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jié)氣剛過
還不屬于氣象意義上的入夏
但夏天的標配—蚊子
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你是不是已經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身影
很多人認為蚊子不過是夏天晚上“嗡嗡”吵的麻煩,最多是被蚊子“惡魔之吻”后,身上多上幾顆“草莓”,帶來一陣鉆心癢。
那你可就太小瞧蚊子了:蚊子身上至少攜帶300多種病菌,通過叮咬可傳播包括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腦炎等在內的80多種疾病。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每年全球約有72.5萬人死于由蚊蟲叮咬引起或傳染的疾病。
據(jù)陜西都市快報,此前,甘肅天水一位年輕媽媽在生娃前就發(fā)燒,誕下寶寶后昏迷四十多天不醒,住進ICU重癥監(jiān)護室,究其原因就是經蚊蟲叮咬傳播的可怕命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由蚊蟲傳播的一種以腦實質炎癥為主要病變的急性傳染病,又名日本腦炎。
我國是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發(fā)區(qū),流行季節(jié)是每年的5-10月,發(fā)病高峰通常出現(xiàn)在7-9月(南方提前1個月),人群普遍易感,2~6歲兒童尤其容易中招。
乙腦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病隱匿、起病急、病情發(fā)展較快,病死率高達5%-35%。感染乙腦病毒后,大多無癥狀或癥狀較輕,發(fā)病初期的主要癥狀有發(fā)熱、頭痛、惡心、嘔吐、嗜睡等,易被誤認為是感冒。
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高熱、嘔吐、嗜睡、意識障礙、驚厥等,嚴重者可發(fā)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在重癥的幸存者中,約有30%-50%留有記憶缺陷、癱瘓、智力障礙、失語、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
乙腦會人傳人嗎
乙腦是人獸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畜(如豬、牛、馬、羊等)、家禽(如雞、鴨、鵝等)等多種動物可感染乙腦病毒,豬是主要傳染源。
主要傳播途徑為豬→蚊→人:蚊蟲先叮咬體內乙腦病毒滴度達到一定程度的豬,后再叮咬人,人就可能被感染。
由于乙腦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低、存留時間短,且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不含有病毒,因此乙腦一般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不需要對乙腦病人實施特別隔離。
治療乙腦尚無特效藥
目前尚無針對乙腦的特效抗病毒藥物,應對乙腦的流行,關鍵在于預防,以下2件事很重要:
1、接種乙腦疫苗
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乙腦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江蘇省確定乙腦減毒活疫苗為免疫規(guī)劃疫苗,乙腦滅活疫苗作為非免疫規(guī)劃疫苗。
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程序:8月齡、2歲各接種1劑次,共計2劑次;
乙腦滅活疫苗接種程序:8月齡接種2劑次,第1、2劑次間隔7-10天,2歲和6歲各接種1劑次,共計4劑次。
家長們可在江蘇預防接種APP申領電子預防接種證,查看孩子的疫苗接種記錄,是否已接種乙腦疫苗。為確保疫苗接種效果,接種時間建議在流行季節(jié)前1~3個月完成。
此外,遷居到乙腦流行區(qū)者或流行區(qū)乙腦高發(fā)季節(jié)廣泛暴露在戶外的人群,也推薦及時接種乙腦疫苗。
2、防蚊滅蚊
隔: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盡可能多遮蓋身體,防止蚊子叮咬。
驅: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劑。
避: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上午7~9點和下午4~6點),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裝:安裝紗門紗窗和使用蚊帳。
清:排清可能滋生蚊蟲的積水。
滅: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殺蟲噴霧劑等進行驅蚊滅蚊。

溫馨提示:夏季乙腦流行期,若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嘔吐、抽搐、嗜睡等疑似乙腦癥狀,需盡早就醫(yī)。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盡量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
隨著夏季即將開啟
“滅蚊大業(yè)”逐步提上日程
消滅蚊子方法多樣
但千萬要注意安全
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
一些滅蚊產品要妥善保管
以免誤觸、誤喝






來源 | 江蘇疾控、南方都市報、N視頻、科普中國、廣州衛(wèi)健委
編審 | 周雨軒
二審 | 周靖霏
三審 | 尚健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