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5月5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聚焦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節(jié)目中有觀眾提問,美國不斷發(fā)起貿易戰(zhàn)、關稅戰(zhàn)和科技戰(zhàn),嚴重破壞多邊主義,不同的國家應該如何去面對美國霸權衰落后的全球碎片化治理時代?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范勇鵬教授提到,網絡上流傳的“世界破破爛爛,中國縫縫補補”這一說法,生動形象地反映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中國一直在世界上努力推進秩序,促進繁榮、促進交流合作。隨著眼下國際局勢劇烈變化,美國、歐洲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個世界混亂的中心,而中國則會越來越變成世界秩序的一個中心。
中國要從周邊著手,開始未雨綢繆地向世界推進我們這種秩序理念,包括“一帶一路”、上合,其中一個重中之重就是東南亞。東南亞現(xiàn)在已經是“一帶一路”的一個典范,將來也會成為國家間合作的國際制度和新型全球化的一個榜樣。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則指出,國際關系有個概念,叫做“地理的詛咒”。比如,巴爾干地區(qū)就是一個“火藥桶”,東南亞就是一個地理的詛咒,各種各樣的矛盾非常復雜,地緣板塊破碎,中亞也是這樣,但是主要通過中國的努力,現(xiàn)在東盟、中國、中亞到俄羅斯連成一片,是和平發(fā)展的板塊。
編輯: 陳怡
責編: 張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