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紅鐵路三家寨站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qū)營盤苗族彝族白族鄉(xiāng)與相鄰的茅草坪站、渡船寨站形成了“一鄉(xiāng)三個火車站”的奇觀

這3座火車站互相間隔1公里左右,但從茅草坪站到三家寨站最高差卻達到541米。列車途經(jīng)此區(qū)段,要通過北盤江展線,圍繞3個站盤旋上升4次、延展鐵路38公里。最早的時候,三家寨只有3戶人家。后來,隨著水紅鐵路開通運營,村鎮(zhèn)不斷壯大,現(xiàn)已經(jīng)有了千戶人家。

四月底的烏蒙山,時而云霧繚繞,時而暖陽高照,山巒在云海中若隱若現(xiàn),山花在陽光下爛漫芬芳。這樣的季節(jié)催著人走進山里,去尋一尋春色、踏一踏翠巒、賞一賞繁花。更讓人好奇的是,這山里的小站究竟是什么樣子?為一探究竟,我們坐著6081/6082次“慢火車”,沿著水紅鐵路向烏蒙山間出發(fā),晃晃悠悠抵達了目的地——三家寨站。

剛下火車還沒站穩(wěn),新鮮的空氣就直往鼻子里鉆,讓人不自覺地深呼吸。緊接著,群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的山水畫就映入眼簾。峰巒連綿起伏,云霧時濃時淡,有的包裹著山尖,有的環(huán)掛著山腰,陽光透過云層細縫,散著金色的光芒?!敖衲甑母收岬故且媚?,多虧有這趟車,我們去鎮(zhèn)上做買賣才方便?!薄笆橇寺?,車票又便宜,去鎮(zhèn)上我們這些農產品還賣得起好價?!薄九_上,老鄉(xiāng)們用方言閑聊著,背簍里裝滿了金黃的生姜、香甜的甘蔗和綠油油的蔬菜,煙火氣撲面而來。

“來來來,我?guī)湍闾е惚称鹪偕宪??!辈贿h處,一位頭發(fā)花白、皮膚黝黑,穿著鐵路制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幫老鄉(xiāng)抬拿物品,他就是三家寨站站長趙德生。老鄉(xiāng)的笑臉、趙德生的背影、色彩豐富的農作物......眼前的這一切像電影畫面一樣播放著,極具感染力。

等老鄉(xiāng)差不多都上車后,趙德生才笑瞇瞇地朝我們走來。他說,車站建在半山腰,老鄉(xiāng)們需要背著五六十斤重的背簍,爬坡走上來。車站職工便會在坡腳處幫老鄉(xiāng)抬一抬背簍、扶一扶扁擔。站臺上還新修了一些歇腳臺,也是為了方便老鄉(xiāng)擺放背簍等大件行李。組織完乘降、目送列車離開,趙德生帶我們參觀起這座小站。“我們站一共有5名職工,每天主要負責6081/6082次‘慢火車’旅客乘降組織和18趟列車的接發(fā)工作,保安全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趙德生一邊介紹一邊帶我們走進站房。

“咯咯咯、嘎嘎嘎......”剛走到站房背后,就聽到不時傳來的幾聲家禽叫?!扒懊媸俏覀冋韭毠ぷ约吼B(yǎng)的雞鴨鵝,平時買些玉米和小麥喂養(yǎng),過年的時候還宰了兩只,味道香得很?!壁w德生笑著說。往前走了一段,來到車站的小菜園,四四方方的一塊地,種滿了各種蔬菜。趙德生拿起一旁的水瓢,順手澆起了菜,笑著說:“這些菜都是我們利用休班時間弄的,小站生活雖然枯燥,但大家也想方設法豐富業(yè)余生活。”

今年55歲的趙德生,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在過10多個車站、干過24年的小站站長,在這些車站中,他待的時間最長的就是三家寨站,和老鄉(xiāng)們的情感也這樣經(jīng)年累積了起來。趙德生說他的女兒在開遠、女婿在普洱,一家人經(jīng)常分隔三地,但鐵道線就像烏蒙山里最茂密大樹生出的根系,將全家人緊緊連接在一起。講到這,趙德生嘴角揚起幸福的微笑。

站在三家寨站站臺邊的大橋上放眼望去,鐵路像一條黑色的巨龍在山間蜿蜒盤旋,公益性“慢火車”的開行,把沿線車站和村落緊緊連接了起來。而像趙德生這樣的鐵路人,在大山深處守著安全也守著溫情,在流淌的歲月中篤定前行。來源:中國鐵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