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曾經在紅毯上艷壓群芳,鏡頭前光鮮亮麗的女明星們,如今集體"卷"向了田園生活?
種菜,養(yǎng)花,摘果,下廚......這些聽起來和娛樂圈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居然成了女神們的日常。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2025年,當我們還在為996奔波時,這些女神們已經提前過上了"采菊東籬下"的慢生活。
網友調侃:
“原來女明星的終極歸宿不是豪門,是自給自足?。 ?/p>
要說這股田園風潮的引領者,張馨予絕對算得上是"開山鼻祖"。
還記得2019年她第一次在微博曬出自家菜園時,評論區(qū)簡直炸開了鍋。

誰能想到當年那個在《神雕俠侶》里美艷狠辣的李莫愁,私下里居然是個穿著雨靴、戴著草帽的"村姑"?

六年過去了,張馨予的園藝技能已經修煉到了滿級。
她在江蘇老家打造的花園,現在可是圈內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幾百株月季競相綻放,各種時令蔬菜輪番上陣,連專業(yè)的園藝師看了都直呼內行。

最讓人佩服的是,從翻土到施肥,從修剪到插花,她全都親力親為。有粉絲調侃:"張姐這手藝,退休后開個花店絕對沒問題。"
而張馨予自己的感悟更實在:
"以前總想著怎么在鏡頭前更美,現在只關心明天的西紅柿能不能摘。這種踏實感,是化妝品給不了的。"

苗苗的務農之路則帶著點"被迫營業(yè)"的喜劇色彩。
2020年疫情期間,被困在家里的她為了給孩子找點樂子,開始在陽臺上種菜。
沒想到這一種就上了癮,從最初的兩三盆小青菜,到現在整個陽臺都被改造成了"立體農場"。
生菜、番茄、黃瓜、辣椒......種類之豐富堪比小型菜市場。
倆人上綜藝,苗苗還在對鄭愷說:
要不咱們也租一塊地,實現我當農場主的愿望。

這真的是把種菜刻在骨子里了。
看她發(fā)的vlog都感覺幸福感滿滿,是有在認真生活的模樣。
而苗苗自己的感悟特別樸實:
"看著種子發(fā)芽、長大、結果,這個過程比任何劇本都精彩。
特別是孩子吃到媽媽種的蔬菜時那個開心的樣子,什么片酬都比不上。"
姜妍的田園生活堪稱"硬核玩家"級別。
作為 在北京郊區(qū)包下一塊地,按照季節(jié)輪種各種蔬菜水果,還特意去農業(yè)大學報了短期培訓班。 她說很享受這種慢生活,這樣的生活儀式感才讓她真的感受到自己在生活。 她甚至把倉庫改造成美食治愈沙龍區(qū),一樓水培室和大廚廳,二樓手工室和天梯,還有一角植物園,三樓臥室和辦公區(qū)。 最讓人感動的是她說的一句話: "現在去超市買菜,看到那些被蟲子咬過的葉子都覺得特別親切,因為這才是大自然的真實模樣。" 霍思燕一家則是把"田園親子教育"玩出了新高度。 從嗯哼三歲開始,夫妻倆就有意識地帶著孩子接觸土地。 種草莓,挖紅薯,喂小雞......這些在城市孩子看來新鮮無比的活動,成了嗯哼的日常課程。 霍思燕還特意在家里弄了個迷你溫室,專門用來教孩子觀察植物生長過程。 霍思燕在采訪中說:"現在的孩子太缺乏和自然接觸的機會了,我希望嗯哼能明白食物不是超市變出來的,而是大地給予的禮物。" 這番話讓不少家長深有感觸,紛紛效仿起這種"接地氣"的育兒方式。 影后章子怡也是帶兒子女兒在院子里弄土種菜,教兒女認識大自然,忙得不亦樂乎。 為什么這些女明星突然集體愛上“土味生活”? 有人說這是疫情后的心態(tài)轉變,有人覺得是娛樂圈內卷太累的逃離。 但或許就像張馨予說的:“泥土的味道,比香水更治愈?!?/p> 當鎂光燈下的完美人設讓人疲憊,親手種出的一顆番茄、一朵花,反而成了最真實的成就感。 其實不光女明星,男明星們的盡頭也是回家種田。 知名歌手黃征就實現了青菜自由,足不出戶就可以吃到綠色新鮮的蔬菜,沒有什么是比這更讓他自豪,讓人羨慕的事了吧! 男演員趙文瑄如今也隱居鄉(xiāng)村種地,他一生未婚,不生孩子,跑到鄉(xiāng)下種菜,遛狗。 生活過得悠哉悠哉,他曾經說過: “我這一輩子就是來讓自己厲害的,體驗一下以后就閃人,不想留啥東西。” 其實明星們的田園生活背后,其實反映的是整個社會心態(tài)的轉變。 在經歷了疫情、行業(yè)寒冬等各種動蕩后,越來越多人開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本質。 有心理學家分析說: "種地這個行為本身就有很強的療愈作用。播種時的期待,成長中的照料,收獲時的喜悅,這種確定性的滿足感,恰好能對沖娛樂圈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 確實,相比片場沒完沒了的等待、網絡無休無止的議論,親手種出的一顆番茄、一朵花帶來的成就感實在得多。 現在的人都活明白了,都在探尋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 其實,生活并非只有單一模式,不管是身處聚光燈的閃耀之下,還是回歸寧靜田園,只要能夠收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便是最為精彩的人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