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guān)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寶興縣委黨校
有料·有用·有溫度最寶興(微信號aibaoxingxian)編輯制作


從四川寶興縣城出發(fā),經(jīng)60余公里車程,就到了磽磧藏族鄉(xiāng)新寨子紅軍驛站。沿著名為新寨子溝的小山溝順溝而上,即可見一條掩映于茂密樹林、雜草叢生中的蜿蜒小道。立于小道入口抬首仰望,即可見遠處一座巍峨雪山的局部身段。
這座海拔4930米的高山,名曰夾金山,藏文名“甲幾”,意為又高又陡的山,山頂積雪終年不化。
對其險峻,當?shù)亓鱾髦裰{:“夾金山、夾金山,離天三尺三!鳥兒飛不過,凡人不敢攀,要想翻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九坳十三坡,鬼要拉住腳”……
86年前,手提馬燈的藏族青年莫日堅,正是踏著這條羊腸小道,主動給饑寒交迫的中央紅軍將士當向?qū)В黄鸪晒Ψ搅碎L征中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
那是1935年6月,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經(jīng)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迅速過滎經(jīng)、占天全、抵蘆山,挺進至寶興。
6月11日,紅軍先遣隊到達磽磧(今磽磧藏族鄉(xiāng))地界。途中,接連數(shù)次向遇見的當?shù)夭刈迦罕娏私馇闆r,卻一次次遭遇“閉門羹”。戰(zhàn)士們好不容易才知道:受國民黨反動派蠱惑,對紅軍心生畏懼的村民早已躲進深山,磽磧寨幾乎變成一座空寨。
正當先遣隊為找不到向?qū)?、不了解當?shù)厍闆r著急時,事情有了轉(zhuǎn)機。
當日傍晚,匆忙躲避到山上的藏族群眾,少部分因忘帶口糧已十分饑餓。乘著夜色,莫日堅和幾個膽子大的村民,摸黑悄悄回到寨子找吃的。而眼前的一幕也讓他們驚訝不已:穿著簡陋單薄、食不果腹的紅軍戰(zhàn)士,居然睡在屋檐下而沒有進入村民家中,就連屋中糧食也一點沒少。此后,與紅軍相遇后沒遭到任何脅迫的村民,很快將所見所聞帶回山上躲避處。
就這樣,紅軍紀律嚴明的作風(fēng)在當?shù)夭幻劧?,越來越多藏族群眾回到家中。第二天,當紅軍大部隊來到磽磧寨,隨著喇嘛寺內(nèi)響起莽筒、鐵炮聲,藏族群眾也紛紛來到路旁夾道歡迎。
紅軍先遣隊隨即宣傳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民族政策、紅軍的主張和性質(zhì),講明了紅軍尊重藏族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還當眾宣布了紅軍的4條紀律:一不進群眾家門,二保護寺院安全,三不隨便吃群眾東西,四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此外,還給紅軍戰(zhàn)士定了一條規(guī)矩:任何人不得進入喇嘛寺經(jīng)堂,不得圍觀喇嘛喝茶和進殿念經(jīng),還專門派了2名戰(zhàn)士在經(jīng)堂門口站崗。
親身感受到紅軍嚴明的紀律后,得知紅軍要翻越夾金山,村民們紛紛拿出干糧、草鞋、御寒的辣椒等,送給紅軍。
不久,紅軍要出發(fā)了,為感謝藏族同胞的盛情款待,他們悄悄把銀圓和銅板放在了村民家門口。
傍晚時分,藏族青年莫日堅趁著夜深人靜,提著灌滿了油的馬燈悄悄溜出家門,在半山腰一支箭、五道拐等地追上了紅軍隊伍,主動請求為紅軍帶路當向?qū)?。路也越來越窄、越來越陡,雪越來越深,快至山頂時還遇上了冰雹。一些沒有防備的戰(zhàn)士因此跌倒滑下陡坡后,再也找尋不到。
來不及悲傷,也不敢也有絲毫停頓,莫日堅始終堅持著走在最前面。而他手中那盞馬燈微弱的亮光,也仿佛黑夜中明亮的燈塔,指引著隊伍前行的方向。
終于還是到了分別的時候。在知道莫日堅還沒有漢文名后,隊伍里的一位帶隊負責(zé)人看看他手中提著的馬燈,送給他一個響亮的名字——“馬登洪(馬燈紅)”,寓意一盞馬燈照亮了紅色的革命道路。
此后數(shù)日里,紅軍部隊繼續(xù)翻越夾金山,而馬登洪又在相同的山路上往返數(shù)次,幫助更多紅軍戰(zhàn)士成功翻越白雪皚皚、狂風(fēng)呼嘯的夾金山。當?shù)厝罕娨苍诼狇R登洪講述不少戰(zhàn)士在翻山中犧牲,隊伍來不及也無力將遺體全部掩埋情況后,自發(fā)組織起來,沿途尋找紅軍遺體,或就地掩埋,或集中安葬。
掩埋過程中,藏族阿媽看著那些僅僅十幾歲就犧牲的戰(zhàn)士,看著他們枯瘦如柴的遺體、破爛的衣物,忍不住痛哭。“噓!”有人示意不要驚動土匪,大家又強忍悲痛、默默流淚,將一把把泥土撒向烈士遺體,低聲誦經(jīng)為烈士指路。
紅軍走后,當時的四川軍閥要對與紅軍有過關(guān)系的人進行清剿。得知消息后,馬登洪藏好唯一的財產(chǎn)——一個火塘鐵架,帶著馬燈和家人沿紅軍翻越夾金山的路線,一路逃到了小金縣。聽說給當?shù)仡^人做長工能躲避追查,馬登洪又帶上家人前往。此后十數(shù)年,他和家人一直住在頭人家一個破爛的空豬圈里。
新中國成立后,馬登洪帶著家人,提著馬燈,日夜兼程翻越夾金山回到家鄉(xiāng),還分到了房子、土地和一頭牦牛。而馬登洪的家人也兌現(xiàn)了他的特殊“家訓(xùn)”,延續(xù)了家中“世代姓馬”的傳統(tǒng)。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作者單位: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委組織部)
請關(guān)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zé)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nèi)與本公眾號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及應(yīng)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