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生了孩子,雙方都得工作,所以許多老人背井離鄉(xiāng),當了北漂、南漂,來到大城市給子女帶孩子。

而帶娃大軍中,最多的就是姥姥,她們幫女兒女婿帶娃毫無怨言,有時候還會因為太勤快了,出力不討好、惹人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像我之前去某個小區(qū)辦活動的時候,遇到一位帶3個娃的姥姥,大家都叫她劉阿姨。

劉阿姨手里抱著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背后跟著兩個小女孩,來參加親子手工活動。

社工問她“孩子媽媽怎么沒來”,她說:“我女兒有事,來不了!”

在辦活動的時候,兩個小女孩因為搶東西打起了架,劉阿姨真是有點應付不過來,幸好社工及時介入,不然活動都沒法辦下去。

事后了解才知道,其實是劉阿姨的女兒在睡懶覺,就不來參加活動了,平常有啥活動都是劉阿姨作為姥姥代為參與的,孩子的爸爸媽媽除了上班賺錢,很少參與育兒中來。

劉阿姨說她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了,給老三沖完奶粉、換完尿布,就要給一家大小做早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家里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她還得做幾份不一樣的早餐,等白天有空的時候,她還得洗衣服、拖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個人來做。

晚上帶娃去小區(qū)遛彎,周末帶娃參加各種活動,幾乎都是她一個人。

明顯這位姥姥太勤快了,做得事情有點多!

即使她這么幫女兒女婿,也沒能收獲好評,反而時常被挑刺,不是嫌棄她“管不好孩子”,就是覺得她“限制年輕人自由”了。

劉阿姨一度想要撂挑子不干了,但因為擔心女兒一個人帶娃太辛苦,而一次次地選擇留了下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xiàn)在姥姥帶娃的很多,大多是付出型,寧愿被女兒罵,也不會棄女兒而去,偉大是很偉大,但往往會因為太勤快,得不到女兒女婿的認可。

所以我建議姥姥們得學會“躲懶”,特別是這兩個方面要少管,盡量讓年輕人自己來,這樣家庭才會和諧。

02

幫女兒女婿帶娃,這兩件事要學會“偷懶”

第一,家務活別大包大攬,要學會偷懶。

老一輩的人都很勤快,干活很利索,再加上姥姥心疼女兒,為了幫女兒減輕負擔,主動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

但有時候,姥姥好心卻容易辦“壞事”。

像我們小區(qū)的趙姨就非常勤快,每天都要去整理女兒女婿的房間,把他們的衣服拿出來,放進洗衣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一天,她看天氣漸漸熱了,就想把女兒女婿的羽絨服洗了,結(jié)果洗衣機洗了以后,發(fā)現(xiàn)里面的羽絨都成一坨一坨的了,曬了一天也沒恢復原形。

女兒下班回家看到后很生氣,質(zhì)問趙姨:“羽絨服得干洗,不能機洗。好幾千塊呢,被你這樣弄,就穿不了啦!媽,你以后別再多管閑事了!”

趙姨感到很委屈,她也不知道一件衣服還有這么多講究。

現(xiàn)在年輕人對于生活品質(zhì)很講究,光洗衣服,就有許多條條框框,比如有干洗和機洗之分,還有深顏色和淺顏色衣服不能混洗,內(nèi)衣內(nèi)褲和平常的衣服要分開洗,有特殊面料的衣服需要裝袋后再放洗衣機里洗等要求。

年輕人跟老年人喜好和習慣大不一樣,姥姥們還是盡量讓年輕父母自己來做吧,自己還樂得清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說,姥姥都把活全干了,女兒和女婿就不需要做了,他們沒了鍛煉的機會,認為姥姥干活理所當然,不懂感恩,何必呢?

平常,姥姥就可以罷罷工,或者說自己“不舒服”“不會做”,出去跳跳廣場舞、享受獨有的美好生活,反而家庭會越來越和諧。

第二,教育孩子的事要少摻和,學會偷懶。

雖說老人帶娃經(jīng)驗豐富吧,但現(xiàn)在帶娃、教育孩子都講究科學的方法,老人還是放手讓年輕父母自己來吧。

比如,有的老人覺得寶寶總穿尿不濕不好,所以很早就給娃把屎把尿,但年輕人會覺得“把尿不好,影響寶寶的括約肌發(fā)育”,所以彼此之間就可能會產(chǎn)生矛盾。

還有的老人因為“隔代親”,會無條件滿足孫輩的要求,他們要買啥就給買啥,不想干嘛就慣著他們不做。

姥姥這種溺愛的行為,與年輕父母的育兒觀念是不符合的,最后孩子不僅沒被教育好,還會讓老人和子女矛盾升級。

所以在大多數(shù)養(yǎng)育和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盡量讓年輕父母來決定,姥姥學會“偷懶”,最多當個幫手,反而能得到年輕人的“感恩”。

如果姥姥屬于知識淵博的人,也不要過度介入,可以當女兒女婿的顧問,在身后默默支持他們的決定,可以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有一個朋友的媽媽是兒科醫(yī)生,姥姥看到女兒給外孫看早教動畫,并沒有講“不能讓孩子看電視,會傷眼睛”的話,而是遞上藍莓 ,跟外孫說:“咱們看一會兒電視,再吃吃藍莓,保護好視力?!?/p>

平常如何添加輔食,姥姥也是引導女兒自己來決定,基本沒干預。

在這個帶娃的過程,女兒和媽媽的關系越來越好,基本沒產(chǎn)生啥矛盾,連女婿也對丈母娘很佩服,經(jīng)常表示感謝

總之,姥姥學會在上面兩件事上“躲懶”,對自己對女兒女婿,甚至對孫輩都好!

03

年輕父母也要學會看見老人的付出

不管家里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也不管她們帶得好不好,咱們也要時常抱有“感恩之心”,多向她們表示感謝,并且多給她們一點自由放松的時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時候老人對年輕人的要求并不高:如果是姥姥帶娃,女婿嘴巴甜點,多叫幾聲“媽”,姥姥就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了;如果是奶奶帶娃,兒媳多叫幾聲“媽”,奶奶也會覺得開心啦。

愛是相互的,只要一家人能夠相互理解和包容,相信這個家庭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