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來源于權威資料并結合個人見解撰寫,具體參考資料詳見文中及文末!
貿易摩擦對美國經濟和供應鏈產生的長期壓力日益增大,企業(yè)和民眾的不滿情緒,加上今年第一季度GDP意外下降等數據,使得特朗普逐漸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正是由于這些內部難題,特朗普一反常態(tài),主動向中方表達了希望就關稅問題進行對話的意愿。

不過,面對美方的突然示好,中國商務部門僅用四個字予以回應。

難以恢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回顧過去,無論白宮由誰掌舵,言而無信、政策反復的情況屢見不鮮。好不容易達成的共識,轉眼間可能就被推翻。

關稅這一利器更是被隨意使用,今天加征明天調整,幾乎將兩國關系中的穩(wěn)定性消耗殆盡。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本應講求行為可預期,但近年來中美之間這種預期變得越來越稀薄。
最近,美國又針對中國的小額跨境包裹取消了免稅待遇,進一步削弱了本已脆弱的信任,氣氛更加緊張。

然而,在這種互不信任的僵局中,華盛頓近期卻表現出一些異常舉動,通過各種渠道向北京釋放信號,表示愿意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
特朗普時期揮舞的關稅大棒,遇到中國的強硬反制后,并未占得多少便宜,反而使國內供應鏈陷入緊張局面,企業(yè)和民眾的抱怨聲也日益高漲。

經濟數據同樣不容樂觀,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意外下滑,就業(yè)、股市等關鍵指標也令人擔憂,整體經濟形勢略顯低迷。
不僅如此,就連日本這樣的傳統(tǒng)盟友也未完全跟隨美國的步伐,在雙邊關稅談判中明確拒絕了美國欲加征汽車關稅的要求。

這與特朗普當年鼓吹的“中美天天接觸”、“協議即將簽署”的熱烈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戳破了不少政治宣傳的泡沫。
針對美國伸出的橄欖枝,中國商務部門表現得相當謹慎,收到消息后僅回復了四個字:“正在評估”。這四個字透露出一股冷靜態(tài)度,既沒有徹底關閉大門,也沒有急于響應,更像是從全局出發(fā),權衡利弊后的理性選擇。

華盛頓示好?
既然信任基礎如此薄弱,若想真正坐下來談,總得有個起點,必須拿出能夠證明誠意的實際行動。

在這方面,中國的立場非常明確且堅定,要求美國首先“低頭”,即撤銷單方面對中國加征的不合理關稅。這被視為開啟對話大門的“敲門磚”,也是檢驗美方是否真心實意、愿不愿意動手修復破裂關系的試金石。若無此前提,其他皆免談。
同時,中方多次重申,談判可以進行,但必須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在當前互不信任的背景下,強調這些基本原則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外交辭令,更是對以往不平等互動的一種糾正。

信任缺失的情況下,程序正義和結果公平成為硬性要求。如果連這些基本規(guī)則都無法達成一致,那么擺上談判桌也毫無意義。

中方已經提前表明態(tài)度,若美方仍缺乏誠意,不改變其單邊主義的錯誤做法,所謂的談判只會徒勞無功,甚至可能淪為一種施壓或索取利益的借口。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在中國行不通,最終只會導致無法達成任何協議,反而加深雙方隔閡,未來再想對話的門檻和難度都會大幅提高。
就像美國最近在小額包裹關稅上的新動作,許多人認為這與其希望談判的態(tài)度完全相悖,更讓人質疑其所謂“誠意”的真實性。

想談?先拿出實際行動來
面對當前局勢,中國的策略十分清晰,外交部多次表態(tài):“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后的明確態(tài)度。

把“打”放在“談”之前,說明北京已做好充分準備,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絕不讓步,無論形勢如何發(fā)展,中方似乎都有應對預案。
相比之下,美國那邊則顯得有些尷尬,經濟下行的壓力持續(xù)加大,貿易戰(zhàn)的負面影響日益明顯。如果繼續(xù)僵持下去,美國企業(yè)的庫存終將耗盡,屆時產業(yè)界和消費者的不滿可能集中爆發(fā),國內政治壓力驟增,迫使他們不得不調整策略。

盡管特朗普政府有心談判,但總想在國內塑造“贏家”的形象,這種心態(tài)本身就不利于平等務實的對話。問題是,國內宣傳出來的“勝利”真的能彌補現實經濟中的漏洞嗎?這始終是個巨大的問號。

這場較量的影響早已超出中美兩國范圍,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它們經貿關系的走向牽動著全球經濟的神經。貿易戰(zhàn)持續(xù)或長期僵持對誰都不利,對世界更是如此。想徹底壓垮對方,在短期內看并不現實。
因此,從長遠來看,雙方終究需要找到回到談判桌前的辦法。但這更像是一個時機和條件的問題,而非必然發(fā)生的事情。

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卡在“信任”二字上。在缺乏信任的環(huán)境下,任何外交動作都舉步維艱,即便最終能夠坐到一起,缺乏互信的談判也很容易破裂,很難達成穩(wěn)固且可持續(xù)的協議。信任的重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續(xù)展現出具體且可感知的善意行動。
目前來看,打破僵局的主動權很大程度掌握在美國手中。撤銷單邊加征的關稅不僅是中國設定的談判前提,更是美國邁出重建信任第一步的關鍵信號。

只有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和務實態(tài)度,才可能為后續(xù)接觸創(chuàng)造必要的氛圍和基礎。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雖然存在談判的可能性,但變數同樣不少。
結語
中美關系的復雜性和結構性矛盾決定了這注定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博弈。眼下這點接觸的信號或許只是這場持久戰(zhàn)中的一個小插曲。破碎的信任如同散落一地的拼圖,能否重新拼合,如何拼合,依然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

文章信源:原文刊登于極目新聞---2025.05.02:《美方多次表示愿與中方就關稅談判,商務部:注意到了,正在評估》原文刊登于湖南日報---2025.05.02:《美方多次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商務部回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