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要是想著必須得有個能讓孩子害怕的人,覺得跟孩子好好講道理他不聽,這人就能出面讓孩子聽話,抱有這種想法的父母,其實既無能又懶惰。
他們除了憑借自己身份和體型上的優(yōu)勢去強迫孩子,根本沒別的辦法。表面上看很強硬,實際上這是無能的體現(xiàn),是弱者的做法。跟幾歲的孩子張牙舞爪,這算什么本事?有能耐跟自己老板、領(lǐng)導(dǎo)也這樣啊,說到底就是些欺軟怕硬的人罷了。
我太了解這類父母的想法了,他們總覺得“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我是過來人,我說的肯定都對,所以你就得聽我的。要是你不聽,那我只能用我的強權(quán)逼你聽”。他們還覺得理解孩子、跟孩子共情會把孩子慣壞,現(xiàn)在慣著他,將來進了社會沒人慣著,所以現(xiàn)在就得打壓孩子,讓孩子恐懼,這樣將來在社會上才能立足。
這邏輯看似滿分,我真的“佩服”,以至于現(xiàn)在就特別想揍他們一頓,揍得他們生活不能自理。沒別的意思,就像他們說的,這都是為了他們好,怕他們將來老了大小便失禁不適應(yīng)。你這么對孩子,等你老了,孩子能愿意管你嗎?我這是先讓你提前適應(yīng)適應(yīng)老年生活,這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
其實我們80后、90后這代人,這種觀念還不算普遍。但父輩那一代,很多人都這么想,覺得孩子怕自己,就說明自己教育成功了。他們瞪孩子一眼,孩子就哆嗦;臉一沉,孩子就乖乖聽話,還會在外面炫耀,看自己管孩子多輕松,把孩子教育得多好??蓪嶋H上,這是件很悲哀的事。我覺得這不配叫教育,叫馴化還差不多,把孩子當成小狗,靠恐懼讓孩子服從。
這種教育方式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要是最親近的人成了他們最害怕的人,孩子內(nèi)心就會充滿矛盾,“我需要你,可我又怕你”。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第一,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小時候看父母臉色,長大后就看別人臉色。
第二,可能會過度敏感,別人一個眼神、一句無心的話,都會讓他們胡思亂想。
第三,容易形成自卑型人格,他們會把父母的否定內(nèi)化,把所有問題都歸咎于自己。
這種恐懼式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會代際傳遞。那些從小生活在恐懼中的孩子,即便長大后讀了很多育兒書,學了不少溝通技巧,可一旦情緒上頭,潛意識里最先浮現(xiàn)的還是父母當年恐怖的樣子。因為人只會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應(yīng)對世界,自己都沒體驗過被耐心對待,又怎么能懂得如何耐心對待別人呢?
我真心覺得父母就應(yīng)該寵愛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幾年。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的是美好、被接納,還是恐怖、被嫌棄,這對孩子人格塑造至關(guān)重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