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行業(yè)、圈子,都存在“悖論”。

大概意思是說,同一個事物,含有兩個對立的結論,而且兩個結論都可以自圓其說。

其公式就是:如果事件甲發(fā)生,則推導出非甲,非甲發(fā)生則推導出甲。

悖論用到人情世故中來,就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升米養(yǎng)恩,斗米養(yǎng)仇。

你給人大恩大德,那么最終推出來的結論,就是恩德消失不見。

在一個家庭里,如果兄弟姐妹結仇了,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符合以下幾個悖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盡孝悖論”:家中最孝順、老實的人,一旦不愿多養(yǎng)父母,兄弟姐妹就結仇了。

很多人在想,百善孝為先。把父母的晚年扛起來,自己吃點虧,也是積德積福。

古人也說過:“孝不比兄?!?/p>

人一旦把孝道放在第一位,就會變成家里的老實人,把父母帶在身邊,或者就在老家干活,距離父母很近。

父母有傷寒感冒,需要吃的,在最近的那個人,幾乎全部承擔了。

至于距離父母很遠的人,或者對父母心狠的人,就把父母不當一回事。還費盡心思,把父母丟給最老實的人。

萬一有一天,老實人不愿意獨自承擔父母的晚年,或者要其他兄弟姐妹給保姆費等,這矛盾就來了。

不愿管父母的人,會這樣想:“以前都是你管,為什么現(xiàn)在不管?你太惡毒了?!?/p>

在孝順上,兄弟姐妹中再也沒有一個老實人,這盡孝就變成了大家最不愉快的事情,推諉,扯皮,發(fā)火,算舊賬,都來了。

02

“借錢悖論”:總是借錢給大家的人,一旦經濟緊縮,兄弟姐妹就結仇了。

兄弟姐妹之中,不會每個人都很有錢??傆腥酥赂?,有人很窮。

那個富有的人,看不得大家窮,就常常借錢給窮親人。也會拿一部分錢,給大家作為致富的資本。

或者是,窮人家要討媳婦,建房子等,需要借錢。

窮一點的兄弟姐妹,借到了錢,無法準時還錢;還因為其他原因,再次借錢。

富有的人,一次次借錢出去,但是一直收不回。自己需要資金的時候,就不得不去討債。這一開口討債,關系就開始變壞了。

窮人不會感恩借錢,還會說:“你那么有錢,借一點給我,又怎么啦?你自己有錢,總是討債,什么意思?”

這富人看到窮人不還錢,也不好意思拼命討要。但是富人會狠心,從今往后,再也不談錢。要么,一狠心,就和窮人打官司,非要討債不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出息悖論”:本事很大的人,一旦不愿意拉著大家一起發(fā)展,兄弟姐妹就結仇了。

村里有一個男人,大學畢業(yè)后,在省城混,開了一家大店鋪。

男人的弟弟,游手好閑,也想改變一下。

男人就帶著弟弟,一起到省城混。安排弟弟,做保潔、保安等。

弟弟就發(fā)火了:“怎么說,我也是你的弟弟,安排一個經理不可以嗎?當采購員,不可以嗎?”

男人知道,弟弟沒有文化,做不好大事。因此耐心勸說弟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弟弟氣不過,就回老家了,逢人就說:“哥哥太狠毒了,居然不幫我。這樣的兄弟關系,還不如外人?!?/p>

男人有本事,也想帶弟弟發(fā)展,但是弟弟不學無術,拉扯得難受。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旦有人混到高層次,就愛心冒出來,要拉著大家發(fā)展,結果是拉不動,還帶來各種矛盾。

混到高層的人,再也不愿意拉一把的時候,兄弟姐妹就恨得牙癢。大家都認為,拉一把是理所當然的,并沒有看到自己的層次低,沒有人拉得動。

04

“養(yǎng)兒悖論”:父母把錢財分給子孫,一旦分配不均,兄弟姐妹就結仇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父母,希望所有的兒女都混得好。只是有的兒女,爛泥巴糊不上墻。

父母總以為,那些混得好的兒女,少管;混得不好的兒女,多管,多幫助。

父母還以為,女兒要出嫁,反正是他人家的人,少投資;兒子是繼承人,多投資,不虧。

父母也會認為,某些祖上的東西,只能給一個人,不能分開。

父母把自己當成“大家長”,兒女都要聽從自己的,不能夠有異議。

父母的一切做法,本是愛兒女。但是兒女卻認為,父母一碗水沒有端平,這就氣憤不已了。

尤其是父母很老的時候,還有一些存款,房子。一旦給了某一個兒女,這其他兒女,就群起而攻之。

兒女有一種不好的念頭:父母的一切,都有自己的一份。并沒有想到,父母的東西,父母要如何安排,是父母的自由。

偏心的父母,付出了一片真心,只是有了偏差,導致家庭爭斗不斷。一套房子,可以引發(fā)一場官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

兄弟姐妹如果要避免“壞的悖論”,就要掌握“尺度”。

首先,定規(guī)矩。在錢財上,按照規(guī)矩去分配;在孝順父母的開銷上,也要有規(guī)矩,壓力分擔合理。

然后,走遠點。大家成年后,就一定要分家,住在一個小院里,都是不現(xiàn)實的。各自有家庭,互不干涉,雞毛蒜皮的事情看不到。

再后,教父母。在父母年老的時候,不要任由父母胡來,而是教會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分配財產,別想當然。最好在父母四五十歲的時候,教會存錢,繳納養(yǎng)老保險,晚年拿到退休金。

最后,靠自己。你讓兄弟姐妹靠自己,哪怕你有天大的本事。幫找工作可以,但是不直接給錢,也不讓其在自己的門下干活。

一家人,也會好心辦壞事,好心沒有好報,不一定善有善報。

事情有兩面,我們不要一面之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