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聯(lián)勤集結號」加入我們光榮的隊伍!
“連長,我們來看你了!”烈士墓前,老兵伏所明輕輕撫摸著墓碑……

近日,無錫聯(lián)勤保障中心某部的“尋根小隊”背上行囊,跨越兩千多公里,奔赴云南曲靖,開啟了一段跨越時空的尋根之旅。

“沒想到,你們還能記得我們這幫老頭子!”當尋根小隊出現(xiàn)在眼前,老兵顏建云格外激動,聲音中滿是驚喜。

幾個人的攀談間,時間也仿佛回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建庫時的情景。作為一名建庫老兵,顏建云回憶起當年的故事,讓他記憶最深的是封灌洞頂?shù)膱鼍埃骸胺夤喽错數(shù)囊蠛芨撸仨毷恰嗟埂B軸轉,一停就不能保證工程質量。時值盛夏,炎熱的天氣混著剛攪拌出的混凝土在洞庫內輻射出劇烈的高溫,每次進洞我們最多堅持10分鐘,汗水就打濕了衣背。”

聽完老一輩當年開山鑿庫的故事,在場的眾人無一不被深深地感動。
這時,現(xiàn)任洞庫班班長拿出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禮物,“這是從您們當年種下的榕樹上取下的葉子,大家都叫它‘留建葉’。這些年,這棵榕樹見證了您們的奮斗歷程,同時也見證了一茬又一茬官兵堅守崗位、以苦為樂的奮斗歷程,借著今天的機會,我們把這份紀念品送給您們,表達倉庫官兵對老一輩建庫人的尊敬?!?/p>
雙手摩挲?著這枚“留建葉”,顏建云不由想起當年施工時流傳的一首小詩:“革命工作千百行,行行都能出狀元;挖洞鋪路真辛苦,他人坐車我幸福?!币蚕肫鹆水敃r自己的副連長楊留建!

1982年5月13日,倉庫施工進入關鍵階段,時任副連長楊留建帶領戰(zhàn)友們在隧道施工時,發(fā)現(xiàn)洞頂露出一塊巨石。由于當?shù)?地質結構松軟,易發(fā)生坍塌。他察覺到這塊石頭存在巨大風險,就先將戰(zhàn)友們帶到了安全區(qū)域后,自己手持鋼釬爬上8米高的洞頂排險。不曾想突然發(fā)生了塌方,他就這樣被埋在了泥沙下,不幸犧牲。

跨越兩千公里的追尋,挖掘的是倉庫精神血脈的源頭;山河為證,寫下的是大山永不褪色的忠誠。


總 監(jiān) 制:邢高峰
總 編 輯:袁百舸
主 編:王照亮
責任編輯:張?zhí)硭?/p>
編 輯:張宜海
作 者:趙若昕 羅 彬 陳程孝
刊 期:第 4932 期
來 源:本號原創(chuà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