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援引《印度時報》4月27日報道,印度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突然打開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烏里大壩的閘門。洶涌的水流瞬間沖向巴控克什米爾地區(qū),致使杰盧姆河水位急劇上升,多地面臨洪水威脅,眾多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印度這一舉措,在印巴關系本就緊張的當下,無疑是火上澆油,讓局勢愈發(fā)嚴峻。
一切的導火索,源于4月22日發(fā)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的一起槍擊事件。當天,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發(fā)動襲擊,致使4名印度平民喪生。印度方面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將矛頭指向巴基斯坦,盡管并未拿出確鑿證據,卻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強硬的制裁措施。印度加強了邊境管控,驅逐了巴基斯坦的外交官,甚至單方面叫停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印度河水條約》。

莫迪(資料圖)
《印度河水條約》于1960年簽署,由世界銀行作為見證方。該條約對印度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資源分配做出詳細規(guī)定。在條約框架下,印度獲得了印度河三條支流——拉維河、比阿斯河和薩特萊杰河的優(yōu)先使用權;巴基斯坦則對印度河干流以及另外兩條支流——杰赫勒姆河和陳河擁有主要使用權。多年來,這份條約對維持印巴兩國在水資源利用上的平衡與穩(wěn)定起到了關鍵作用。如今印度單方面暫停該條約,無疑打破了長久以來的默契與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的緣故,巴基斯坦在水電供應以及農業(yè)灌溉等諸多方面,嚴重依賴源自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河流系統下游的水源。農業(yè)在巴基斯坦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據著高達四分之一的比重。印度此番暫停條約、開閘放水的舉動,猶如扼住了巴基斯坦經濟發(fā)展與民生保障的咽喉。巴基斯坦多地水位在短時間內急劇躥升,部分地區(qū)甚至已出現中度洪水災害。巴控克什米爾政府憤怒發(fā)聲,指責印度在泄洪前未履行通知義務,這一行為公然違反《印度河水條約》,是蓄意針對供水系統實施的“恐怖主義行徑”。

印度(資料圖)
面對印度的步步緊逼,巴基斯坦也展現出絕不退縮的強硬姿態(tài)。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鄭重強調,在核心利益問題上,巴方絕無妥協的可能。一旦水資源遭受侵害,巴方將毫不猶豫地采取軍事行動予以全力反擊。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在積極尋求國際社會支持與幫助。在美國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巴基斯坦財政部長穆罕默德?奧朗則布對外公開表示,巴方已正式提出申請,期望將中巴現有的本幣互換額度從現有的規(guī)模提升至100億人民幣。
在這一微妙而關鍵的時刻,一通電話從巴基斯坦打到了北京。當地時間4月26日,巴基斯坦財政部長穆罕默德?奧朗則布于美國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透露,巴基斯坦已向中國提出請求,期望將現有的本幣互換額度增添100億元人民幣。若該請求得以實現,中巴本幣互換額度將從目前的300億元人民幣提升至400億元人民幣。

巴基斯坦財政部長穆罕默德·奧朗則布(資料圖)
本幣互換額度,是兩國或地區(qū)央行在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里所約定的、可動用對方貨幣的最大金額,主要用于支撐貿易結算以及滿足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需求。簡單來講,就如同巴基斯坦與中國當前擁有300億的本幣互換額度,倘若提升至400億,巴基斯坦央行便能夠依據匯率,用本國貨幣再兌換100億人民幣,待到期后,按照原匯率換回本金并支付相應利息。這一機制在穩(wěn)定雙邊貿易、規(guī)避匯率風險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印巴之間的這場沖突,已引發(fā)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紛紛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與協商妥善解決分歧。畢竟,印巴兩國均擁有龐大的人口和一定的軍事力量,一旦沖突全面升級,不僅會給兩國人民帶來沉重災難,還可能對整個南亞地區(qū)乃至全球的和平穩(wěn)定構成嚴重威脅。水資源本應是滋養(yǎng)生命、促進發(fā)展的寶貴資源,而非被用作地緣政治博弈的工具。國際社會期待印巴雙方能夠回歸理性,重新坐下來,依據國際法和相關協議,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妥善處理水資源爭端以及其他存在的矛盾,共同為地區(qū)的和平與繁榮貢獻力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