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正是很多人出門游玩,旅行散心的好時候,但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來。
就在這個假期接近尾聲的時候,貴州突然傳來令人悲痛的消息:
5月4日下午4點50分,貴州烏江百里畫廊景區(qū)4艘載客游船發(fā)生側翻,84人落水,而搶救之后有10個鮮活的生命,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當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為何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側翻事故?
把時間拉回5月4日那天。
據目擊游客的描述,那天下午,他們登上船的時候,天氣看起來很好,陽光也很明媚,沒有一點要下雨的意思。
到了發(fā)船時間點,游船載著多名乘客開始出發(fā),他們坐在兩層的觀光船上觀景,很是舒適。
正常來說,這是一趟40分鐘的旅程。
但沒想到,僅僅出發(fā)了10分鐘,天氣驟變,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的天氣,一瞬間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甚至連冰雹都下了,暴雨和狂風大到似乎要把船都給掀翻。
多位網友曬出現場照片,當時狂風暴雨將大樹都吹倒,凳子都被吹得亂七八糟,游客們更是無處躲閃,一切來得太突然了!

而原本還算沉穩(wěn)的船,在大風大雨中顯得搖搖欲墜。
文琳(化名)坐在一艘編號為021的游船上,她現在想起來都有點后怕,如果不是女船長和副船長的小心謹慎,估計他們這艘船也懸了。
就在暴風驟雨來臨時,很多游客依然不以為意:山區(qū)嘛,這種大雨來得快也去得快。
但隨著風浪越來越大,乘客在船艙中根本站不穩(wěn),只能借助周圍的固定物品才能站定。
人們這才感到后怕,當冰雹打到他們身上的時候,有乘客忍不住哭了。
船長和副船長立即決定返航,并組織乘客進入船艙避雨。
在返航的路上,風高浪急,浪花夾裹著碎石,重重地拍打著船身,仿佛要將船掀翻。
女船長雙肘抵住瘋狂震顫的儀表盤,一直加大馬力往岸邊沖,最終將船靠在一個岸邊有礁石的地方。
終于安全到岸了,就在他們?yōu)樽约簱旎匾粭l命感到慶幸時,卻看到和他們一起出發(fā)的另外2條船出事了,傾翻了。

因為他們沒能及時返航,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來臨,讓他們根本無路可逃。
從事發(fā)地的地形可以看到,此地位于畢節(jié)黔西與貴陽清鎮(zhèn)交界的水域,是三條河的交匯處。

當風力過大,江兩岸的風沖擊水域,就會形成強大的“狹管效應”。

加上這里的江面寬闊,風力強勁時,周圍根本沒有任何避難場所,船在這樣的情況下,猶如大海中的一片孤舟,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極大。
在江中心遇上這樣的情況,無疑就是在鬼門關打轉轉。
這2艘發(fā)生側翻的船上,一共有73名游客,4名船員。
而另外側翻的2艘船,則根本沒有運營,停靠在岸上,直接被風掀翻,里面共有7名工作人員。
總共84人落水。
當地組織接警后,第一時間就出動了搜救隊伍,但遺憾的是,當時僅僅只有4人安全獲救,其余的80人,仍然在水中奮力掙扎。
在搜救隊的全力打撈下,本次事故,最終有70人得以搶救成功,僥幸撿回了一條命。
另外10個人,則在事故中,徹底失去了生命體征。
這是一個生死時刻。
有人在大風大雨的天氣里僥幸逃生,而有人卻永遠地留在了那片水域。
那么,造成這起悲劇的具體原因是什么?
事實上,5月4日14時40分,黔西市氣象臺發(fā)布了冰雹橙色預警:
“未來6小時我市紅林、定新、重新和百里杜鵑金坡、仁和等鄉(xiāng)鎮(zhèn)(街道)將出現冰雹天氣,并可能造成雹災,請做好防雹措施,避免外出,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影響的室外物品、車輛。”

明明發(fā)布了極端天氣的預警,但景區(qū)面對烏泱泱的游客并未及時停航,也沒有根據天氣預警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而游客也是疏忽大意。
有乘客說,在出發(fā)之前,他們知道這幾天當地天氣預報都有雷雨,但她們還是在4日這天選擇露營,因為“貴州這邊有時候預報是黃色雷電天氣,但是也沒有下雨?!?/p>
大家都覺得這種黃色預警不足為懼,于是依然按照計劃前往。
沒想到,這次竟然碰上了如此惡劣的天氣,連當地的老人都說:活了60年沒見過這么大的風和雨。
而更有乘客回憶,在上船的時候,天氣還算不錯,工作人員并沒有嚴格敦促每個人都穿救生衣,直到風大雨急,才緊急讓他們穿上。

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最終釀成了這出悲劇。
遇難的10人,都是歡歡喜喜地出門,結果卻不曾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滅頂的災禍。
10個人的背后,是10個悲痛無比的家庭。
也許,往后余生,他們一想到出發(fā)前的那些場景,那些話語,都有一種錐心之痛。
而這件事,也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看起來安全的一些事物,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安全。
出門在外,不要太過于相信別人幫你規(guī)避了風險。
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

還記得那場“死亡馬拉松”嗎?
2021年,甘肅一山地馬拉松遭遇極端天氣。
局部地區(qū)出現凍雨,冰雹,大風等天氣現象,氣溫驟降。
這起事故,直接造成21人失溫遇難,有人稱,這是體育史上的一場“死亡馬拉松”。
2021年5月22日,上午原本天氣還不錯,但到了下午,老天就變臉了,大風加上大雨,讓很多當地人都直呼受不了。
有親歷的幸存者稱:
風吹得站不住,冷得愈發(fā)受不了,找了一個相對避風的地方掏出保溫毯,裹在身上,瞬間就被風吹散開,什么用都沒有。
而比賽現場,光禿禿的山體,幾乎沒有任何遮擋,七八級的風加上凍雨,任何人都受不了,幾十人在這場比賽中倒下了。

一場賽事,到最后變成一場喪事。
誰能想到,跑個馬拉松竟然能死這么多人?
細數這樣的悲劇事件,真的不勝枚舉。
2021年,貴州六盤水發(fā)生客船側翻事故。
而事故原因,竟是因為當時近國慶假期,客流增多,核載40人的客輪硬塞57人,救生衣僅40件,6級大風下船只失控,最終導致12人溺亡……

今年五一,張家口某景區(qū)一個觀光魔毯項目突發(fā)事故。
當時魔毯正在下行,原本應該減慢的速度卻突然失靈一樣高速運轉,把一些人甩了出來。
每個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

回想起那驚魂一幕,至今還有人冷汗涔涔,后怕不已。
游樂園玩一個蹦床,玩成了十級傷殘。

一個搖擺的棒槌,竟然導致孩子高位截癱。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意外事故,無一不在告訴我們:
很多游玩項目都存在著我們想象不到的隱患,不要輕易將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到別人的手上。
我們是人,我們是肉體凡胎,不是銅墻鐵壁,天災人禍,意外事故,不會因為你的到來而突然停止。
發(fā)生悲劇的,永遠都是那些抱有僥幸心理的人。
人類總是在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但可惜的是,我們下一次還會再犯。
在貴州這起側翻事故中,
如果我們收到天氣預報,第一時間就暫停登船,就一定不會發(fā)生這樣的側翻事故;
如果我們察覺天氣不對,就立即返航,也許,還能留有一線生機;
如果我們在上船后,第一時間就穿好救生衣,也許,墜入水中還能等待救援。
自身安全,絕對不能由他人全權代勞。
永遠要記住,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識別二維碼 ★ 關注桌子
推薦閱讀(點擊藍色小字即可):
本文編輯:redision,排版:造夢。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場的人都可在這里相逢。我是桌子,謝謝你的閱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