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北京在老城區(qū)推出“微風露臺計劃”,300多家特色露臺空間向市民、游客開放,在保護歷史風貌的基礎上,給大家全新的消費體驗。

總臺記者 邵薇: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老城胡同,距離鐘樓有200米左右,是不是和想象當中的熱門景點不太一樣?站著看哪有坐著看更愜意,我們馬上打卡一家獨特的露臺視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臺記者 邵薇:現在來到最頂層的露臺上,它的高度幾乎是和院落的屋檐持平,所以這些老磚老瓦仿佛我們伸手就可以觸碰得到。坐在這里前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建筑,后面能看到鐘鼓樓,點上一杯自己喜歡的飲品或者是拿一本喜愛的書,看著滿眼的綠色,吹著微風,度過一個不一樣的“五一”假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微風露臺計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與東城區(qū)政府聯(lián)合發(fā)起,囊括了北京核心區(qū)的300多家特色露臺。其中,有30余處分布在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及其沿線區(qū)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臺記者 邵薇:循著中軸線打卡新消費,這一站我們來到了紅橋市場,這也是很多老北京人心目當中具有代表性的批發(fā)集散市場,而現在,它的屋頂讓它再度翻紅?;谒牡乩砦恢媒^佳,靠近天壇,所以這里被評為最佳的日落打卡點,同時祈年殿造型的茶點蛋糕、飲品,也應運而生,在這里我看到了天壇的另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藝術裝置與天壇落日相映成趣,歷史文脈與潮流活力融合共生。在對歷史風貌保護傳承的背景下,“露臺+”經濟煥新多元消費場景,持續(xù)激發(fā)文旅活力新增長點。

露臺+各具特色

最佳打卡點評選正進行

作為城市的第五立面,露臺空間的釋放,不僅給北京中軸線等文物古跡賦予了新的文旅空間,更為市井煙火找到了獨特的生活氣息。

總臺記者 邵薇:一街之隔外,就是熱鬧繁華的前門大街。而我所在的這座露臺就顯得安靜許多。它是100多年的老建筑,過去曾經是一家金店,而現在,是將茶文化和茶元素融入了消費場景當中。比如說,我在掐絲琺瑯、香道、壓茶餅等眾多體驗中選擇了點茶,再沏上一壺溫熱的茶湯。抬眼看見這么多北京老式屋檐,感受內城獨特的生活氣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露臺+餐飲、露臺+園區(qū)、露臺+酒店、露臺+藝術。北京核心區(qū)的300余家露臺,與多元空間融合成為新消費場景。在這處1600多平方米的屋頂,空間被一分為二,親子休閑、藝術共創(chuàng)在這里一站打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臺記者 邵薇:我現在把紫蘇葉分裝,作為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禮物,我能在這感受到種植的樂趣,親子家庭,小朋友,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他們會親手種植一些瓜果蔬菜,做成新鮮的果汁或者是食品,甭提有多愜意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總站與東城區(qū)政府還聯(lián)合發(fā)起微風露臺最佳打卡點推薦。從這個五一假期一直到9月,消費者都可以在線上活動頁面,上傳露臺打卡圖文,交流最佳視角推介。主辦方將基于海量消費數據和用戶洞察,向受眾公布“微風露臺”最佳打卡點。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