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四”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深受鼓舞。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1918年,李大釗、陳獨秀等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1919年5月,《新青年》編發(fā)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11月,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中,歡呼十月革命的勝利,并指出十月革命后,世界歷史已進入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十月革命是20世紀世界革命的先聲。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隨著中國無產(chǎn)階級不斷壯大,中國革命不可避免地將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19年4月底,出席巴黎和會的帝國主義列強,無視中國是戰(zhàn)勝國,竟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轉讓給日本。中國軍閥政府采取妥協(xié)態(tài)度,以如不簽字將"有害六端"為由,準備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激奮,立即爆發(fā)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拒絕巴黎和約簽字"、"誓死爭回青島"、"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抵制日貨"等口號。學生們強烈要求嚴懲交通總長、訂立二十一條時的外交次長曹汝霖、駐日公使章宗祥和訂立二十一條時的駐日公使陸宗輿三個賣國賊。集會講演后,舉行了示威游行。游行隊伍在東交民巷使館區(qū)被外國巡捕阻攔,不讓通行。憤怒的群眾向東城趙家樓曹汝霖住宅進發(fā)。群眾痛打了藏在曹家的章宗祥,焚燒了趙家樓曹宅。軍閥政府鎮(zhèn)壓學生的愛國行動,有32人被逮捕。5月5日,北京愛國學生實行總罷課,抗議政府的暴行,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lián)合會成立。愛國學生組織講演團、國會維持會等宣傳愛國主張,號召全國人民奮起救國。軍閥政府在7日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企圖以此來撲滅不斷高漲的革命運動,但上海、天津、保定、南京、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山西、陜西、浙江、福建、江西、四川、東三省的學生紛紛聲援北京愛國學生運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愛國運動已擴展到全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美、英等帝國主義向中國軍閥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立即取締反帝愛國的學生運動。6月3日、4日兩天,軍閥政府在北京逮捕愛國學生1000多人,以至獄滿為患。中國

6月5日,上海租界和南市閘北的商人宣告罷市。全市大小商店、銀行、飯店、影劇院閉門停止營業(yè),不少店前貼有"罷市救國"和"不除國賊不開門"等標語。繼上海之后,南京、天津、杭州、九江、武漢、廈門、濟南、安慶、鎮(zhèn)江、蕪湖、無錫、蘇州、唐山、寧波等地也相繼罷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三罷斗爭很快發(fā)展到全國22個省的150多個城市,形成有無產(chǎn)階級、小資產(chǎn)階級、民族資產(chǎn)階級及其他愛國人士參加的全國性的革命運動。

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使北京軍閥政府驚恐萬分。除釋放全體被捕學生并公開道歉外,還在6月10日被迫免去了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還宣布了保護學生的命令。"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從6月12日起,學生和全國各界人民繼續(xù)開展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斗爭。6月19日,全國學聯(lián)致電北京政府,抗議政府的賣國行為。20日,山東各團體赴京代表在新華門前請愿,強烈要求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各省市的請愿代表也齊集北京,各省紛紛發(fā)表拒絕和約的通電,并向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提出警告:"如違民意,當與曹、陸、章同論"。6月28日是和約簽字的日子,在法的華僑工人和留學生包圍了中國代表的住處。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它是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發(fā)生的,是當時無產(chǎn)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走上了歷史舞臺,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核心力量。馬克思主義開始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準備。"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