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有四大多管閑事:扶爛泥,雕朽木,翻咸魚,燙死豬。
爛泥躺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人家扶上墻;
朽木腐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
咸魚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人家翻一翻;
死豬死得好好的你非拿開水燙人家。
每個人的生活不同,不要把你的那套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閑事。
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不是分內(nèi)之事不管,他人私事非邀請不管,不危害社會公利的事少管,是修養(yǎng)。
多管閑事,給別人添麻煩、惹人厭還只是其次。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自以為聰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點點。
歷史上最有才華,最多管閑事,死的最可惜的人莫過于楊修了。
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想聚集兵隊兵,怕馬超拒守。想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
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
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夏侯惇大吃一驚,于是請楊修至帳中問道:“您何收拾行裝?”
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來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如今進兵不能勝利,退兵讓人恥笑,在這里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來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p>
夏侯惇說:“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然后也收拾行裝。于是軍營中的諸位將領,沒有不準備回朝的。
當天晚上,曹操心煩意亂,不能安穩(wěn)入睡,因此繞著軍營獨自行走。忽然看見夏侯惇營內(nèi)的士兵都各自在準備行裝。
曹操大驚,急忙召集夏侯惇問是其原因。惇回答說:“主簿楊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辈懿侔褩钚藿腥栐?,楊修用雞肋的含義回答。
曹操大怒的說:“你怎么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結果,曹操以妄測圣意、擾亂軍心之名,將他殺了。
曹操若想明說,“收兵”二字自己不會說么?楊修恃才放曠,才自作聰明做不該做的事,說不該說的話,落得個英年早逝的結局,難道不是多管閑事之禍?
天下本來無事,管的人多了,便成了事。少管一些閑事,還生活一些清凈。

與楊修不同,唐代有個名叫婁師德的人,非要事不管,從不將閑語放在心上。
一次,他走在街上,忽然聽到有人指名道姓地罵他是畜牲,他假裝沒聽見,直接走了過去。
他的隨從實在忍不住,就說:“老爺,別人罵你,你沒聽見嗎?”
婁師德說:“他是罵別人吧,你聽錯了?!?/p>
隨從說:“他明明叫著您的名字辱罵,怎么會聽錯呢?”
婁師德說:“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是在罵另一個婁師德?!?/p>
這時,那人越罵越兇,隨從忍無可忍,又說:“老爺,那個人又在指著罵您是畜牲,連禽獸都不如……”
婁師德打斷他的話說:“他罵了我一句,你又對我重復一遍,你不是也在罵我嗎?不要多管閑事?!?/p>
鄭板橋在《贈君謀父子》中寫道:
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yǎng)精神。
世上多的是無關緊要的人和事,與其被瑣事擾得焦慮、煩憂、氣惱、悲愁,不如開闊眼界、修養(yǎng)身心,不管閑事的人,心中總比別人更多一分春意。

有兩個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還記得,東郭先生與狼,農(nóng)夫與蛇。
東郭先生遇到一只被獵人追趕的狼,明知道狼是食肉動物的,愛管閑事又內(nèi)心仁慈的他想救狼一命,便讓它蜷縮著身子鉆進自己的書袋。獵人騎馬遠去后,他經(jīng)不起狼的花言巧語,把狼放了出來,結局就是狼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
而在農(nóng)夫與蛇的故事中,冬天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一條蛇凍僵了,覺得它很可憐,善心大發(fā),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為它捂熱。蛇溫暖蘇醒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農(nóng)夫一命嗚呼。
東郭和農(nóng)夫如果不多管閑事,自己走自己的路,那么他們也不會受到恩將仇報的傷害。
雖然寓言故事已經(jīng)過時,但其中的道理依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不分黑白對錯、不辨真假善惡的幫助,不一定會收獲好的回報。
當然,不多管閑事,不等于拒絕提供任何幫助,而是我們的幫助與關心是有原則有底線。
如果是自己的親朋好友確實需要你兩肋插刀提供關心幫助,或者看到某件事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而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做點什么,那么建議你管,因為你的善良與幫助對他們是有價值的。

- 04 -
《事林廣記·警世格言》有言:“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p>
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取向和價值選擇,不要作他人生活的上帝。分清自己與他人,不用自己的生活去丈量他人的生活。你看到的是四角天空,也許駿馬有更廣闊的草原。
佛教有個詞,叫悅納。我們認可自己的生活,也要愉悅地接納更多樣的生活方式。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讓自己和他人,都保持舒適的狀態(tài)。
不多管閑事,不強行干涉他人生命,是對每個生命最大的尊重。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開放,這個世界才會如羅素所說,有參差多態(tài)的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