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安城東,有個名為李家莊的村落,村里住著一位老學究陳守義。他早年考取過童生,此后卻屢試不中,無奈之下,只好在家中開辦私塾,教書育人。陳守義育有一子,名叫陳俊逸,年方二十二歲,生得風度翩翩,去年剛中秀才,在方圓數里內,是出了名的才子。

這一年初春,陳俊逸前往城中參加詩會,機緣巧合下,遇見了王員外家的千金王婉柔。彼時,王小姐正在梨花樹下揮毫作畫,一陣微風拂過,梨花紛紛飄落,陳俊逸情不自禁地吟出:“梨花院落溶溶月”。王婉柔抬起頭,嫣然一笑,接道:“柳絮池塘淡淡風”。一來一往間,兩個年輕人情竇初開,心中暗生愛慕。

說來也巧,王員外與陳守義本是昔日同窗,只是早年為了爭奪一個進入縣學的名額,結下了仇怨。如今見自家兒女互生情意,王員外倒也豁達,只提出:“只要俊逸明年秋闈能夠中舉,我便將婉柔許配給他?!?陳守義聽聞此事,摸著稀疏的胡須,冷笑道:“王家算盤打得倒是精?!?/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想到陳俊逸十分爭氣,秋闈放榜之時,報喜的衙役敲鑼打鼓地來到陳家,原來陳俊逸竟高中第三十八名舉人。王家信守承諾,兩家開始籌備婚事。下聘那日,王婉柔躲在屏風之后偷偷觀望,只見陳俊逸身著一襲素雅青衫,氣質不凡,心中滿是歡喜。

轉眼間,大喜之日來臨。王家陪嫁十分豐厚,光是繡著吉祥圖案的錦緞被褥就有十床,更不用說那些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陳家雖不算富裕,卻也將庭院布置得喜氣洋洋,擺下了二十多桌酒席。陳守義穿著嶄新的深灰色長袍,端坐在高堂之上,接受新人的跪拜,目光卻不時偷偷看向新娘。王婉柔蓋著紅蓋頭,身姿窈窕,偶爾露出的一截手腕,白皙如玉。

拜完天地后,新郎陳俊逸被親朋好友拉去喝酒。陳守義趁機把兒子拉到廂房,突然臉色一變,捂著胸口癱倒在地。陳俊逸急忙上前攙扶,只聽父親氣息微弱地說道:“兒啊,為父這心口疼的老毛病又犯了,郎中說過…… 說過若發(fā)病時恰逢喜事,需要至親代替行洞房之禮來沖喜……”

“這怎么可以!” 陳俊逸漲紅了臉,滿臉震驚。陳守義劇烈地咳嗽起來:“不孝有三…… 你若不答應,為父今晚怕是……” 說著,竟咳出了兩口鮮血。陳俊逸自幼喪母,是父親一手將他拉扯長大,見此情景,只能含淚答應。陳守義立刻遞上一杯酒:“你喝了這安神茶,先去歇息,為父…… 為父替你走個過場就回來?!?/p>

新房內,王婉柔端坐在床沿,心中滿是不安。她聽見腳步聲響起,聞到一股混雜著酒氣與陳舊墨味的氣息 —— 這并非陳俊逸身上熟悉的松香。紅蓋頭下,她悄悄握緊了藏在衣袖里的玉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娘子……” 陳守義壓低聲音喚道,伸手欲掀蓋頭。王婉柔立刻說道:“夫君且慢!按我家規(guī)矩,需先對詩,才能掀蓋頭?!?陳守義一愣,只好應道:“娘子請出題?!?/p>

“關關雎鳩”

“在…… 在河之洲?” 陳守義結結巴巴地接道。

“錯了,應接‘窈窕淑女’?!?王婉柔聲音冷了下來,“你不是俊逸?!?/p>

陳守義惱羞成怒,一把扯下紅蓋頭。燭火映照下,王婉柔容貌絕美,他惡狠狠地說:“好個伶牙俐齒的丫頭!今夜你從也得從,不從……” 話未說完,王婉柔突然大喊:“小翠!”

屏風后,陪嫁丫鬟小翠迅速竄出,手中的木盆狠狠砸在陳守義頭上。趁著他暈頭轉向,主仆二人急忙反鎖房門。王婉柔從妝奩深處取出一封信:“這是今早爹爹給我的,說若發(fā)現陳家有異常,就按信中所言行事。”

信中寫著王員外多年來的懷疑 —— 二十年前那場決定入縣學資格的考試,陳守義很可能暗中作弊。王員外讓女兒留意查證,若情況屬實,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他自有安排。

院外突然傳來喧鬧聲。原來王員外放心不下女兒,派了家丁暗中跟隨保護。聽到動靜后,家丁們翻墻而入,正巧撞見昏睡在廂房的陳俊逸。此時,家丁們已將陳守義押到院中,燈籠火把將四周照得亮如白晝。

陳俊逸被涼水潑醒,得知事情真相后,如遭晴天霹靂。他跪在父親面前,痛哭流涕:“爹,你為何要毀了孩兒的幸福?” 陳守義被綁在椅子上,卻瘋狂大笑:“當年王老兒搶我前程,如今他女兒落到我手里,這就是報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族長得知此事后,在陳家祠堂開堂審問。陳守義一開始拒不承認,直到王婉柔拿出從他書房暗格里搜到的證據 —— 半塊刻著考題的鎮(zhèn)紙。原來當年,他買通書童提前獲取考題,事情敗露后,又將罪名嫁禍給王員外。

“按照族規(guī),這般敗類應當沉塘!” 族老們怒不可遏。陳俊逸卻連連叩首求情:“父親雖有罪,但看在他養(yǎng)育我多年的份上,饒他一命吧?!?最終,族長判決:將陳守義逐出宗族,永世不得回來;陳家祖產全部歸陳俊逸夫婦所有。

三日后,陳俊逸變賣家中財物,帶著王婉柔遠走他鄉(xiāng)。臨行前,王婉柔將那塊罪證鎮(zhèn)紙沉入河中。后來聽說,陳守義淪為了乞丐,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被人發(fā)現凍死在破廟之中,手中還緊緊握著那半塊刻字的鎮(zhèn)紙。

而陳俊逸夫婦在江南安頓下來。陳俊逸潛心苦讀三年,最終考中進士,被外放為官。任職期間,他為官清廉,一心為民,經常為百姓平反冤屈。每次審案時,王婉柔都會在后堂懸掛一幅 “清正廉明” 的繡品,據說那繡線里,織入了她從新婚夜蓋頭上拆下的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