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7日下午

清華大學第68屆“馬約翰杯”

(以下簡稱“馬杯”)

學生田徑運動會在東大操場圓滿閉幕

在本次馬杯系列賽事中

清華SIGS取得“五金兩冠”

創(chuàng)下不俗佳績

重視體育是清華大學的光榮傳統(tǒng)

“馬杯”不僅是競技的舞臺

更是“無體育,不清華”的鮮活注腳

見證了114年來清華體育精神的蓬勃生命力

青春如朝日

奮進正當時

值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

讓我們一同走近

清華SIGS的六位在本屆“馬杯”獲獎的同學

聆聽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故事

感受他們在訓練中的酸甜苦辣

以及體育競技賦予他們的成長與體悟

常藝琛

2024級功能材料與器件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男子甲組跳高金牌

8×5混合投籃第四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小馬杯”的跳高比賽。備賽的兩個月,是一段與傷病不斷博弈的旅程。從最初的腳底筋膜炎,到髕骨磨損,再到腹股溝拉傷、背肌拉傷,傷病幾乎貫穿了整個訓練周期。比賽當天,髕骨炎癥再次隱隱作痛,一邊涂著止痛藥,一邊貼上肌貼,我最后還是咬牙堅持站上了跳高場地。雖然在訓練中我曾穩(wěn)定跳過1.85米,但身體的不適讓人無法預(yù)知當天的競技狀態(tài)。

正式比賽中我的狀態(tài)出奇地穩(wěn)定。從起跳到奪冠高度1.73米,我均一次過桿,順利鎖定冠軍。此后進入挑戰(zhàn)自我和突破極限的階段,我決定沖擊1.85米。那一刻,我內(nèi)心無比堅定,回想著教練反復(fù)強調(diào)的技術(shù)細節(jié),感受到朋友和老師們在場邊默默給予的鼓勵。我調(diào)整呼吸,全神貫注,奮力一躍,成功跨過1.85米。雖未能在校紀錄高度上延續(xù)奇跡,但這次經(jīng)歷已讓我收獲了無比的滿足與成長。

從實驗室到田徑場,體育早已成為我生活的另一種軌跡。在跳高中,我學會了與疼痛相處、與失敗共舞,也更懂得堅持和熱愛的真正含義。在無數(shù)次跌落之后,依然要懷揣熱望,縱身躍起。人生也是如此,重要的或許不是能飛多高,而是在每一次重壓與低谷中,依然保留向上躍起的勇氣與執(zhí)念。

李雪麗

2023級建筑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女子甲組全能項目第二名

女子甲組4*100米接力第五名

女子甲組4*400米接力第二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馬杯落下帷幕,我的心中既有釋然,也有不舍。這是我學生時代的最后一場運動會,更是對自己多年運動生涯的階段性總結(jié)。去年因準備不足,我在全能項目中僅獲第五,帶著遺憾不甘退場。正是這份不甘,促使我在這一年里更加努力,憧憬著今年的突破。

回望過去,自中學起我便與田徑結(jié)緣。那些在烈日下?lián)]汗、在寒風中堅持的訓練日子,在我心中種下了堅韌與樂觀的種子。它們陪伴我成長,讓我始終選擇堅定地站上每一場起跑線。今年,我在全能比賽中斬獲亞軍,實現(xiàn)了自我突破,也為這一年的努力交出滿意答卷。

此外,我還兼項4×100米、4×400米和20×60米三項接力,與隊友并肩奮戰(zhàn)。在團體項目中,除了名次與榮譽,我更感受到熱血與青春的涌動。隊友們的加油吶喊仿佛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激勵我奮勇向前。特別感謝與我一同征戰(zhàn)全能項目的“鐵人們”,以及在日常訓練中彼此鼓勵、相互扶持的隊友們,正是這份團結(jié)與信任,支撐我們站上領(lǐng)獎臺,共享這份榮光。

如今站在人生的新階段回望,我愈發(fā)明白,這場比賽帶來的不只是獎牌,更是一份迎難而上的勇氣與熱愛。愿“無體育,不清華”的精神陪伴我們一路前行,也愿我始終銘記那句激勵自己的話——我要竭力奔跑,我要勇往直前!

韓雨潔

2023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研究生

女子甲組800米第一名

女子甲組跳遠第五名

女子甲組4*400米接力第二名

混合甲組異程接力第四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從初中校運會第一次報了1500米,參加中長跑項目成了我中學時代運動會的慣例。然而,上研究生之后,由于科研任務(wù)加重,我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中學時期那種對田徑運動的熱情和毅力。本以為初中的水平就已是我的極限,從未想過,在田徑隊的訓練中,在SIGS老師的鼓勵和同學的陪伴中,我竟然還能再次鼓起勇氣踏上跑道,打破內(nèi)心給自己的設(shè)限,再創(chuàng)新高。雖然遠不及專業(yè),但已經(jīng)足夠讓我驚喜。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馬約翰杯,去年的我缺乏準備,不及訓練就倉促參賽。而今年,相比最終的結(jié)果,和大家共同訓練,一起進步的日子才是我最珍貴的收獲,這段日子里,有對于訓練的緊張焦慮,有成績不理想的失落遺憾,但是,經(jīng)歷過緊張疲憊之后,我們依然一次次把自己從工位和寢室里拔出來,一起走上跑道,一起在訓練結(jié)束后談天說地,歡聲笑語。在賽場上,我們?yōu)榱私恿Τ煽兤幢M全力奔跑,完賽后站在跑道邊齊聲為隊友加油鼓勁。這一切若不經(jīng)歷,便無從感同身受。

愿盡情地奔跑下去,放肆地熱愛下去,突破內(nèi)心的障礙,探求自己的極限。愿我們都能帶著田徑場上的那股沖勁,達成一個個目標,追逐自己期望的未來!

王萬月

2022級電子信息

(互動媒體設(shè)計與技術(shù))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女子甲組跳高第一名

女子甲組鉛球第五名

女子甲組4×100米接力第五名

8×5混合投籃第四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次參加馬約翰杯,恰逢臨近畢業(yè),這一年我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與以往相比,輸贏早已不再重要,我更希望這最后一次參賽能夠平安順利、為學生時代畫上圓滿句號。由于畢業(yè)在即,訓練開始得較晚,原以為與領(lǐng)獎臺無緣,卻沒想到狀態(tài)在訓練與比賽中逐步恢復(fù),最終拿下金牌的那一刻,依然令人驚喜萬分。雖然沒能刷新個人最好成績,但每一次揮汗如雨的訓練,最終都凝結(jié)成這一刻的喜悅,也再次證明了競技體育的魅力:付出的汗水總會在某個時刻,以最動人的方式回報你。這份單純、直接的美好,在如今復(fù)雜的生活中,顯得格外珍貴。

更讓我感動的是與隊友們之間深厚的情誼。賽后,我碰見剛比完接力的宏哥,他問我成績?nèi)绾?,我說拿了金牌,他立刻眼睛一亮,笑著和我擊掌慶祝;還有在訓練與比賽中持續(xù)給予我跳高技術(shù)支持與鼓勵的藝琛,以及那些即便沒上場、卻始終陪伴左右的志愿者朋友們。正是有了他們的支持與陪伴,我深切感受到:即使身在北京,學院依然是我最堅實的后盾,而彼此間的友誼,是我們共同奔跑的力量源泉。

馬杯的記憶不會隨著時間褪色,它銘刻著奮斗與熱愛。愿未來的我們都能堅持所愛,奔赴各自的山海,繼續(xù)在人生的賽道上,全力以赴、奮力前行。

王思堯

2023級數(shù)據(jù)科學和信息技術(shù)碩士研究生

男子甲組立定跳遠第三名

男子甲組100米第二名

男子甲組200米第二名

男子甲組4*100米接力第四名

男子甲組4*400米接力第三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2025賽季對我而言尤為特殊。除了運動員,我也成為了清華SIGS體育代表隊得隊長,雙重身份給我?guī)砹烁嗵魬?zhàn)與成長。這一年,我們啟動代表隊庫房改造,搭建體能訓練基地;制定冬訓集訓,建立體能訓練體系;首創(chuàng)短跨、跳躍、投擲、中長跑四大興趣小組,結(jié)合能力與興趣,提升同學的參與與競技水平。為給隊員更多展示機會,我們首次申請參加廣東省主辦的體育賽事,并構(gòu)建起每年4場的專業(yè)級比賽體系,形成以賽促訓的良性循環(huán)。最終,我們在小馬杯中斬獲5金,這份榮譽屬于每一位努力拼搏的隊友。

作為運動員,我參加了立定跳遠、100米、200米、4×100米和4×400米,雖無金牌入賬,也完成了3.07m、11.07s和50.45s的成績。田徑是與自己的較量,每一次為0.01秒、每一厘米拼搏,都是對“石匠精神”的最好詮釋。那些不起眼的訓練午后,終會在比賽中顯現(xiàn)價值。

這一賽季,我在組織者與運動員的雙重身份中成長。感謝清華SIGS的支持,感謝隊友的并肩奮戰(zhàn),也致敬那個堅持不懈的自己。我更加懂得:真正的超越,發(fā)生在不斷戰(zhàn)勝自我的每一個瞬間。

王昊華

2024級數(shù)據(jù)科學與信息技術(shù)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女子甲組100米跨欄第一名

女子甲組4*100米接力第五名

女子甲組三級跳遠第七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坦白說,報名女子100米欄時,我并沒有十足把握——畢竟兩年沒系統(tǒng)訓練了。上次小馬杯嘗試四步過欄,卻因體力分配不當被反超,留下遺憾。但這次的備賽過程讓我重拾信心,也真切感受到團隊的力量。

訓練時,田徑隊拼搏的氛圍深深感染了我。隊長和隊員們天天加練,教練耐心指導(dǎo),學銘幫我優(yōu)化欄間節(jié)奏,和子儀一起嘗試減少步數(shù)的過程讓我不斷突破自我。從最初全程五步、20秒開外,到最終成績提升近兩秒,訓練成果讓我對比賽充滿期待。

正式比賽中,原計劃前五欄用四步、后段轉(zhuǎn)五步,沒想到狀態(tài)極佳,一直維持四步節(jié)奏直到最后一個欄才調(diào)整。沖過終點的瞬間,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訓練中大家彼此鼓勁的畫面,那才是最難忘的部分。

除了跨欄,我還參加了三級跳和4×100米接力。三級跳在緒婭和澤宇的指導(dǎo)下穩(wěn)定提升;接力雖道次不利、臨時換人,但我們拼到小組第二,跑進1分鐘,感受到團隊的韌性與默契。

這次馬杯讓我體會到田徑隊的凝聚力:高效的組織、志愿者的支持、攝影師的辛苦付出、學院的保障……“無體育,不清華”絕非口號,而是真實的共鳴。這段并肩奮斗的時光,必將成為我大學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拼搏與汗水凝聚集體力量

用奔跑與跳躍詮釋青春擔當

“馬杯”承載的不僅是獎杯與榮譽

更是清華人

“無體育,不清華”的集中體現(xiàn)

當SIGSers在賽場中揮灑汗水

與全校師生共呼嘹亮口號時

清華體育的薪火

正以永不停息的姿態(tài)

照亮SIGSers的成長之路

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屆“馬杯”的到來

見證更多SIGSers的輝煌時刻

五金兩冠!清華SIGS“馬約翰”杯再創(chuàng)佳績!

“透”過這里看清華

清華SIGS教職工代表團赴京參加清華大學114周年校慶活動

供稿|SIGS體育代表隊及志愿者

統(tǒng)稿|張?zhí)?/p>

視頻|孫依然

編輯|戴雨靜

鳴謝|SIGS研究生會

審核|聶曉梅

排版|胡靜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