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詩

文/車前子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挖著土,偶爾抬抬頭

似乎聽到飛鳥

幾個人,說著

淮河下游的方言

離開大水,在首都挖土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兜售花生、姜和大蔥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沿著鐵路,騎起了自行車

有一列火車追著他

卻永遠追不上我

我多想成為那個人

此刻才起床,在井邊洗臉

我多想成為窗外的人們

并不是我對自己不滿意

春天了,樹木長出新葉

我也要舒展開枝條

每根枝條上,棲息著

那個人、那個人、那個人和那個人

他們使枝條輕輕搖晃

有兩根微微地垂下來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詩人車前子的詩《樹》,這是一首富有生命力的詩,詩人所想成為的那個人,就是生命活力的代表。在詩人眼中,那些人都是自己所向往的狀態(tài),或者一種生命氣息。詩人說自己想成為窗外的那些人,并不是對自己不滿意,而是春天了,那些人都在行動,唯獨詩人還坐在屋子里,或許是詩人在屋內呆得太久了,向往屋外的世界,而且正值春天來了,更應該走出屋外。詩人用鋪陳的手法描繪了人們生動的景象,在不斷對比中,詩人的情緒越來越激烈。最后,詩人用樹的生長和搖晃,暗示自己也要像那些人一樣,舒展開枝條。這是一首生命萌動之詩,在春之始,詩人有了強烈綻放自己的沖動。接下來,從詩中來體會這一情緒。

在整首詩中,詩人列舉了四組人,代表了四種生命形態(tài)。在第一例代表中,他們挖土,聽飛鳥,遠離故鄉(xiāng),這體現(xiàn)的是一種漂泊感,這樣的狀態(tài)讓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特殊的情結,這是詩人在屋里難以真正體會的。這個詩人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接著是第二類代表,兜售食物的人,他們?yōu)榱松?,在穿梭的人群中等待顧客,這也是一種討生活的方式,這和詩人也是形成鮮明對比。詩人所接觸的人群是有限的,而且不像他們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原貌和精神狀態(tài),而只有走進生活,才能真正感受這一切。第三類代表是那個騎自行車的人,詩中說“有一列火車追著他/卻永遠追不上我”,詩人此處有說反話的嫌疑,被火車追著或許就是詩人所向往的狀態(tài),被追著會更有激情和動力,這就如同一場比賽一樣。而詩人坐在屋內,并不在火車的行駛的方向上,自然就不存在追的可能。詩人如此表達追不上自己,或許是一種遺憾,那個被火車追的人才幸福了。第四類代表是那個剛起床在井邊洗臉的人,這有著濃濃的生活味,有種粗糙之味,這是詩人所想感受的。他們這些人都在為生活奔走準備著,展現(xiàn)了各自的風采。而詩人在屋內,被他們的生命狀態(tài)所感染感動,也躍躍欲試。

接著,詩人說“我多想成為窗外的人們/并不是我對自己不滿意”,這里所體現(xiàn)的是窗內和窗外生活的不同,詩人也想更近的親近自然,去感受春天的新氣象。因為下文詩人提到春天了,萬物都在動起來,只有詩人還在窗內,所以才有了想成為那些人的想法。詩人以樹木長出新葉,自己也要舒展枝條,代表了一種新的生命力。而且,在每根枝條上,都棲息著那個人,這讓詩人多么興奮。最后寫枝條的搖晃和下垂,展現(xiàn)了生命的蓬勃之力。在詩人強烈的意愿之下,也會走出屋子,成為那些人。

詩人用春天,人和樹的組合,反映了生命的活力象征。人間正是一片新氣象,詩人渴望著融入其中,展現(xiàn)自己的生命力。讀這首詩,很難不讓人不學著詩人一樣,去綻放自己的生命。詩人寫這首詩,所體現(xiàn)的是春之力,生命之力,鼓勵人們動起來,邁向新的生活中去,展現(xiàn)了一種創(chuàng)造之力。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車前子,原名顧盼,1963年生于蘇州,現(xiàn)居北京。詩人,散文家,畫家。出版《正經(jīng)》《木瓜玩》《老車·閑畫》等詩集、散文隨筆集與畫冊三十余種。對他而言,“詩人作品中的自我,僅僅是一件藝術品”,如此而已。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chuàng)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jīng)典詩歌,名人名詩4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xù)創(chuàng)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jīng)典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