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觀止——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故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大夢觀止”關注,我們將為你提供更多有溫度、有意思的內(nèi)容。

你之所在,即是我之彼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大夢君
編輯:大夢君

如果說人生注定是孤獨的,那么我們和別人建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

在1200多年前的一個風雪欲來的黃昏,一位唐代詩人用一首僅20字的小詩,給出了最溫暖的答案。

這首詩,正是白居易筆下被譽為“冬日最暖邀約”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詩中不見山河壯闊,不聞天地玄黃,只一句“能飲一杯無”,卻道盡了人間關系的本質(zhì)——孤獨是底色,但共飲是救贖。

今日,讓我們循著這個問題,一同走入那個紅泥火爐旁的白居易。

看他是如何在風雪將至的暮色中,將一粒渺小的火種燃成照亮千古的答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風雪欲來:孤獨是人生的必然命題

首先,我們什么時候最孤獨,或者是說什么情況下最容易感受到孤獨?

是獨自漂泊異鄉(xiāng),加班到深夜淋雨等車的時候;

是初入職場或新社交圈時,目睹他人談笑風生卻無法參與的時候;

是失戀或離婚后,親密關系的突然崩塌,導致“習慣性依賴真空”的時候;

是深夜失眠或者半夜獨自去醫(yī)院的時候;

是長期投入事業(yè)或理想遭遇挫敗,卻不被理解的時候。

簡單的說就是快樂無人分享,痛苦無人傾述的時候。

白居易因直言敢諫觸怒權貴,尤其是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后,

他率先上書請求追捕兇手,卻被扣上“越職言事”“有傷名教”等罪名,從正五品左贊善大夫貶為從九品江州司馬。

司馬一職實為虛銜,既無實權亦無公務,終日面對黃蘆苦竹、低濕湓江,身心備受煎熬,正是事業(yè)和理想遭遇挫折,不被理解的時候。

公元816年,這時的他,遠離長安繁華,身陷政治低谷,終日與山水寂寥為伴。

這一日,天色向晚,彤云密布,寒風裹著細雪的氣息撲入窗欞。

白居易獨坐案前,望著爐上溫酒,忽覺滿室清冷刺骨。他提筆寫下:“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p>

新釀的酒泛著未濾凈的浮沫,像初春掙扎的綠芽;紅泥爐中的炭火噼啪作響,卻驅(qū)不散周身寒意。

為何爐火愈旺,人卻愈冷?

因這火只能暖身,卻暖不了心。人間的孤獨,從不在形單影只,而在“同心而離居”。

你我同處一片蒼穹下,卻如星星般散落銀河,永隔光年。

白居易深知此理,他曾寫“同是天涯淪落人”,也曾感嘆“舉眼風光長寂寞”。

但這一日,他未沉溺于自憐,而是起身研墨,向友人劉十九發(fā)出邀約:“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關系的本質(zhì)是向深淵投擲火把。

這個劉十九是誰,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堂兄,本名劉禹銅。

他并非官場中人,而是洛陽一位富商,性格灑脫,常與文人雅士交游。

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期間,正值人生低谷,而劉十九始終陪伴左右,成為其精神慰藉。

兩人的友情超越了身份差異,更多是性情相投、共賞詩酒風月的知己。

這十個字的請柬,藏著三個意象,恰似三重隱喻:

蟻新醅酒:粗糙、未澄澈的酒,恰如未經(jīng)修飾的真心。沒有玉盤珍饈,只有一顆尚有瑕疵卻溫熱的心。

紅泥小火爐:泥爐卑微,卻以熾熱對抗嚴寒。人間至暖,并非鼎沸笙歌,是霜雪壓肩仍愿為對方呵手添衣。

晚來天欲雪:天將暮,雪將至,正是孤獨最濃時。而白居易偏在此時發(fā)問——“能飲一杯無?”

這一問,問的豈止是飲酒?

他問的是:

你是否愿與我共同見證彼此的脆弱?

是否愿在天地傾覆前,分飲這一瞬的暖意?

詩中無一字言“孤”,卻字字是孤:新酒獨釀、爐火獨溫、風雪獨看。

但也正因承認了孤獨的本質(zhì),那句邀約才顯得真誠——我知你亦在風雪中,故邀你共燃此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關系的意義在于“在場”

千年后的今夜,大城市的街道燈火通明。

我盯著電腦屏幕沒寫完的文案,窗外大雨淋漓,想起那許久沒有和友人圍爐吃火鍋的喧鬧。

此刻我突然有點明白,為何古人寧冒風雪也要赴一場酒約。

關系的意義,不在消解孤獨,而在孤獨中確認彼此的存在。

白居易不問劉十九“何時功成名就”,不問“何以解君憂”,只問“能飲一杯無”。

因為真正的聯(lián)結(jié),從不需要宏大的理由。它可以是爐上的一壺酒,可以是深夜的一條消息,可以是一句“我在”。

正如海德格爾所言:“人在世界中,本質(zhì)是共在。”

我們無法打破孤獨的囚籠,卻能在籠中點亮燭火,讓另一人看見:你之所在,即是我之彼岸。

詩的結(jié)尾并無劉十九的回答。但后世所有讀到此處的人,都成了劉十九。

是那個收到消息后冒雪趕來的友人;

那個取消加班沖向火鍋店的同事;

那個接起父母電話說“我就回家”的游子……

“能飲一杯無?”不是疑問,而是宣言。

它宣告著:即便人生如逆旅,風雪終將湮沒足跡,但只要有一人應聲“好”,這蒼茫天地間便有了兩簇相照的微光。

關系的意義不在于消除孤獨,而在于讓兩個孤獨的個體在某個雪夜,共同見證彼此小火爐的微光。

這種短暫而真誠的相互映照,或許就是對抗生命荒寒的最優(yōu)解。

我是大夢,點個關注,下期見!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

識別二維碼,關注大夢

重要提示

微信公眾號最新改版,如沒有星標的賬號,很容易錯過公眾號的推送。兩步加星標的方法如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