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西安北方慶華機電有限公司五分廠車間內,焊橋班班長兼質量員王美瓊手持0.0072毫米的橋絲,如同外科醫(yī)生般精準操作著焊槍。這道被稱作“武器心臟搭橋術”的焊橋工序,承載著我國武器裝備的起爆核心。
王美瓊是全國軍用火工品焊橋工人中為數不多的高級技師。4月29日,陜西省召開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jié)暨三秦工匠表彰大會,王美瓊是受表彰者之一。
讓儲能焊自動化
火工品是武器系統(tǒng)的“核心”,對焊橋技術有很高的要求,使用的是微米級橋絲,這項技術是手工焊接工藝,在焊接時電阻離散性大、焊接過程人工接觸橋絲,造成橋絲臟污、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這是焊接工藝的特性。
近年來,產品訂單逐年增長,生產任務增多、生產周期縮短,手工焊接成為制約產品交付的瓶頸,建設橋絲儲能焊自動化生產線迫在眉睫。
儲能焊接是將人工經驗作為大數據轉化為儲能焊接,橋絲送絲過程中可經受多大牽拉力而不斷裂;焊針需要打磨到什么程度,多大的角度,哪種材質比較耐磨損;焊接時施加在焊針上的壓緊力多大等均需要量化。
為此,王美瓊進行了大量的橋絲及焊接相關工藝參數基礎研究,并采用系統(tǒng)工程學科學研究方法,對儲能焊機研制過程中復雜關鍵技術及工藝參數逐一進行攻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目標任務,最終實現(xiàn)儲能焊機自動化。
探索特色工作法
作為焊橋班班長,王美瓊帶領班組成員建立慶華公司首條焊橋生產示范線,并成立“焊橋基礎工藝研究創(chuàng)新工作室”,突破焊橋工藝瓶頸,實現(xiàn)質的提升,帶領團隊用焊花點亮青春,用奮斗磨礪匠心。
“為適應新產品、新要求,我們針對火工品焊橋工藝、設備進行了大量改進創(chuàng)新,攻克了多個焊接技術難題?!蓖趺拉傉f。
針對火工品焊橋工藝、設備及操作技藝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先后提煉出“笑臉”焊接法、“飛機”焊接法、“神棍”焊接法、燒酸安全工作法、錫焊“四四八六”等特色工作法,攻克連接器導線焊接、深孔雙橋等生產難題5項,提升生產效率30%,每年為分廠創(chuàng)造產值800余萬元。
為了提高焊橋一次良品率,她帶領組員收集、整理、實踐各種方法,摸索出一套“116質量控制法”。殼體內焊接難度大,王美瓊狠下功夫,耐心鉆研攻關,使產品良品率由最初的13%提高到現(xiàn)在的70%,突破了工藝瓶頸。
目前,王美瓊牽頭的焊橋基礎工藝研究創(chuàng)新工作室已成為火工品焊橋工藝技能人才孵化基地,是科研生產前沿陣地上一支傳遞創(chuàng)新火炬的先行隊。
廣傳技藝育桃李
“傳承是最好的創(chuàng)新”,這是王美瓊常說的一句話。她無私傳授技藝,悉心指導要領,培養(yǎng)的6名徒弟中,3人成為公司級技能骨干,2人成為公司級“能工巧匠”。
技能提升是立身之本。她總結形成一套“5步閉環(huán)授藝法”,即教理論、親演示、手把手、勤總結、善歸類。她還總結出“六大經典焊接法”,即電極塞打彎焊、深孔徑輔壓焊、雙導線垂壓焊、連接器對標焊、橋片類對點焊、雙腳線等距焊,有效提高了職工技能水平。
在特能集團第八屆職業(yè)技能大賽焊橋絲類決賽中,王美瓊帶領4名組員闖入決賽并包攬前5名。2021年,她獲得“陜西省帶徒名師”榮譽稱號。
她還制定“1313”一專多能培訓計劃(即“1個人至少會操作3項技能,1個崗位至少有3個人會操作”),通過“一帶二”師徒制、“老幫青”傳幫帶、“輪崗”及“崗位分享+重點教授+評估激勵”的方式,采用崗位練兵、技能比武和結對交流等方法,把好的經驗和訣竅代代相傳。
“目前,班組職工的培養(yǎng)周期已由12個月縮短至6個月,班組90%的職工已具備一專多能水平?!蓖趺拉傉f,班組先后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陜西省工人先鋒號”和“陜西省勞動競賽優(yōu)勝班組”稱號。
功不唐捐,王美瓊收獲陜西省勞動模范、陜西國防工匠、特能集團技能競賽焊橋絲類“技術狀元”等榮譽。從青澀女工到行業(yè)領軍者,王美瓊用焊槍書寫著新時代兵工人的擔當。在她的工作臺上,那支陪伴二十年的烙鐵頭已磨出金屬本色,見證著她始終如一的報國初心。
(陜西工人報全媒體記者 郝佳偉)
來源:中工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