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做了一件事,講了兩句話,這背后到底他在想什么,耐人尋味。
他做了一件事,就是對外公布了自己的住所。
你看我家是這樣的,我這里擺了一張老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畫。我就在這見記者的,全程公開。
你覺得這算什么?把睡覺的地方給大家看,有什么了不起?
這事還真的是不同尋常。
領導人一般他的住處行蹤都是保密的,不像我們普通人。
我昨天理個發(fā),我說在北京哪個地方哪個地方理了個發(fā),結果理成這樣,花了49塊錢。
你覺得沒啥,但是如果總統(tǒng)在那里理過發(fā),可能會有國外的特工撿根頭發(fā)絲回去,檢測出他得了什么病,知道他的身體狀況到底怎么樣。
甚至他公布自己住所,很多人也會研究蛛絲馬跡,分析這個位置怎么樣,或者他有什么生活習慣,都值得好多研究。

更別忘了,現(xiàn)在可是俄羅斯的大閱兵在即,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發(fā)幾個導彈伺候,扔到普京的住所。
為什么他這時候發(fā)這些?
普京這時候發(fā)這些,就是給外界一個定心丸,說“我邀請的客人放心來吧,看我大大方方的把自己住的地都展示出來了,我有什么可怕的?我都不怕,安全沒事?!?/p>
這是他對外傳遞的一個信號,是給澤連斯基看的,也是給即將來參觀大閱兵的客人看的。
這就是他做的一件事,講的兩句話也很耐人尋味。
第一句話,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xiàn)在俄烏正在按照既定的軌道往前發(fā)展,開戰(zhàn)以來我們的既定就是這樣的,現(xiàn)在還沒有必要使用核武器?!?/p>
這話有意思了,說沒必要使用核武器,突出兩點。

第一,因為戰(zhàn)事很順利,按照他所需要的一個框架在往前進行,沒必要使用核武器升級。
反過來什么意思?反過來是說,如果各方逼得太緊,如果戰(zhàn)場上不利,如果有什么問題,那就核武器伺候。
這話反正是兩方面來理解的。
還講了一句話:“俄羅斯和烏克蘭終歸是要和解的。”
這句話,具有滄桑的歷史感。俄羅斯和烏克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追溯起來都有共同的歷史,到基輔羅斯那個時候。
但是烏克蘭現(xiàn)在不承認,俄羅斯是要逼著烏克蘭承認。
所以說現(xiàn)在他們的恩怨糾葛是綿延幾百年,總會和解的,總會不打的,不打之后總會交流的。
交流有那么多歷史,是剪不斷的。正所謂剪不斷,理還亂,這就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恩怨。
從宏觀大歷史來看是這樣,冤家宜解不宜結,鄰居是搬不走的,同文同種,語言又如此接近,那怎么可能去斷絕聯(lián)系?
如果按幾百年算,戰(zhàn)爭是短時間的,那畢竟長時間還有和平相處的機會。

道理上是個道理,但是這一代人恐怕不好和解。在戰(zhàn)火中長大的烏克蘭的小孩,長大了去俄羅斯很難喜歡,這怎么可能?
流血之后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改變,去和解,最終也會和解。
普京做的這一切,講的這些話,透露出他在烏克蘭問題上既有他的堅持之處。
堅持就是烏克蘭不能倒向西方,烏克蘭要和俄羅斯能保持某種程度的連接,有些地拿過來就是我的。
但是至于在這個小目標之下,具體他的要求,具體他想要什么,時時刻刻是變動的。
這就是和俄羅斯人打交道的困難之處。他現(xiàn)在是這么想的:你滿足他條件之后,他要往前進一步。
外界都覺得,特朗普讓步夠多的了,同意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同意你占有的20%的領土就歸你,歸俄羅斯得了,還給烏克蘭施加壓力讓他承認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
他說:“這不是你想要的都要到了嘛?”那想要的都要到了,談判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要求提出來。
人心不足蛇吞象,談判的時候永遠是這樣,永遠不是說我到此為止。以前李叔同說:“最可貴最難的就是知止”,就是說知道什么時候停下來。
但是對于戰(zhàn)火中的國家,尤其是占有優(yōu)勢的國家,讓他知道什么時候停下來是非常難的。
我上個月和一個波蘭的外交官聊過,他說他不會停下來的。

所以俄羅斯占了20%的烏克蘭領土后,還想要第聶伯河東岸所有這些地面,認為不安全,還要在西岸設立一個緩沖區(qū)。
如果把整個烏克蘭納入囊中后,還會視波蘭為眼中釘肉中刺,還會去向波羅的海三國,去動手。
這就是俄羅斯周邊的這些國家對俄羅斯的印象。
他不會說拿了多少地就真的滿足,就真的停下來,一直會往前走。
所以只有說以強力把它擋住,以暴力對暴力,以強硬對強硬,才能實現(xiàn)一個不是永久穩(wěn)定,暫時穩(wěn)定的邊界。
俄羅斯傳遞出的信息,普京講的這些話,做的這些事,一方面是讓朋友們來了,好吃好喝好招待,安全無憂。
另外一方面也向美國傳出信號:“我是可以和解的?!?/p>
同時,用核武器這三個字告訴烏克蘭:“我想要的一定要拿到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