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詩,人生如畫。年少時,總以為幸福是捧在手心的琉璃,擁有即是圓滿;
及至青春,又視幸福為遠方的燈塔,抵達方覺心安;
待到年華沉淀,方才懂得幸福原是心田綻放的蓮,領(lǐng)悟即是芬芳。

英國文豪狄更斯曾以金玉之言示人:"健全的心態(tài),勝過百種機巧的智慧。"蕓蕓眾生之別,不在智愚貧富,而在方寸之間的心境差異。
心若明鏡,照見怎樣的世界,便成就怎樣的人生。想要繪就生命的華章,必先調(diào)勻心靈的色彩。
心寬似海
古時有一則耐人尋味的掌故:老嫗膝下兩女,長女嫁與賣傘郎,次女許配販帽商。晴空萬里時,老嫗便愁云滿面:"驕陽似火,傘具難售,長女生計堪憂。"
陰雨連綿日,又憂心忡忡:"雨幕重重,草帽滯銷,次女如何度日?"智者聞之莞爾:"老人家何不轉(zhuǎn)念?雨天傘鋪門庭若市,晴日帽攤顧客盈門。"老嫗頓悟,從此眉展心舒。
人生路上,我們常作繭自縛,將簡單事理繞成難解心結(jié)。殊不知轉(zhuǎn)個視角,便是柳暗花明。雖不能令風(fēng)雨止歇,卻可為自己撐起心靈的晴空;
雖無法決定境遇,卻能主宰面對境遇的姿態(tài);生命的長度或許有限,但心靈的廣度可以無限拓展。細(xì)品"態(tài)"字真意,正是心田多一分寬廣??撮_處,滿目青山皆畫卷。

笑對風(fēng)云
生命如四季更迭,榮枯交替本是常態(tài)。當(dāng)厄運如驟雨襲來,頹唐似秋葉飄零,不如學(xué)那傲霜的秋菊,以從容笑靨擁抱生活。莫與旁人較勁,徒耗光陰;勿同自己過不去,徒增傷痕。你本是人生劇本的執(zhí)筆人,何必將故事寫得愁云慘淡?
若覺壓力如泰山壓頂,不妨取檀木梳,將三千煩惱絲理順;或擁衾聽雨,讓悠揚旋律洗滌塵心。正如羅曼·羅蘭所言:"世上唯一的英雄主義,是在認(rèn)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它。"慢品人間煙火氣,閑觀萬事歲月長。當(dāng)情緒低落時,不妨去市井巷陌尋些溫暖:烹幾道治愈的美食,贈自己一份期盼已久的禮物,重拾那些被忽略的細(xì)碎歡愉。
請相信,你終能將瑣碎編織成花環(huán),在風(fēng)雨后邂逅屬于自己的七彩虹霓。每個靈魂都有疲憊的權(quán)利,但更要學(xué)會自我療愈。以歡喜心過生活,以溫柔心待自己,命運的饋贈自會如約而至。

退步即向前
若要幸福細(xì)水長流,需懂得給心靈留白。面對戾氣橫生之徒,且學(xué)竹子低首,任他狂風(fēng)過耳。處世讓三分風(fēng)清月朗,待人寬一寸海闊天空。至親之間,更需以愛研磨包容的墨汁——爭辯是非對錯,不如共繪溫馨畫卷。
真愛從不在唇槍舌劍中生長,而在相互體諒里開花。既得傾心之人,當(dāng)如獲連城璧玉,日日拂拭,時時珍重。若連最親近的人都無法溫柔相待,又如何經(jīng)得起世間驟雨疾風(fēng)?
退讓非示弱,實為胸襟如谷;忍讓雖暫屈,終得自在清涼。善讓者,實為人生贏家;懂退者,方是真正智者。朋友間退讓,情誼似陳釀愈醇;家人間退讓,和睦如春風(fēng)拂面;同事間退讓,協(xié)作若流水行云。君子之讓,讓在禮義;仁者之讓,讓在德行;男子之讓,讓在情深;女子之讓,讓在愛重。那些含笑低眉的,都是通曉人生三昧的慧者。
一讓一避間,紛擾如煙散;一退一忍處,自有明月來。
心田種歡喜
古人云:"境隨心轉(zhuǎn),相由心生。"萬千煩憂,不過起于方寸之地的執(zhí)念。心靈本該是收藏晨露的玉壺,莫讓計較的沙礫磨傷了內(nèi)壁;生命原可如晴空澄澈,別因一時陰霾遮蔽了整片藍天。
學(xué)會與命運溫柔相處:坦然接納如棋局般的無常,從容面對似四季輪轉(zhuǎn)的得失。作家白落梅有段妙喻:"人生如棋局,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以平常心觀世,則萬象分明;以執(zhí)念眼看人,終困于迷津。
愿你在往后余生,修得明月入懷的豁達,存貯點點滴滴的歡欣。請銘記:世間沒有跨不過的溝壑,只有解不開的心結(jié)。只要心中住著太陽,生命便永遠晴空萬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