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位女讀者珊珊給我留言,講了她離婚不離家的故事。

今天,想通過珊珊的故事,和大家探討一下,女人離婚后,到底該不該為了孩子離婚不離家?

珊珊今年39歲,四年前因為感情破裂和前夫離婚。

說起這段婚姻,珊珊沒有什么不舍的,她最不舍的就是孩子。

她和老公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因為年紀大了一直遇不到合適的人,加之父母催得緊,兩個人并沒有太深的了解就結婚了。

婚后,珊珊發(fā)覺他們壓根不是一類人——聊天聊不到一起去,吃飯吃不到一起去。

他們甚至沒有一起看過電影,因為喜歡看的電影不一樣,而且看完后爭論半天必然吵架。

這樣一對不同步的夫妻,硬是湊合著過了好幾年,還一起生兒育女。

珊珊很后悔,她說自己的婚姻屬于一步錯步步錯。

當初如果不是太著急嫁人,就不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婚姻中;

如果結婚后發(fā)現(xiàn)兩個人不合適,過不到一起去,堅決離婚,就不會生孩子;

如果生了孩子后還是無法過到一起去,快刀斬亂麻也沒有往后的事情;

退一萬步講,如果離婚后能夠和前夫立馬切割,而不是離婚不離家,也不會耽誤了自己的人生。

總之,是一步錯步步錯。

說起離婚不離家這件事,珊珊很是后悔。

離婚那年孩子讀小學,有一次孩子回家說,班級里有位同學因為父母離婚了總是見不到爸爸,上課哭了。下課后,有的同學還笑話她沒有爸爸。

珊珊聽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時她已經(jīng)和前夫離婚,兩個人一直在商量該怎么跟孩子說父母離婚這件事。

聽孩子這么說,她決定先不告訴孩子,繼續(xù)以夫妻的身份和前夫相處,直到孩子長大成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離婚后,因為和前夫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珊珊承擔了大部分家務勞動。

前夫比較邋遢,大家共用一個廚房和洗手間,為了孩子好,她也要把家里收拾干凈。

這是最讓珊珊覺得不公平的一件事。

在珊珊看來,離婚不離家,讓她成了前夫的傭人。

還有一件事,也讓珊珊無法接受。

離婚半年后,有一次前夫不打招呼就把女朋友帶回家。

那次本來珊珊要帶著孩子回娘家的,飛機因為天氣原因取消航班,她只好帶著孩子回家。

一打開家門,就看見前夫和女友在吃燭光晚餐。

孩子問她:“阿姨是什么,怎么在我們家?”

珊珊無法和孩子解釋,面子上過不去,很是尷尬。

這之后她和前夫大吵了一架,兩個人約好,談戀愛可以,但是不能把人往家里帶。

既然離婚的事情打算瞞著孩子,就要瞞好了。

后來,珊珊也談了戀愛。

三十多歲,遇到一個合適又讓自己心動的男人不容易,珊珊很珍惜這段感情。

男友知道珊珊離婚,但是不知道她和前夫離婚不離家。

珊珊跟男友撒謊說,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離婚后孩子跟著前夫生活。

有好幾次,男友想去珊珊的出租屋里看看,還說如果她一個人住環(huán)境不好的話,邀請她退掉出租房和他同居。

珊珊當然心動,她存了和男友結婚過日子的心,兩個人也不止一次聊起結婚話題。

男友不介意她離婚有孩子,還說婚后如果她想孩子,可以把孩子帶到身邊一起生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男友對她越好,珊珊就越不知道該怎么和男友解釋自己離婚不離家。

很多人聽到的第一反應就是——離婚不離家,說明你們兩個人還有感情,還像夫妻一樣過日子,跟不離婚沒啥區(qū)別。

有好幾次,珊珊想跟前夫商量一下搬出去住,孩子也大了,實在不行就告訴她實情。

但是話到了嘴邊,又很難開口。

怕離婚的事情傷了孩子,怕孩子受父母離婚影響學習成績下滑。

糾結來糾結去,還是被男友察覺到了異常。

有一次,半夜看完電影后,男友堅決要送珊珊回家。

到了樓下,男友不走,要送珊珊上樓,珊珊拗不過,想著孩子睡了,前夫加班不在家,讓男友上去坐坐也行。

誰知一開門,前夫正摟著孩子躺在沙發(fā)上讀故事書。

三個大人無比尷尬,珊珊連忙跟男友解釋,不是他想的那樣的。

男友根本不聽她的解釋,堅持認為她和前夫還有感情,和他談戀愛就是在玩弄他的感情。

就這樣,兩個人分手了。

而孩子,也送三個人的談話中聽出來,父母已經(jīng)離婚了。

瞞了好幾年,到最后孩子沒瞞住,戀愛也黃了,自己的人生又回到起點。

珊珊無比后悔為了孩子離婚不離家,因為她發(fā)現(xiàn),孩子知道父母離婚后,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無法接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中年女人的故事:離婚不離家,我真的很后悔。

婚姻的狀態(tài)無非兩種——合與分。

兩個人過日子,合得來就一起過,大家開開心心的;合不來就分開,分開得干干凈凈,而不是藕斷絲連。

千萬不要為了孩子,選擇離婚不離家。

哪怕孩子長大后知道了,他不會感激你的犧牲,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沖擊——原來自己一直以為的幸福的家庭,只是父母演的一場戲。

就像電視劇《蠻好的人生》里的孫潔,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到她快四十歲了才知道真相。

母親一邊哭訴著自己的不易,一邊說自己等不起了,想要追求幸福,卻讓孫潔覺得,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錯。

做父母的,有時候需要自私一點。

不愛了就分開,沒有感情了就別湊到一個屋檐下過日子。

三十幾歲的年紀,人生還有大把的好時光,干嘛非要讓自己苦哈哈的困在一段無法被定義的關系里?

孩子沒有你想象中那樣脆弱,把道理掰開了講給孩子聽,他會理解父母的選擇。

反倒做父母的,把自己的人生綁架到孩子身上,非常沒有擔當。

人,還是要懂得選擇。

做選擇之前,多想想自己要什么,不要只盯著眼前的那幾年看,想遠一點,問問自己,當你決定這么做時,十幾年后、二十幾年后,當你老了以后,你是否會后悔當初的選擇?

希望所有做父母的都能懂得一個道理——你過得好,你的孩子就過得好;你過得不好,哪怕假裝幸福,你的孩子也能感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