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德州的雷劈得窗玻璃直顫,晾衣繩上的褂子轉眼澆成“落湯雞”。

青島八大關的風裹著雨,游客抱著胳膊直打哆嗦,跟剛進臘月似的。可臨沂晌午還悶熱得像蒸籠,晾在院兒里的玉米餅子,眼瞅著要被潮氣“泡軟”。恁說說,這五月天咋跟“翻燒餅”似的,南邊蒸北邊凍,中間還夾著雷陣雨?
原來啊,是切變線跟暖濕氣流較上勁了,5月5日到7日,全省要“變三場戲”。頭天魯西北電閃雷鳴,濟南街頭的積水能沒過腳踝,電動車騎過去直“冒泡泡”。
半島那邊更絕,青島、煙臺的雨下個不停,晾在陽臺的衣服三天沒干,一股子霉味。
可魯南的臨沂、棗莊,雖說也下雨,卻帶著“火氣”,雷陣雨來得急,去得也快,地皮剛濕就停了。第二天雨帶“跑”到半島,煙臺威海接著“挨澆”,其他地兒卻放了晴。氣溫跟著“退燒”,濟南從26℃跌到25℃,青島更是涼颼颼,穿長袖都不覺得熱。

恁說怪不怪,頭天還嫌悶得慌,第二天就得套薄外套,這“洋蔥式穿搭”真是派上用場了。
第三天全省晴得刺眼,德州、菏澤直奔30℃,出門兩分鐘,汗就往下淌??砂雿u的青島、煙臺,最高溫才24℃,早晚還得穿長袖,南北溫差足有6℃,跟倆季節(jié)似的。這三天下來,有人抱怨“衣服換不過來”,有人發(fā)愁“地里的水排不出去”。
種玉米的老鄉(xiāng)最揪心,5日那場大雨,要是排水溝沒挖好,苗兒可就“泡湯”了??梢灿腥擞X著挺好,德州的麥收戶趁著7日晴好,趕緊把曬干的麥子歸倉,省得遭雨淋。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五月天玩起“翻燒餅”,老輩的農(nóng)諺都有點“不管用”了?,F(xiàn)在的天氣預報雖說準,可這天氣變得太急,咱老百姓還得自己多操心。

穿衣得學“變戲法”,雨天穿速干衣,晴天備防曬衫,別讓天氣“牽著鼻子走”。開車的師傅更得留意,5日雨天路滑,濟南經(jīng)十路、青島香港中路老容易積水,開慢點兒才安全。
7日魯北的晨霧也夠嗆,能見度低得很,開霧燈、保持車距,比啥都強。我個人覺著,這天氣就跟“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咱得學會“見招拆招”。該防雨防雨,該防曬防曬,把日子安排妥當,比跟著天氣瞎著急強多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天氣這么折騰,到底啥時候能穩(wěn)當幾天?
咱且瞧著。反正山東的天,從來不讓人“消?!保稍凵綎|老鄉(xiāng)啥風雨沒見過?
天有千般變,人有萬全策,把日子過舒坦了,比啥都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