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63歲的周華健因“不老神顏”登上熱搜時,身旁一頭白發(fā)的妻子康粹蘭卻被群嘲“像他的母親”。
有人笑她容顏已逝,配不上歌王的光環(huán),有流言說他們像隔了一個時代,可他卻仍用半生書寫愛情故事。

被嘲“母子戀”38年,周華健為何始終緊握她的手?這個站在歌王背后的女人,沒有驚人的容貌,卻能牢牢牽住丈夫的心,在她的身上,究竟有著何種魅力?

派對相識,遇見知音
1960年,周華健出生在香港的一戶普通人家,排行老四的他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周華健從小就對音樂有著深厚的興趣,奈何家中不寬裕,并沒有條件來支持他的興趣。

直到初中時期,靠自己打工掙到錢的周華健才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而因為過于沉浸在音樂世界中,他的成績一落千丈,甚至一度被留級。
見此情形,周華健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去到臺北參加聯(lián)考。

然而,令周華健沒想到的是,臺北的校園氛圍極為寬松,這也讓他再次沉醉在了音樂中。
當時的周華健常常會帶著一把吉他坐在校園角落中,陶醉的他一邊彈著吉他,一邊忘我的歌唱著,一曲唱罷后他的身旁總會站滿“小粉絲”。

很快,這位才子就成了學校的“風云人物”,才華出眾的他被師兄引薦到了臺北的士林民歌西餐廳進行駐唱。
漸漸的,周華健在圈子里有了一些名氣。

也是在這段時間,他邂逅了現(xiàn)在的妻子康粹蘭。
兩人的相識源于一場派對。

作為一名美國人,初來中國的康粹蘭并沒有熟練掌握與國人打交道的技巧,而在滿是中國人的派對上,言語不通的她也只能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自己一句話都插不上。
或許是察覺到康粹蘭的孤單,會說幾句英語的周華健上前與她聊了起來。

能在異國他鄉(xiāng)遇到一個會說家鄉(xiāng)話的人,這讓康粹蘭的內(nèi)心平添了幾分溫暖,她當即便對周華健產(chǎn)生了好感。
派對過后,周華健熱心的把康粹蘭送回了家,在離別之際告訴了對方自己歌手的身份,他還向康粹蘭發(fā)出了邀請,希望對方能在得空時去給他聽他唱歌。

事實上,周華健對康粹蘭的到來并不抱有希望,因為在此之前他邀請過的朋友并沒有幾個真的來過。
然而,康粹蘭卻是個例外。

她不僅如約而至,還坐在了離舞臺最近的位置。
演唱結束后,康粹蘭毫不吝嗇地給予了周華健熱烈的掌聲和贊美,這讓周華健感到十分欣喜和感動。

此后的每一天,康粹蘭一有空就會去聽他唱歌,這也讓周華健的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
此時的周華健已經(jīng)駐唱有一段時間了,憑借自己的實力和唱歌,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賞識,可這并不是周華健想要的。

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真正的歌手,而不是只能在一個只有幾平米的小臺子上駐唱。
可成為一名專業(yè)的歌手并非易事,憑借當下的工資,周華健交完房租后的錢也只夠維持個日常開銷,他拿什么去請專業(yè)的老師,買專業(yè)的設備來支撐自己的夢想呢?

正當周華健迷茫無助時,康粹蘭用自己父親的經(jīng)歷,表達了對他的支持和認可,讓他又重拾了信心。
就這樣,周華健一邊駐唱一邊四處尋找機會,終于在一年遇到了唱片總監(jiān)李宗盛,決定追逐夢想的他放棄了學業(yè),進入到滾石唱片公司。

而在與康粹蘭相處的這段日子里,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并在出租屋里結了婚。
面對父母和朋友的極力反對,康粹蘭毅然決然的陪著周華健住進了破舊的地下室,并幫著他操持生活,也好讓周華健全心投入到音樂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華健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功成名就,回歸家庭
1987年,周華健發(fā)布了人生的第一張專輯《心的方向》,銷量直達20萬,之后的專輯《最真的夢》,更是突破了120萬的銷量,一舉拿下了馬來西亞金唱片獎。

短短三年時間,從寂寂無聞的小歌手到金曲天王,周華健做到了。
面對丈夫蒸蒸日上的事業(yè),康粹蘭選擇一個人承擔起照顧整個家庭的責任。

1990年,周華健的大兒子出生,一首寫給兒子的《親親我的寶貝》再次火遍大江南北。
四年后,周華健的小女兒出生,至此他過上了兒女雙全的生活。

然而,周華不知道是,太過操勞的康粹蘭,加上外界不斷質(zhì)疑周華健和康粹蘭戀情的聲音,她身體狀況越來越糟。
終于,痛苦至極的康粹蘭向周華健提出了離婚。

直到此刻,周華健才意識到,原來自己這么多年都忽視了妻子的感受,他也意識到,現(xiàn)在是時候換他來照顧妻子了。
就這樣,周華健在事業(yè)巔峰期推掉所有工作,陪著康粹蘭進行治療。

現(xiàn)如今,周華健和康粹蘭兩人常常帶著兒女四處游玩,他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家庭中。
很多人只看到了周華健和康粹蘭的身份和地位是否匹配,卻從未想過倘若沒有康粹蘭,可能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天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