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大授銜中,一共產生了55位上將。之后又有兩位將領被補授,也就是說我國開國上將一共57位。
在這57位上將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甚至還有人最后離開了軍隊。
但有四位上將,卻一直在軍中屹立不倒,他們分別是誰呢?

紅軍的開路先鋒
這第一位,就是我軍鼎鼎大名的“三楊”之一,也是“三楊”中的老大哥——楊得志。
楊得志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將領,也是毛主席非常信任的一個將領。他不僅革命資歷深,戰(zhàn)功高,性格也很好,在軍中和大家關系都不錯。

在紅軍時期,他的能力就有所體現(xiàn)了。但真正讓他被眾人認識并且被毛主席關注到的,還是長征的時候。
長征的時候,他被任命為紅一師一團團長。這個團長和其他部隊的團長還不一樣,紅一師一團是尖刀部隊中的尖刀。

這支部隊的存在,就是在長征的路上披荊斬棘,為大部隊開路的。
他能被任命為這個部隊的團長,可見他的能力之強。而他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在長征路上帶著一團一路攻克重重險關。
在大渡河畔的時候,國民黨斷定我黨已經走上了絕路。

但在毛主席的指揮下,我軍決定強渡大渡河。楊得志精心挑選出渡河的勇士們,親自指揮他們成功渡河,為后續(xù)部隊過河打通了道路。
正是因為楊得志帶人快速渡河,我軍才能將敵人遠遠甩在身后。如果我軍被大渡河攔住了,那敵人就會追上我軍。

在到了陜北之后,他還參加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zhàn)役。
在抗日戰(zhàn)爭中,他的種種表現(xiàn)也非常讓人敬佩。正是因為他的累累戰(zhàn)功,所以他在55年的時候才被授予上將軍銜,并成為了濟南軍區(qū)司令。

濟南軍區(qū)作為八大軍區(qū)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毛主席能讓他去濟南軍區(qū),可見對他還是非常信任的。
而且他的情商非常高,在軍中的人緣也非常好,是我軍屹立不倒的一棵常青樹。

旋風司令
和楊得志一開始就是板上釘釘?shù)纳蠈⒉灰粯?,韓先楚當初差點被授予中將軍銜。之所以會成為上將,是毛主席親自開口的。
毛主席曾經說過,不要忘記韓先楚解放海南島的功勞。確實,如果當初海南島沒被解放,那里恐怕就是下一個臺灣。

在解放海南島之前,韓先楚受到的阻礙是很大的。
因為就在不久之前,我軍在解放金門島的時候受挫,九千多名戰(zhàn)士幾乎全軍覆沒,這對我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海南島的情況,看似和金門島是差不多的,都是要我軍去打海戰(zhàn)。

但韓先楚認為,我軍應該盡快解放海南島,不然海南島就很難解放了。
為了避免出現(xiàn)金門戰(zhàn)役的問題,他親自對木帆船進行了改造。部分木帆船加上了電動機,變成了機帆船,極大減少了人力的使用。
而且在戰(zhàn)前,他還動員了足夠的船工。

在他的精心準備下,海南島戰(zhàn)役終于開始了。
對于此次戰(zhàn)役,韓先楚做了足夠的謀劃,而結果也沒有辜負他的苦心,我軍順利解放了海南島。
除了解放海南島之外,他在朝鮮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也非常可圈可點。

在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彭老總還因為沒聽韓先楚的話吃過虧。
那是在第四次戰(zhàn)役的時候,我軍內部產生了分歧。這個分歧主要是目標方面的分歧,當時我軍有兩個目標,分別是橫城和砥平里。
鄧華想要打橫城,韓先楚想要打砥平里,兩人爭執(zhí)不下。

最終,彭老總選擇了打橫城。而敵人則趁此機會向砥平里增兵并加固陣地。
我軍拿下橫城之后,最后在砥平里遭到了頑強抵抗,沒能成功拿下砥平里。
可以說,韓先楚的戰(zhàn)略眼光,比一般上將都要深遠。而且他后來擔任福州軍區(qū)司令,一直負責保衛(wèi)沿海安全。

雖然被調任蘭州之后,他遇到了一些風波,但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對他非常信任,所以他還是成功度過了這些風波。
一直到他退休,他都安安穩(wěn)穩(wěn)留在部隊,不愧為軍政界常青樹。

主席為他改名
第三位軍政界常青樹,非許世友將軍莫屬了。他和毛主席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他是堅定追隨毛主席的人,毛主席也對他非常信任。
他和毛主席的相遇不算很早,但毛主席對他的印象卻很不錯。雖然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個粗人,但毛主席知道他粗中有細。

毛主席很喜歡他的性格,剛剛認識他的時候,毛主席還專門問了他的名字。
得知他叫許仕友之后,毛主席認為這個“仕”字不好。“仕”經常用在仕途上,和我黨的理想不匹配。
其實當年許母給他取這個名字,也是希望他以后能當大官。

但沒想到,他最終走上了一條革命的道路。
毛主席認為“仕”不好,他直接讓毛主席給自己改名字。毛主席說就改成世界的世,寓意為“世界之友”。
這個名字,蘊含了毛主席對我國未來的期望。
正是毛主席對他的信任,伴他度過了軍旅生涯。

工兵之王
最后一個常青樹,就是井岡山的老將、工兵之王、毛主席堅定的追隨者——陳士榘。
陳士榘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老將了,可以說他參軍之后,基本上就跟在毛主席身邊,很少有離開毛主席的時候。
因此,他對毛主席是非常敬佩和信任的。

毛主席交給他的任務,他也都好好完成了,沒有一次讓毛主席失望。
他從上了井岡山就被分到了第四軍,可以說,他是在毛主席眼皮底下成長起來的。而且,他還是我軍稀少的工程兵人才。
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的能力非常強。

在四渡赤水的時候,正是有他為我軍提供保障,才讓我軍能順利渡過赤水河。
長征的路上,他的工程兵技術還幫了我軍很多。
抗日戰(zhàn)爭開始之后,他長期擔任參謀長一職。但他并不是個合格的參謀長,反而經常出去帶兵打仗。

毛主席見他如此,就將他派到晉西創(chuàng)建根據(jù)地。
他帶人在晉西和敵人打游擊,并且成功拉起了一支部隊。后來山東那邊需要人,毛主席又將他調到了山東。
解放戰(zhàn)爭的時候,他先后擔任山東軍區(qū)和華野的參謀長。

名為參謀長,但他實際上是粟裕手中的一員猛將,在華野的數(shù)次戰(zhàn)斗中,他都擔任著吸引敵人注意力和主攻的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他曾在軍校任職,后來又去了工程兵擔任司令員。

他曾經說過,自己很有自知之明,政治仗永遠學不會怎么打。他有的就是一腔真心與真情,而毛主席也能看到他的真心。
毛主席對他也是非常愛護的,多次在公共場合將他拉到自己身邊,表明自己對他的態(tài)度。
這四位上將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著自己的傳奇,他們?yōu)閲鵀槊?,其精神永存?/stro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