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離地球150公里的地方,一艘失控的金星飛船將在未來幾天,也就是5月10日左右進入大氣層,它能完整地到達地面嗎?這艘

失敗任務的漫長軌道生涯

失敗任務的漫長軌道生涯

Kosmos 482于1972年3月31日發(fā)射,是前蘇聯(lián)雄心勃勃"

按照當時蘇聯(lián)的慣例,任何未能抵達預定星際目標的任務都會被賦予一個含糊的"宇宙"(Kosmos)編號,以掩蓋任務失敗的事實。當時如果它成功前往金星,可能會被命名為"金星9號"。

在53年的時間里,Kosmos 482一直在地球周圍運行,其軌道在大氣阻力的緩慢作用下逐漸衰減。 截至2025年5月初,它的軌道參數(shù)已經(jīng)降至遠地點約334公里,近地點約150公里,并且正在以每天遠地點下降約12公里、近地點下降約1公里的速度迅速衰減,這意味著它即將墜回大氣層。

不明拖曳物體引發(fā)爭議

不明拖曳物體引發(fā)爭議

然而就在這時,荷蘭天文攝影師Ralf Vandebergh發(fā)現(xiàn),宇宙482號飛船似乎拖著一個神秘的不明物體。他在2014年6月到2024年7月間一直從地面通過望遠鏡觀測這艘飛船,發(fā)現(xiàn)除了一個"緊湊的球"外,飛船似乎還有一個"微弱的細長結(jié)構(gòu)"或"模糊的尾巴"。

范德伯格認為,這可能是著陸器的降落傘在軌道中部分或完全展開所致, 但這一觀點引發(fā)了專業(yè)天文學家的質(zhì)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衛(wèi)星軌道專家Marco Langbroek對此表示"強烈懷疑",認為這更可能是在通過地球湍流大氣層使用地面望遠鏡拍攝小型、快速移動物體時產(chǎn)生的成像偽影,具體來說可能是"相機/望遠鏡抖動和大氣扭曲"造成的。

不過無論觀測到的結(jié)構(gòu)是降落傘還是成像偽影,專家們普遍認為,即使降落傘確實過早展開,經(jīng)過53年太空環(huán)境的極端輻射和熱循環(huán)后,任何紡織物都極可能已經(jīng)嚴重退化。 它在地球重返過程中幾乎肯定會在大氣加熱和氣動力下迅速解體,對最終下降不會提供任何有意義的減速效果。

為什么這次墜落與眾不同?

為什么這次墜落與眾不同?

然而與大多數(shù)重返大氣層的太空碎片不同,Kosmos 482的核心部分——金星著陸艙——是專門為承受遠比地球更惡劣的環(huán)境而設計的。 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60-475°C(約900°F),足以熔化鉛,大氣壓力約為地球海平面的92倍。

為應對這些極端條件,著陸艙配備了一系列堅固的工程解決方案:

  1. 堅固的球形壓力容器:可能由鈦合金制成,能夠承受巨大的外部壓力而不變形。
  2. 先進的熱防護系統(tǒng):包括一個大型球形氣動外殼,使用燒蝕材料來散發(fā)大氣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
  3. 極強的抗減速能力:設計為能夠承受金星大氣入口時高達170-300G的減速力。

由于這種"過度工程"設計,專家們普遍認為Kosmos 482著陸艙極有可能在穿越地球大氣層時保持基本完整。 假設它幸存下來,預計將以約65-70米/秒(約236-252公里/小時)的速度撞擊地球表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墜落預測與風險評估

墜落預測與風險評估

目前,多個組織正在密切監(jiān)測Kosmos 482,包括Marco Langbroek(與SatTrackCam萊頓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相關)以及美國聯(lián)邦資助的研究發(fā)展中心"航空航天公司"(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根據(jù)最新的預測,Kosmos 482預計將在2025年5月9日至11日期間重返大氣層,但預測窗口仍很寬泛,從±36小時到±53小時不等。 這種不確定性主要源于上層大氣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對物體本身特性的不完全了解。

由于其51.7至52度的軌道傾角,Kosmos 482可能會在北緯52度至南緯52度之間的任何地方墜落。 這一巨大的潛在足跡包括世界上大部分有人居住的陸地,橫跨歐洲、亞洲、北美和南美、非洲以及澳大利亞。

盡管半噸重的物體從太空墜落聽起來很可怕,但Kosmos 482重返對地面上任何特定個人構(gòu)成的統(tǒng)計風險極低。根據(jù)量化估計,任何落下的太空碎片造成傷害的一般風險小于萬億分之一,簡而言之,就是你被它撞到的可能性不到萬億分之一。 相比之下,你被閃電擊中的風險約為140萬分之一。

如果著陸艙的任何部分能夠被找到并回收,將為科學家提供關于材料在太空環(huán)境中長期暴露(53年)后狀態(tài),以及重返機制物理學特性的寶貴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