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樓適夷(1905—2001)

在我的年輕時代,對于作家樓適夷,我是很遲才讀到他的書,知道他的名字的。

那是在抗戰(zhàn)勝利以后,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有次在書店看到才從開明書店出版的譯自日文的高爾基的《意大利故事》,白色封面,右上方印著一幅黑色木刻:一群礦工,雙手高舉,正為勝利而歡呼。在下方,用紅色橫印一行手寫的字體:意大利故事;再下,列兩行小字:高爾基著,適夷譯。整個封面,熱烈而雅致,叫人難忘。

翻開扉頁,非常醒目地印著兩行字:

沒有一種故事,

比生活自己創(chuàng)造的更好。

——安徒生

它的《后記》,足足寫了兩頁,從寫1905年俄國大革命后,高爾基亡命海外,居住在意大利拿波里的梫連陀,那個風光明麗的南歐勝地,以至最初在我國譯述這本書的一點情況;從周瘦鵑譯《歐美名家小說》中的《大義》到三十年代《譯文》上克夫譯過幾篇;又寫到1940年春天,譯者蟄居上?!肮聧u”,閉門翻譯高爾基,直到1944年后到敵后打游擊的生活。這里反復強調(diào)了卷首題記中安徒生的那句話:“沒有一種故事,比生活自己創(chuàng)造的更好?!贝送?,還不吝筆墨,指出了當年意大利“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思潮也跟著在全國洶涌起來,希望像太陽的光,徹照在南歐半島的每個角落,創(chuàng)造出許多燦爛華麗的故事,也正如高爾基自己所說,文學是文字的繪畫的藝術……作者便用他的作畫的彩筆,記錄了那些成長在現(xiàn)實中的故事,每一幅都是美麗圖畫”,譯者在這里,說得多好?。?/p>

樓適夷是一位罕見的軍、地兩棲的作家。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zhàn)爭期間,我從朝鮮前線幾度赴北京,當時他任東北軍區(qū)后勤政治部的宣傳部長。住在北京總政治部招待所的時候,遇到東北軍區(qū)來的人,還提到了這位部長同志的為人,也真叫人難忘。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寫兒童文學史的事,我才開始和他通信,也就留下了手邊這四封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香還同志:我南行剛回,你九月七日信,遲復為歉。我對兒童文學沒有研究,解放前為良友、兒童書局及萬葉書局翻譯過幾本兒童文學作品。據(jù)我所知,友人何公超是長期搞兒童文學的,他已退休住滬,其地址可托上海少兒出版社轉。我不知《濟難兒童》是誰編的。葉老編過《光明》,他對我說過。蕭阮二人我都不知道。專復。

敬禮

樓適夷

十、十八(1980年)

何公超,我是知道的,兒童文學作家。他的兒子何應時,是我在抗戰(zhàn)勝利后,國立同濟大學中文系全班十二個同學之一,戴著一副眼鏡,文質(zhì)彬彬。一下課,就走人。課間,他也在忙著幫他父親抄稿子、看稿子。朝鮮戰(zhàn)爭后我回到上海,曾打聽他的消息,據(jù)說在安徽工作。后一直沒得到他確實的消息。

香還同志:

來信收到。

是的,我曾參加過《少年先鋒》的編輯工作。那時我在武漢新華日報任副刊主編,是由開明書店武漢分店經(jīng)理章錫珊約請我參加這工作的。章在開明工作,但辦這個刊物是私人經(jīng)營的,故用了一個“大路書店”的名義。主編四人,茅公、葉老都不在武漢,是去信請他們掛名的(有沒有寄稿我忘了)。我與宋云彬也各有專職,但受了邀請,給出了些主意,寫過一些文章,實際做編輯工作的是唐錫如(?),【作者按:系唐錫光?!窟@刊物在抗戰(zhàn)初統(tǒng)一戰(zhàn)線表面尚可出刊,可能有些影響。但照開明書店總店的規(guī)矩,本店人員不能利用職務方便,自己經(jīng)營出版事業(yè),錫珊是總店經(jīng)理章錫琛之弟,后來被他在上海的哥哥知道,出面干涉,刊物就不辦了。故時間甚短,記不清出了幾期。其實我那時既有報社工作,又開始了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的活動,除開頭一、二期,以后也沒有具體照管??飪?nèi)容都已忘記,如能找到唐錫如同志,他一定比較詳細經(jīng)過的情況。他原來一直在開明書店,解放后在京,公私合營后可能連同書店一起歸并到青年出版社去了。多年不聞消息,現(xiàn)亦沒處打聽。

我給《少年雜志》投稿,是還在家鄉(xiāng)小學的時候,很少,只記得一篇寫生活常識之類的東西,是鬧著玩的,別的都不記得了。

大革命前后,我開始寫作品,但至今沒什么成績可談。翻譯了一些書,成就也不大。解放后大半做行政工作,更無寫作成就可言,現(xiàn)在想多寫一點,但學力精力,兩受局限,唯有盡其在我,能作多少就作多少了。

謝謝您的關懷。

敬復

樓適夷

12.4(1981年)

關于《少年先鋒》你如需要詳細了解,不妨試試寫信中國青年出版社請轉顧均正同志,打聽章錫珊及唐錫如兩君地址。又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香還同志:

信及稿子收到?!洞箨懶侣劇肥且痪湃晡逶孪卵畡?chuàng)刊的。出版時間大概一二個月。后來??拿稏|亞日報》,出版時期較長,約三四個月,但現(xiàn)在都找不到。關于文藝副刊,我的記憶也極模胡了,只記得曾發(fā)表丁玲的長篇連載《母親》,我寫過幾篇《上海街頭雜寫》,有應修人一篇《烏克蘭游記》,但除丁的作品外,都無法找了。天馬書店的《自選集》是我編的,尹庚編的是天馬小叢書,時間已在后了。《燕山外史》稿我已轉出版社古典編輯室處理,那里負責的是杜維沫同志,讓他們答復您。

敬禮!

樓適夷

三月十六日(1982年)

原來三十年代他為天馬書店策劃了若干自選集,由陳之佛作封面、用道林紙印刷,頗惹人喜愛,其中《魯迅自選集》《郁達夫自選集》等好幾本,我都有過。

張香還同志:

寄贈《兒童文學研究》,讀了尊作《為了未來的一代》,想起一些往事。我是一月中旬到武漢任副刊《團結》的主編。大路書店是開明書店章錫琛的兄弟章錫珊辦的,大路名字也是我給起的。其實沒有門面,也沒有編輯部,因錫珊是開明漢口經(jīng)理,是利用開明的人、地作為自留地的一個皮包書店??镌诋敃r的確起了些影響。四人中開始是我實際主編的,后來由唐錫光(也是開明編輯)實際負責的。此事以后為開明總店章錫琛所知,責其弟私自經(jīng)營,違犯店規(guī),后來就不出了。你在文中提到了我的一篇小文,大概是存有舊刊,我記得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的,可否查一查,有的用了筆名,自己也忘了,就無法查了。

敬禮

樓適夷

9,11/82(1982年)

據(jù)說適夷先生書法極好,在老一輩作家中是有名的,但我竟沒有請他寫一張條幅,或許想起來時他已經(jīng)去世了?,F(xiàn)在重讀他的信,抄錄下來,作為深深的紀念。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