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系,是漢族七大民系之一,主要分布在粵東潮汕地區(qū)。

潮汕人性格特質明顯:敢于冒險,善于經商,講究團結互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學者一直探求:潮汕先民是誰?來自哪里?

這個答案在廣東省汕頭南澳縣找到了。

南澳縣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有人口約64153 人。潮汕先民的活動,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地點便是在南澳島的象山之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舊石器時代,南澳縣已有人類居住繁衍。

上世紀90年代,在南澳縣后宅鎮(zhèn)東北部的象山,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古人類活動遺址,面積9000平方米,出土150多件石制品,均為距今約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器物。

這些石器與北京山頂洞人使用的石器很相似,適合日常生活中的漁獵和勞作。

這里被稱作象山遺址,而這里曾經生活的人們,被稱作象山人,由此潮汕歷史源頭的答案逐漸清晰,而從一定意義上講,象山人就是潮汕的先民。

從發(fā)現(xiàn)的器物可以了解到:當時的象山人,過著單純的生活,潮起潮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用細小的石器,捕捉魚蝦貝類,采摘山林野果作為食物。

或者,這是如今我們向往的日子。

象山人當年生活在今南澳島上的臨海小丘崗,他們甚至已經跨海到一些島嶼上過著漁獵采集生活。

那時,汕頭還未成陸。

有些學者考證后認為:如今汕頭的海岸線,是在150年前的清代后葉才初步形成。向前推進到元朝,現(xiàn)今的光華埠才形成了一片陸地,汕頭市區(qū)還只是海邊的一片灘涂地。

南澳島位于潮州以南,“南”表示南方,“澳”既則指可泊船之處,南澳一名,始于隋朝。

“象山文化”是粵東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如今的南澳島,是我國唯一的全島域國4A級旅游景區(qū)。全島低山剝蝕丘陵地貌,綿延這近100公里的海岸線,自然景觀優(yōu)越,被譽為“東方夏威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象山人之后,還有距今約5000-6000年的陳橋人,遺址位于潮安城西3公里的陳橋村;

還有距今約3000年的浮濱人,遺址在潮汕饒平浮濱,是商代的文化遺存。

因此潮汕先人可以概括為早期象山人、中期陳橋人、末期浮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