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時候,金庸來浙江杭州訪問,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給他兩畝地,由他建一個別墅,然后金庸把自己在香港、美國的藏書都運回來,建一個藏書樓。之后,金庸提出要在杭州安度晚年。等百年之后,別墅和藏書一起送給杭州。
金庸的筆下有許多江南美景,故鄉(xiāng)嘉興的山水花木,深深留在金庸的心里。
按照金庸本人的心思想法,他是要在杭州西子湖畔安享晚年的,可是因為各種原因,金庸始終沒能如愿。
不過金庸成名之后,對于杭州嘉興的掛念從未少過,一直想著要給家鄉(xiāng)做點兒什么。
從1992年到2003年,金庸三次到嘉興學(xué)院訪問,坐落在秀麗景色中的校區(qū),讓金庸十分感慨。
俠客逍遙在山水間,詩書吟唱劍舞瀟灑,金庸給嘉興學(xué)院捐贈了300萬港幣,為學(xué)校修建圖書館。
為了感謝金庸的捐資,這座圖書館就以金庸的名字命名,圖書館建成之后,金庸還捐了20萬港幣,給圖書館購置圖書。
金庸圖書館門前,有金庸的寫下的題詞,鼓舞嘉興學(xué)院的學(xué)生學(xué)習(xí)。
不過要說到嘉興與金庸有關(guān)的建筑,就不得不說西湖邊上的云松書舍,這是金庸在杭州建造的第一處房產(chǎn)。
云松書舍的建造,正是在金庸圖書館建成的同一年,杭州政府為了感謝金庸對嘉興教育的支持和貢獻,給金庸批了兩畝地。
金庸的妻子林樂怡說過,杭州是金庸一生最喜歡的城市,他一直有在杭州定居的想法。
杭州提供的這兩畝地,恰好能實現(xiàn)的金庸的愿望。為了把這座別墅建好,金庸不遺余力,前前后后花了1400萬。
為了跟西湖美景交相輝映,金庸把這座別墅設(shè)計成為雅致的三進小院,層層疊疊,十分有江南特色。
最前面是會客廳,名叫耕耘軒,一進門就是金庸作品名字連成的那副著名對聯(lián),“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隨后是名為賞心齋的書齋,還有松風(fēng)明月樓主樓,每一棟建筑都用古樸精致的回廊連接,上面還有不同花樣的窗框。
書齋內(nèi)沒有書怎么能算得上完美的書齋,金庸拿出了自己的藏書,還從美國把自己收藏的珍本運了過來,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臄[放在賞心齋內(nèi)。
書齋內(nèi)放滿了金庸的著作和其他經(jīng)典武俠小說,還有各類經(jīng)典文史類書籍,金庸特意木匠專門打造家具,擺放在書齋內(nèi)。
這座云松書舍,是金庸生活美學(xué)落到實處的體現(xiàn),是最能體會金庸武俠世界的地方。
梅蘭竹菊,四時景致,都聚集在這座精巧的園林中。書舍讓眼睛享福了,舒適度也要跟上。
注重生活享受的金庸,還專門從香港找來裝修公司,對云松書舍內(nèi)部進行改造。
那個年代裝修這么大一座別墅,可費了不少功夫,不過金庸只要盡善盡美,只要能讓書舍完美,花多少錢都值得。
云松書舍建好,金庸心曠神怡,在里面住了兩天,只覺得沒有一處不美的,江南的風(fēng)雅和現(xiàn)代的便利,能在這里生活才是真的神仙眷侶。
金庸倚樓賞湖的時候,突然覺得這樣的人間美景,要是只給自己享受,那就太可惜了。
因此云松書舍建成后沒幾個月,金庸決定把書舍無償捐贈給杭州政府,讓所有文雅之士,都能來云松書舍分享美景,交流文學(xué)。
云松書舍成為了杭州西湖岸邊的一處人文景觀,金庸不收一分錢,免費供人參觀。松風(fēng)明月樓還開放預(yù)約,可以供公眾在這里舉辦雅集盛會。
金庸這種樂善好施的“俠之大者”精神,正是他的武俠小說中所贊揚的。
不少金庸迷慕名前來,在這里回顧自己從小到大閱讀的武俠小說,云松書舍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個武俠迷們的交流地。
耗資幾千萬,給公眾提供一個安樂之所,金庸先生十分瀟灑,自己又在杭州另尋他所。
后來金庸又在杭州購買了兩處房產(chǎn),九溪玫瑰園的別墅,是金庸原本給自己和妻子選定的家。
這里同樣也是風(fēng)景秀麗、人文風(fēng)雅,門前就是錢塘江和五云山,旁邊還有瓊瑤買的房子,是一處十分美好的安樂之所。
不過金庸久居香港,熟悉的醫(yī)療等服務(wù)都是香港本地的,遷居到杭州一事,一直沒有成行。
參考資料:探訪金庸西湖“書房”云松書舍:耗資千萬遺愛人間2024年03月10日1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收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