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握著方向盤直嘆氣,手機里的天氣預(yù)報像個突然變了臉的熟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明3號上午還晴得能曬谷,下午云層就開始壓頂,粵西的天陰得像倒扣的鐵鍋。,假期后半程的關(guān)鍵詞不是堵車,而是一場接一場的大雨——省氣象臺說的明白,4號開始,粵北和珠三角中北部要跟大雨“杠上”,局部暴雨還帶著8級大風(fēng),這哪兒是下雨,分明是往返程路上扔“絆腳石”。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五月的雨比往年兇得多。應(yīng)急管理部早敲了警鐘,珠江流域可能鬧暴雨洪水,廣東北部的山旮旯里,滑坡塌方的風(fēng)險就像懸著的石頭,讓人心慌。更別說高速路上的司機了,機場高速、華南快速這些平時的“堵點”,碰上下雨能見度低,車輪打滑、追尾事故怕是要增多,想想就讓人捏把汗。

廣州的陳大姐收拾行李時特意多裝了雨衣,“5號午后雨勢還要變強,帶著孩子趕路,就怕路上耽誤。”她這話道出了不少人的心思:明明知道雨天路難走,可假期余額見底,不得不往回趕,這矛盾勁兒,就像雨天晾衣服,干也不是濕也不是。再看整個五月,雨日多得讓人咋舌——5次主要降雨過程,4 - 5日、9 - 11日、15 - 16日……幾乎每隔幾天就來一場,粵北的雨比往年偏多,其他地方卻偏少,這天氣就像個任性的孩子,偏要搞“差異化對待”。

種地的老張蹲在田邊抽煙,“月初這雨要是下在地里多好,現(xiàn)在全趕在人路上,鬧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不知道的是,那些山區(qū)的農(nóng)戶更愁,持續(xù)降雨泡軟了山體,田里的莊稼怕澇,山上的泥土怕松,地質(zhì)災(zāi)害的預(yù)警一天響好幾回,誰能安心?

高速交警的提示跟著天氣變:保持車距、打開雙閃、避開積水路段,可年年說年年有疏忽的,這場雨怕是要讓交管部門忙得腳不沾地。“雨雨雨”模式下,有人操心路上安全,有人擔(dān)心田里收成,還有人盯著水庫水位——天氣這根線,牽連著太多人的生計。

我個人覺得,面對這樣的天氣,提前規(guī)劃比臨時慌張強百倍:該錯峰的錯峰,該檢查車輛的檢查,種地的農(nóng)戶也得提前挖好排水溝,別讓雨水壞了收成。

可話又說回來,天氣無常,人能做的就是多留個心眼——就像老輩人說的,“晴帶雨傘,飽帶干糧”,備著總比等著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月底那場雨會不會影響夏收?

地里的莊稼還沒答話,可農(nóng)民兄弟的眉頭已經(jīng)先皺了起來。

這場和雨水的“較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