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稚肩擔月,腳步生風,“00后”的葛高靜,是揚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龍川派出所的社區(qū)民警。這位眼里有光的“元氣學霸”,靠著一股韌勁兒,在警營里解鎖多重身份。她是街頭巷尾的“暖心調解員”,用溫柔話語化解鄰里矛盾;也是警營筆尖的“文藝輕騎兵”,以靈動文字講述暖心警事。她用青春與才情,在警徽下書寫屬于新時代年輕民警的精彩篇章。

“在基層,我被現(xiàn)實
狠狠上了一課!”
在警校時,葛高靜可是實打實的“學霸天花板”。拿過3次國家獎學金、6次一等獎學金,連續(xù)三年專業(yè)成績第一,還把模范大學生、優(yōu)秀大學生等榮譽收入囊中。 在新媒體團隊當“筆桿子”時,她寫的文章篇篇刷屏,好幾期推送閱讀量輕松破萬。全國計算機二級、大數據情報分析師初級證書、國家級大創(chuàng)項目,甚至還有論文發(fā)表在省級期刊上,可謂是 妥妥的全能選手。

參加工作后,她的多元特長也成為工作中的“法寶”:憑借扎實的英語功底,成功化解外國友人被騙風險;化身文字“捕手”,用細膩筆觸撰寫多篇文章,溫暖無數讀者。她還以出色的演講口才在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詮釋青年民警風采。

可誰能想到,這位多才多藝的學霸一到基層也會“水土不服”。第一次獨立調解鄰里糾紛,就被當事人一句“一個小丫頭能懂什么?找個老民警來!”嗆得說不出話,只能默默攥緊警服。處理債務糾紛,“你懂什么”的呵斥,讓她在歸途警車里無措凝噎,心里滿是委屈和自我懷疑:“難道課本上學的,在現(xiàn)實里真的不管用嗎?”
“基層工作,沒有捷徑”
“憑什么別人能干的,我就干不了?"這句話成了葛高靜的口頭禪,為了適應基層工作,她下了不少苦功夫。剛到社區(qū)那會兒,這個迷宮般的老城區(qū)可沒少給她下馬威——七拐八繞的巷子像貪吃蛇,租客名單比毛線團還亂,連老居民都說不清的陳年矛盾,全成了她的"攔路虎"。
頭回巡邏,葛高靜在巷子里轉得暈頭轉向,但她依然揣著小本本挨家挨戶串門,見人就問:“阿姨,這片區(qū)哪棟樓糾紛多啊?"“大爺,最近咱這兒有啥新情況沒?"沒幾天,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各類信息。

從事社區(qū)工作讓葛高靜碰過不少釘子,可她偏不信邪,面對質疑,便反復觀看老民警的執(zhí)法錄像,鉆研他們的“土話智慧”;知識儲備不足,她就利用下班時間學習各類法律條文,將知識經緯縫入市井阡陌。漸漸地,居民們發(fā)現(xiàn)這個扎馬尾的姑娘,說起"家長里短"也能娓娓道來。

“把反詐網織密一點
大家就能少踩點坑!”
“咱社區(qū)老年人多,不少還是留守老人,特別容易被騙子盯上?!?/strong>葛高靜深知防詐勝于止損,她把反詐宣傳融入日常,走街串巷時化身“移動小課堂”,隨時為居民答疑解惑。

為了把反詐做到位,她拉上老年大學、社區(qū)、銀行,組建了“警校域企”反詐聯(lián)盟,不管是學校、企業(yè),還是電影院,到處都有她宣講反詐的身影。她腦子活點子多,總琢磨新花樣,千遍萬遍地反復宣傳,就為了讓大伙不上當?,F(xiàn)在走在街上,總有人拉住她:“小葛警官啊,反詐提示我可記牢嘍,騙子電話一響,我直接就掛!”她笑著點點頭:“記住就好,咱們的錢袋子,我可得給大伙守嚴實嘍!”

青春的高度不在云端,而在為民服務的每寸土地;生命的靜美不止于綻放,更在扎根的深度。從警校“學霸”,到處警“小白”,再到社區(qū)“團寵”,葛高靜用靜水流深的力量,勾勒多維度的青春筆觸,于無聲處悄然綻放芳華!
專欄閱讀
來源丨江蘇警方編輯部 揚州警方
編輯丨居澤欣
審核丨張可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