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她是話劇舞臺上的主角劉胡蘭,退休后她是《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的“國民奶奶”,吳彥姝整個人生都像極了一部大女主劇。
如今已經(jīng)87歲的她剛剛獲得了金雞獎,身價600億卻只縮在老破小里度日。

本該頤養(yǎng)天年,抱著兒孫享樂的吳彥姝,女兒早就跑到了加拿大。
如今年事已高的她獨自生活,每個月只有2000塊錢的生活費,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84歲仍不能退休
對于普通人來說,84歲這樣的年紀已經(jīng)是相當長壽了,但對于吳彥姝來說,奮斗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要說為什么?那還要說起她78歲來到北京那一年。

78歲的吳彥姝剛一來到北京,就因為出演《北京遇到西雅圖》中的“國民奶奶”一下子成為了影視圈導(dǎo)演們的新寵。
退什么休?吳彥姝的實力根本不允許她退休。
因為她在鏡頭前的優(yōu)秀表現(xiàn),無數(shù)的導(dǎo)演登門拜訪,都希望吳彥姝繼續(xù)去參演他們的影視作品。
其實吳彥姝早年就是山西大劇院的臺柱子,所以才得以淬煉出如此精湛的演技。

她于1938年出生,吳彥姝出生的這一年,正值外敵進犯的歲月,侵略者對于祖國百姓們的欺壓與戰(zhàn)火,被吳彥姝都看在眼里。
所幸在吳彥姝長大之后,和平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
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他們認為和平的年代就應(yīng)該做一些踏踏實實的工作,所以他們希望吳彥姝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
但是多才多藝的吳彥姝,有幸得到了登上話劇舞臺的機會,演繹了許多戰(zhàn)爭期間的紅色故事。

吳彥姝在山西話劇院演繹的紅色經(jīng)典劇目《劉胡蘭》,一度被人們所熟知,甚至因為演出十分出色,還被周恩來總理接見。
而吳彥姝自己的經(jīng)歷又何嘗不像飾演的《劉胡蘭》一樣,是一部從頭至尾的大女主劇情。
吳彥姝兢兢業(yè)業(yè)在話劇舞臺上演了一輩子戲,65歲才退休。

然而,本應(yīng)該在家頤養(yǎng)天年的她卻遭遇了丈夫離世,女兒出國的場景。
直到吳彥姝72歲的時候,女兒才將她接到了北京生活,而她卻意外的涉足進入了演藝圈。
當時《北京遇上西雅圖》正在火熱籌備當中,而導(dǎo)演卻對其中奶奶的人選有些犯難,想找一個年齡大又有經(jīng)驗的演員十分困難。

但看到吳彥姝之后,導(dǎo)演一瞬間就覺得吳彥姝就是他想要找的那個演員。
果然在拍攝的時候,吳彥姝的表現(xiàn)讓所有人驚訝,代入感也很強。
吳彥姝自己也沒有想到,她在這部愛情片里不多的戲份讓她迅速的走紅網(wǎng)絡(luò),意外的開啟了自己事業(yè)的第二春。

為什么吳彥姝在這么大的年紀,在別人都在擔(dān)心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還活躍在演藝前線堅持拍戲呢?
難道是她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撐生活,所以才需要八十歲還在片場打工?
片酬600萬,全部捐出
已經(jīng)80多歲的吳彥姝仍然活躍在片場之中,像年輕人一樣拼命和努力,讓人不得不聯(lián)想到可能是她老年艱難,一分錢要掰成兩半花。
但事實上她在83歲時榮獲天壇影后,片酬早就高達了600萬。

對于從物資匱乏年代中成長起來的吳彥姝來說,這些錢夠她實現(xiàn)當年許多沒有來得及實現(xiàn)的夢想。
但是吳彥姝沒有穿金戴銀,極盡豪奢的使用這筆巨款,而是將600萬全部捐出。
只是為了助力那些追求夢想,但是沒有經(jīng)濟實力的年輕藝術(shù)家。
也許是吳彥姝想到了自己年輕時,追求藝術(shù)時的窘迫,和無人支持的困境。

這些都讓她更能體會當代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想要沉下心來,做好藝術(shù)方面的事情十分難得。
然而600萬的巨款是她手里僅有的錢,吳彥姝將這筆巨額的款項一分不落的全部捐出,自己卻甘愿住在北京的老破小中,每個月也只有2000塊錢的生活費。
在北京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2000塊錢一個月,甚至買菜都有些吃力,更別提享受更好的生活了。

然而吳彥姝卻自得其樂,當有記者上門采訪時才發(fā)現(xiàn)吳彥姝的老破小是真的十分舊。
不僅需要爬樓梯,樓道里的墻皮都已經(jīng)脫落了,甚至玻璃都找不到一塊完整的,稀稀拉拉的掛在窗框上,風(fēng)一吹還來回晃動。

當記者詢問起吳彥姝為什么甘愿過這樣辛苦的生活,不用自己賺到的錢去換大一點的房子,更舒適的養(yǎng)老環(huán)境時。
吳彥姝只說住的久了,習(xí)慣了,懶得換。
但事實上只是因為她將自己多年來攢的報酬,都拿去捐款了。

就連這2000塊錢需要精打細算的生活費,吳彥姝也僅拿出500塊錢用于滿足她的日常生活,剩下的1500元,她全部用來購買戲服和書籍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當然如此節(jié)儉的生活,背后當然少不了吳彥姝都精打細算。

她花的每一筆錢都記錄在冊,甚至連一包鹽2塊錢也要仔細的記錄下來。
雖然吳彥姝家世特殊,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她的出身也相對優(yōu)渥,但她仍然養(yǎng)成了刻在自己骨子里的勤儉節(jié)約。

然而涉足進入?yún)菑╂男∥葑赢斨?,又會被眼前的琳瑯滿目弄得眼花繚亂。
因為她的屋子完全沒有老年人的暮氣沉沉,反而充滿了少女的氣息。

屋子里擺滿了運動的器械,甚至還有瑜伽墊。
據(jù)吳彥姝自己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80多歲的她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基本功,仍然每天訓(xùn)練,至今她還可以下去一字馬。
除此以外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運動,她會打籃球,房間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籃球。

真讓人感嘆,這哪里像80多歲的老人,簡直比20歲的年輕人都有活力。
然而這樣一所老破小就是吳彥姝生活的全部,但在這個家里卻看不到女兒的身影。
吳彥姝跟女兒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女兒為什么不在她的身邊為她養(yǎng)老呢?
女兒搬去加拿大,她卻獨自留在國內(nèi)
都說養(yǎng)兒防老,而吳彥姝的女兒早在18年前就定居在了加拿大,卻獨留她80多歲的老母親一人在北京生活。
但其實這是母親吳彥姝自己的選擇,據(jù)悉,吳彥姝的女兒曾經(jīng)多次邀請母親與她到加拿大同住,但都被吳彥姝拒絕了。

原因除了她說的在這個小屋子里住慣了,住久了懶得搬之外,還有就是因為熱愛演戲。
自打她退休之后再度爆紅娛樂圈之后,她的演戲資源全部都在北京。
如果跟著女兒一起到加拿大居住的話,就意味著吳彥姝要放棄演戲。
人都是希望自己對社會,對家庭有作用的,像吳彥姝這樣當了一輩子自己人生劇本里大女主的女人當然更是這樣想的。

她不希望成為女兒的累贅,反而希望自己和女兒都有獨立的生活。
雖然她明白女兒心中肯定不會這樣想的,但如果跟隨女兒一起生活,也一定會打擾到她的生活。
倒不如現(xiàn)在自己掙錢自己花,不僅讓她跟女兒的關(guān)系更加的好,還能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
其實吳彥姝與女兒的關(guān)系也反映了當今中國社會養(yǎng)老的一些問題。

過去人們的思想總是停留在養(yǎng)兒防老少,但隨著社會的加速進步,大家也漸漸發(fā)現(xiàn)養(yǎng)兒無法防老。
反而是有許多的老人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孩子,成為家庭和社會的累贅。
吳彥姝也看的很明白,就算女兒愿意為她養(yǎng)老,那么大概率也是過著被女兒所領(lǐng)導(dǎo)的人生,沒有辦法做到自我做主,需要被人支配。


恰恰也反映了許多現(xiàn)在的老年人的困境,那便是要為年輕一代的子女們所“管理”。
而吳彥姝現(xiàn)在的生活是自由的,不受管理的,也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生活方式。

一開始吳彥姝的女兒,也十分不理解吳彥殊的做法。
母親堅持生活在那樣一個破舊的房子里,不僅母親自己的安全保障不了,還要讓自己背上“不孝”的罪名。
后來吳彥姝的女兒徹底明白了吳彥姝的良苦用心,沒有任何一個人生來就是為了成全另一個人的。

母親不應(yīng)該放棄自己的事業(yè)來將就著成全她的孝名,而她也不需要為了支持母親而放棄自己在加拿大的生活。
雖然在孝不孝順,她不管理母親的事情上總是受到外人的抨擊。
但是吳彥姝的女兒選擇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只要自己過得幸福就好了,管外人說什么呢?

現(xiàn)在吳彥姝和她的女兒每周都視頻通話,來保證對方安全。
她們兩個人的感情也一如既往的親密,絲毫沒有因為外界的討論和距離的相隔而變得生疏。
吳彥姝到至今身體還十分的硬朗,遇到小病小痛,她也不會心疼錢,自己坐著公交車去醫(yī)院看病。

吳彥姝還直言希望自己的身體更好一點,她還有許多想學(xué)習(xí)的新鮮事物,比如說開車和遠足。
吳彥姝讓我們意識到了人老了并不是真的老了,只有心老了才會真正困住一個人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討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