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演員馬麗在參加電影路演時,提到一些極端“CP粉”在長時間里騷擾網暴自己和好搭檔沈騰的家人,讓兩位演員工作之余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她表示如果這樣的事情繼續(xù)下去,“最壞的結果是我們就不合作了。”此話一出,“馬麗說與沈騰不再合作”被斷章取義式高掛熱搜。
多年來,沈騰、馬麗兩位演員合作了多部家喻戶曉的影片,“沈馬CP”成為具有強大銀幕號召力的國民組合,也積累下來大量“CP粉”??梢哉f多數“CP粉”是友好、幽默、善良的,但的確有一些極端“CP粉”,在追星過程中滋生了惡意,把惡趣味當成了有趣,給演員造成了困擾,也給“CP粉”群體抹了黑。
能夠分得清虛構故事與現實生活的區(qū)別,應是觀眾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可極端“CP粉”混淆銀幕內外的界限,比如無法接受他們各有家庭,調侃甚至網暴演員以及他們的家人,這可以歸類于“病態(tài)追星”的行列。這樣的極端“CP粉”雖然占比不高,但壞影響卻不小,不排除有其他“CP粉”與路人跟風,不斷讓惡意加倍,對演員和他們的家人造成傷害。
極端“CP粉”也分兩種,一種是純粹是非不辨,墜入惡趣味當中不能自拔,另一種是明知不對,但卻得意于嘩眾取寵時引來的關注度。相比之下,后一種更多些,原因是這些極端“CP粉”的線上發(fā)言與線下騷擾,總是能夠得到一些人的點贊和圍觀,無形中鼓勵了極端“CP粉”的行為。在這種狀況下,僅僅有演員的落淚與控訴是不夠的,社交平臺與輿論環(huán)境也要給極端“CP粉”施加壓力,不給極端“CP粉”表演舞臺與空間,否則極端“CP粉”的“病態(tài)追星”會愈演愈烈。
“馬麗說與沈騰不再合作”被斷章取義式登上熱搜,可以視為社交平臺與輿論環(huán)境中的一種隱形惡意。但凡完整聽了馬麗的發(fā)言、稍微多了解一點馬麗的語意,都會知道所謂的“不再合作”只是“最壞結果”發(fā)生后的一種可能性,而遠非熱搜條目所表達的那樣,給人以一種“已成事實”的錯覺。圍繞馬麗的言論,最應該產生的熱搜,是對演員的支持,對極端“CP粉”的批評,以及對這一現象的思考,而非火上澆油般地對演員的境遇進行二次消費。
極端“CP粉”的養(yǎng)成,是這些粉絲的個人素質問題,也有背后無形之手助推的流量之弊。杜絕極端“CP粉”的長期寄生,需要對他們的行為給予批評,更需要鏟除他們展示不堪一面的土壤,當極端“CP粉”的言行所帶來的壓力遠大于他們得到的關注和利益時,他們才會自覺約束自身。此外,被極端“CP粉”騷擾與網暴的當事人,如果能夠更為自信一些、理直氣壯一些,也會對極端“CP粉”造成打擊。馬麗在隨后另外一場電影路演中表示,“不會與沈騰終止合作”,就是一次有力的回擊。
極端“CP粉”騷擾網暴別人固然可恨,但他們會遭到強大有力的防衛(wèi)與還擊,比起極少數的極端“CP粉”,相信那些正直、善良的人,永遠是觀眾與粉絲中的大多數。也相信在演員、觀眾、粉絲以及平臺、輿論的合圍之下,極端“CP粉”不久后會消失在人們視野當中。
文|韓浩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