàn)斗后他失敗投降。

這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那時候的匈奴裝備精良幾乎無人能敵,失敗也是在所難免??蓾h武帝不這樣想,他覺得李陵一定是受到敵人的挑撥,叛逃到匈奴。

叛徒的名號扣到李陵頭上對于李家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于是有些人站出來駁斥了漢武帝的猜測,其中正有司馬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史官的司馬遷自然明辨是非,他知道漢武帝的猜測完全不可能,于是辯解道:李陵失敗無疑,可叛徒必定不可能,他很有可能是在尋找機會報效國家。

漢武帝彼時已經(jīng)到了氣頭上,怎么可能聽進去別人的勸告,他認為這些人是在替叛徒開脫,于是將司馬遷等反抗他的人處以極刑,而司馬遷本人則是被處以了“宮刑”。

只是駁斥了皇帝的話就被處以極刑,古時候的刑罰濫用實在嚴重,即使作為國家中的重要史官也無法逃脫此等酷刑。

毋庸置疑,古時的刑罰極其苛刻,過于恐怖的處罰方式也讓一般人不敢輕易忤逆以皇帝為首的貴族。

其實,十大酷刑已經(jīng)有很多專家研究,它們的惡劣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可有一個酷刑卻很少被人熟知,它的殘忍程度絲毫不亞于這些酷刑,甚至經(jīng)歷過的人要生不能,要死也不能,這個酷刑就是“二龍吐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龍吐須”

二龍吐須的主要工具是面條,面條當成刑具,而且還能讓那么多人毛骨悚然,這聽起來確實不可思議。

沒錯,一般人都會這樣想,“二龍吐須”刑罰剛頒布前,許多人也是不以為意,可在經(jīng)受過這種痛苦以后,所有人的想法瞬間轉(zhuǎn)變。

原來這個刑法是這樣的,將面條煮至半生不熟的狀態(tài)給餓了好多天的犯人吃下,早已經(jīng)饑腸轆轆的犯人自然不愿意錯過這樣的美味,他們慌忙吃下,以為是官府拿自己沒辦法。

但其實,面條在遇到水之后迅速膨脹,尤其是沒有煮熟的面條在人體內(nèi)更是不間斷的繁衍。面條在進入到食道后迅速膨脹,讓犯人整個胃里完全被食物塞滿,甚至有了要往出吐得感覺。

要以為這樣就結(jié)束的話,可是太異想天開了。犯人剛察覺到不適以后,官府立馬將他們捆綁起來,再將他們倒立吊在空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時的面條剛到胃里還來不及消化,就會被突如其來的倒立影響,隨后,胃里的面條直接隨著食道再次回流到嘴巴甚至是鼻腔里。

隨著吊掛的時間越來越長,胃里的面條逐漸從嘴巴、鼻腔涌出,幾根長長的面條就這樣掛在人的臉上。

這個場景實在太過恐怖,光是想象這個畫面就讓人生理不適,更何況是見到有人受此折磨。但其實,這個極刑最讓人害怕的還不只是這,之后的痛苦更加讓人絕望。

懸掛在空中的犯人,嘴里鼻腔里全都是面條,呼吸道完全被堵住,從嗓子眼、食道以及胃里全都被面條塞滿,想要呼吸完全不可能。

這時,官府就趁機審判犯人,若是他們還不招,就繼續(xù)任由他們吊掛,甚至是加上其他的刑罰,比如說鞭子抽打、或者滾燙的烙鐵等等。

經(jīng)受過如此酷刑的犯人一般都會交代,這樣的痛苦沒人能夠承受,這比直接殺害要恐怖百倍之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龍吐須”的刑罰實在恐怖,一碗半生不熟的面條能直接撬開罪犯的嘴,甚至讓他們求爺爺告奶奶,可即使這樣最后的結(jié)果仍然不盡人意,有些人要么堅持不住窒息而亡,有些人則是堅持一小會之后缺氧而死。

總之,能從這樣的極刑下逃脫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這也被稱為是滿清最恐怖的極刑之一。

這樣的刑罰實在過于恐怖,即使是簡單做了結(jié)也讓人全身起雞皮疙瘩,可更氣人的是在滿清時期,這樣的刑罰竟是合法的,如此酷刑是完全可以依法用在人的身上。

雖說酷刑的選擇對象是犯人,可再怎么犯了錯也不至于受到如此對待,好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將這些糟粕全都摒棄,如此酷刑也只會出現(xiàn)在書本之上。

依法治國的當代

除此以外,古代時期的酷刑還有很多,其中上述提到的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等等全都是古代極為有名的刑罰,這些刑罰與“二龍吐須”比較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面對這些酷刑的犯人完全沒有一點人格可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拿剝皮來說,劊子手一般會從犯人的脊椎處下刀,他們會將脊椎處的肉一分為二向左右剝開。

然后再慢慢用刀分開皮膚和肉,一點點的進行切割。當然切割分肉并不是這個刑罰最恐怖的一點,最讓人打顫的是這些步驟全都是人活著時進行的,一點點的將皮膚割開,讓活生生的人感受著這種痛苦是劊子手的主要目的。

這只是其中之一,古代的十大酷刑一個比一個殘忍,在他們看來犯人就不是人,所以要用極其可怕的手法來對付他們,這些極刑就是最好的方式。

好在,時代發(fā)展的今天這些極刑早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曾經(jīng)將人格踐踏的極刑也已經(jīng)退出了歷史舞臺,毋庸置疑這樣的東西是糟粕,是歷史長河發(fā)展到今天最該消失的一個,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當代人也該了解這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要知道歷史長河演變的過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不易,曾經(jīng)老百姓被達官顯貴視為螻蟻,他們隨意對平民的生命進行踐踏,甚至不惜用這些極其殘忍地刑罰滿足他們變態(tài)的心理。

可現(xiàn)在,新社會發(fā)展的今天這些都成了過去時,人民當家作主是這個時代的唯一主題,人人都享有權(quán)利,每個人的生命都極其珍貴。

古時候的以法治國是導致酷刑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若要是因此認為法律同酷刑一樣是糟粕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今天,法律依舊是重中之重。

就拿現(xiàn)代社會與古時的法治方面作比較,某些方面確實有些相似,不過大大不同,古時候有著完備的法律體系,現(xiàn)在也是,但更加完善。

古時候是以法治國,現(xiàn)在社會則是依法治國,古時全靠著法律維護底線,現(xiàn)在則是依靠法律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只是作為一個參考,并不能決定最后的結(jié)果。

這樣大的不同足以證明人文社會的進步,足以證明舊時代已經(jīng)過去。

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今天相較于古時候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酷刑退出時代舞臺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時代會一直發(fā)展,文明的社會會一直繼續(xù),法治的實施會越來越規(guī)范,對于人權(quán)的尊重則會有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