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guān)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8年是不平凡的,這一年,是毛主席外出視察最多的一年,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北京中南海辦公,中共中央在外地召開的各種會議也多達9次。
也是在這一年的三月,中央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周總理和毛主席先后乘坐“江峽”輪,考察長江三峽。

江峽號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這是1956年毛主席暢游長江時,寫下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對三峽的偏愛和期望。
兩年后的這一趟三峽行,他在成都停留了整整23天,成都會議結(jié)束后,一行人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毛主席立在船上,觀察長江航道情況。
只見他時而詢問船員行船事項,時而指點兩岸風(fēng)景,時而感慨大自然的造化,時而陷入深深的沉思。
衛(wèi)士長李銀橋一直默默地陪同在毛主席的身邊,直到毛主席再次語出驚人,李銀橋終于忍不住笑著感嘆:
“主席,您這話羅部長聽了非嚇瘋不可?!?br/>

毛主席和李銀橋合影
李銀橋口中的羅部長,指的是羅瑞卿,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彼時他任國家公安部部長,毛主席出行的安全工作也是由他負(fù)責(zé)。
毛主席的這一次三峽之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他又說出了怎樣震驚眾人的話語?
不想當(dāng)主席, 想修三峽大壩
早在1953年的時候,毛主席就大膽提出在三峽卡住長江,修建大型水利樞紐的想法。
后來到了1957年,他更是提出要親自到三峽進行實地考察,后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了,但高峽出平湖的夢想,一直盤旋在他的腦海中。
從1953年到1958年初,毛主席曾先后六次召見著名的水利專家林一山,與他一起探討三峽工程和長江水利建設(shè)問題。

毛主席和林一山
問題很是深入細致,包括如何解決泥沙淤積,如何解決防空炸問題,以及當(dāng)時的國力能否承擔(dān)這項巨大的投資等等。
在成都會議期間,毛主席仔細審閱了林一山寫給他的查勘報告,當(dāng)看到白龍江和西漢水可以向漢江引水的評估之后,心中很是高興。
恰巧那天成都下了點兒小雨,毛主席一邊念著“好雨知時節(jié)”, 一邊對李銀橋說要去杜甫草堂逛逛。
李銀橋不想壞了主席的好興致,可又擔(dān)心主席的安全問題,不得不硬著頭皮提醒:
“之前楊主任還特地交代過,不讓主席隨便出去,怕街上人多,沖撞了主席?!?br/>
李銀橋口中的楊主任,指的是楊尚昆,新中國成立后,楊尚昆擔(dān)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故而李銀橋稱他為楊主任。

楊尚昆(左三)
毛主席大手一揮,讓李銀橋去叫楊尚昆,還直接給出了出行理由:
“今日正好下雨, 街上人不多?!?br/>
楊尚昆一聽,這是沒有辦法阻攔了,只得拉上羅瑞卿一起,一行人陪著毛主席去游覽成都西郊的杜甫草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毛主席穿著雨衣,淋著小雨,一邊觀賞千竿翠竹,一邊吟誦杜甫的詩歌。
楊尚昆在旁邊說道:“新中國成立了,社會安定了,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了。”
毛主席將手伸進雨幕,任雨水穿過自己的指縫,一邊表示形勢不容驕傲,一邊告訴楊尚昆還要努力,放手發(fā)動群眾搞生產(chǎn)。

李銀橋一聽到主席說生產(chǎn),想起了一首詩,就申請念給主席聽一聽。
“春雨貴如油,不小也不愁;社員開油房,春雨遍地流!”
李銀橋的這首打油詩一念完,大家都樂了,毛主席也哈哈大笑起來:
“很好嘛,只要有了人,什么樣的奇跡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
一行人說說笑笑,看過杜甫草堂,又去了武侯祠,武侯祠內(nèi),諸葛亮殿前有一副楹聯(lián),是清末趙藩所題。
“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時即寬嚴(yán)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毛主席在這副楹聯(lián)下久久駐足,之后,讓人將武侯祠的三十多副楹聯(lián)全部收集起來給他閱讀。

杜甫草堂
游覽歸來,毛主席又借閱了《華陽國志》《都江堰水利述要》和《灌縣志》,隨后又親自去視察中國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在現(xiàn)場,當(dāng)看到每年歲修維護,挖泥、淘沙全靠人工時,毛主席先是詢問修一次需要多少人力,工人有沒有錢拿,得到肯定答復(fù)之后,又說:
“今后應(yīng)該改用機器,用卷揚機、掘土機,就省人力了?!?br/>
對都江堰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毛主席又去了一趟重慶,舊地重游,也是為了視察三峽。
“江峽”輪駛近中堡島時,毛澤東站在船尾甲板上,舉起望遠鏡仔細察看這座神奇的小島,他邊看邊對身旁長江流域規(guī)劃辦公室主任林一山詼諧地說:
“喂!長江王,你能不能找個人替我當(dāng)國家主席,我給你當(dāng)助手,幫你修三峽大壩好不好?”

不信干部言,要聽農(nóng)民說
除了著迷于三峽大壩的相關(guān)事項,毛主席對四川當(dāng)?shù)氐慕ㄔO(shè)以及農(nóng)民群眾的生活, 也極為關(guān)心。
成都會議期間,他視察了不少村莊和公社,成都西郊的郫縣紅光農(nóng)業(yè)社,便是其中一家。
那是3月16日傍晚,毛主席在幾位社長的陪同下,察看了紅光農(nóng)業(yè)社的田間作物之后,沿著一條小路來到了一戶人家門前。
看見院子里的幾株橘子樹,問是不是社員自家栽種的? 同行的一位社長趕忙回答是的,并向毛主席報告了一下這戶人家的基本情況。
一行人走進院子,一位六十多歲的農(nóng)婦迎了出來,姓林,名叫林賽華。
因為年紀(jì)大又患了結(jié)膜炎,林賽華的眼神不太好,并沒有認(rèn)出來走進自家院子的是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只當(dāng)是來農(nóng)業(yè)社觀摩學(xué)習(xí)的外地干部,這事兒以前也有過。

聽說領(lǐng)導(dǎo)要和自己聊一聊,林賽華雖有些局促,但也沒有太過緊張,毛主席親切地詢問她家中有幾口人,口糧夠不夠吃,她都一一回答了。
一旁陪同的農(nóng)業(yè)社副社長見毛主席對農(nóng)民的吃喝問題很是關(guān)心,而林賽華回答得很簡單,便開口補充說:“過去一年,農(nóng)業(yè)社給每個社員分了400斤……”
毛主席聽完了副社長的補充,笑著對林賽華說:
“他是副社長,但他說的不算,老百姓自己的肚子自己說了算,你說實話,家里口糧是不是真的夠吃?”
再次得到了肯定回答后,毛主席換了個話題,問起了除“四害”的工作。
這一次林賽華的回答倒是讓毛主席愣了一下,她說農(nóng)業(yè)社里要除七害,并將七害一一數(shù)給毛主席聽。

毛主席好奇追問:“為什么要除七害?”
“麻雀、老鼠是偷糧的,蚊子、跳蚤是吸血的,臭蟲、蟑螂是傳播病菌的……”
倆人一問一答之后,毛主席一邊夸贊林賽華是個懂科學(xué)的新農(nóng)民,一邊在林賽華的帶領(lǐng)下,參觀了她的家,雖是農(nóng)戶人家,卻也收拾得整整齊齊。
“這家是地主,還是富農(nóng)???”
毛主席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笑意明顯,聲音里也有著調(diào)侃意味,林賽華能感覺到領(lǐng)導(dǎo)這是同她打趣呢,于是也笑著回答說:“我們是貧農(nóng)。”
多年以后,當(dāng)林賽華同家人回憶起這一幕時,都依然記得那一日主席臉上的笑容,以及他對農(nóng)民群眾的真切關(guān)懷。

游泳是真愛,實踐是真理
毛主席的保健醫(yī)生曾經(jīng)問過他一個問題:“主席,地球上的生命最早來自哪里?”
毛主席反問醫(yī)生為何突然問他這么個問題,醫(yī)生說:
“就想同主席談?wù)勛匀豢茖W(xué),不能總是被主席提問,也想考一考主席?!?br/>
于是,毛主席給出了他的回答:“海水?!?/strong>
醫(yī)生點了點頭,緊跟著又拋出了一個問題:“主席認(rèn)為,什么運動最好?”
毛主席回答:“散步?!?/strong>

這一次醫(yī)生卻搖了搖頭,對主席的回答表示了否定,說答案是游泳,因為游泳有四大好處:第一是能接觸大自然,全身都能接觸陽光、空氣和水;第二是男女老少都能參加;第三,游泳是全身運動;第四,對心、肺是最好的鍛煉,對吸煙的人尤其有益。
聽完醫(yī)生的這一番闡述,毛主席笑了,他知曉自己的保健醫(yī)生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就是為了勸說自己不要只顧忙于工作,平常還要多運動、多游泳。
游泳是毛主席一生所愛。除了舉世聞名的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更喜歡暢游江河湖海,他游過長江、湘江、珠江、錢塘江、邕江,游過十三陵水庫、廬山水庫、韶山水庫……
成都會議結(jié)束后,毛主席一行乘“江峽”輪離開巴蜀去漢口。
輪船駛?cè)肴龒{第一峽——瞿塘峽時,“江峽”輪老船長,莫家瑞向毛主席介紹:
“瞿塘峽口的巨大礁石滟滪堆橫臥江心,虎視眈眈緊鎖夔門,礁石上‘對我來’三個大字更叫船員和乘客望而生畏?!?br/>

他還向毛主席念起流行川江幾百年的《滟滪歌》: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觸。滟滪大如龜,瞿塘不可窺。滟滪大如鱉,瞿塘行舟絕?!?br/>
這首《滟滪歌》形象地說明了滟滪堆在長江不同水位時的形態(tài),也是古代船家舟子的航行守則。
毛主席說:“當(dāng)你對一件事物不了解時,感到十分害怕,但你一旦了解它,掌握了它的特性和弱點,就不再害怕,反而可以捕捉和利用它?!?/strong>
峽江兩岸一步一美景,一景一傳說,如白帝城劉備托孤、鐵鎖關(guān)江鎖戰(zhàn)船,江南的鳳凰泉、孟良梯、倒吊和尚,江北的七道門、風(fēng)箱峽、犀牛望月等深深吸引著第一次入峽的毛主席。
他遙望白帝城,吟誦李白千古名詩《早發(fā)白帝城》,說:

“李白的詩中兩岸猿聲啼不住,那一定是滿山樹木,才能有猿猴棲息,這次我從萬縣東下,我看兩岸多是光禿禿的,應(yīng)該發(fā)動群眾,多栽樹綠化長江。”
輪船接著駛?cè)搿拔咨狡甙倮?,巴水三回曲”的巫峽段,毛主席笑著問身邊人,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秀,到底巫峽里還有多少這樣的奇峰大家一時答不上來。
這時任白戈說道:
“清代四川詩人張問陶曾有詩云‘可憐十二奇峰外,更有零星百萬峰’,有百萬呢!毛澤東夸贊張問陶的詩寫得巧妙。”
到了神女峰,大家不由地談起了古代屈原、宋玉、劉禹錫、李商隱等詩人詠嘆神女的佳句華章。
毛主席立在船頭,看著峽谷兩岸的崇山峻嶺緩緩后移,感受著江風(fēng)的吹拂,一股浪漫豪情油然而生:

“這里的水這么多、這么急,要是能想辦法北調(diào)就好了!”
毛主席一開口,楊尚昆就知道主席這是又惦記上了他“高峽出平湖”的夢想,正想著要如何接話,就聽到毛主席又說了一句:
“會當(dāng)水擊三千里,要是能在這里順江而下,暢游一番,該是多么痛快啊!”
知道主席愛游泳,而且游泳經(jīng)歷很豐富,可這一段的江水又多又急,怎能讓主席冒險下水?
李銀橋一聽就夸張地喊了起來:
“主席,您這話要是對羅部長說,他非得嚇瘋了不可!”
李銀橋這一喊,自帶了些夸張和詼諧,在場的人聽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毛主席也樂了,再沒提下水游泳的事兒,轉(zhuǎn)而同甲板上的船員們聊起了其他話題。

羅瑞卿
“江峽”輪駛過雄奇險峻的瞿塘峽和幽深秀麗的巫峽后,即將駛?cè)霝┒嗨钡奈髁陯{。
毛主席倚在船舷望著江水改編了大詩人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聽不見,汽笛一鳴到公安。
楊尚昆聽了笑著說:
“主席,您這樣一改,直接就把李白的詩發(fā)展到社會主義了。”
4月1日早晨,“江峽”輪順利抵達漢口,這一趟三峽之行暫時告結(jié),下船之后的毛主席又迅速投入到新一輪工作中去了。

結(jié)語:
為了實現(xiàn)“高峽出平湖”的三峽工程夢想,毛主席還曾求助蘇聯(lián)專家,但歷史進入1960年代之后,無論是國內(nèi)的經(jīng)濟情況還是國外的政治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內(nèi)有三年困難之因,外有中蘇關(guān)系惡化之果。
夢想只能暫時擱淺,毛主席為此頗為傷感,還曾以一種少見的失落語氣說過:“將來我死了,三峽大壩修成后,不要忘記在祭文中提到我啊?!?/strong>
偉人的意難平,終于在2006年5月得以實現(xiàn),世界最大的大壩,三峽大壩全線建成,高峽出平湖,從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
參考資料:
《毛澤東的人生旅行》 龍劍宇著
《實際風(fēng)云錄》文章《毛澤東“著迷”三峽大壩》 作者:麥陽 劉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