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快報每周一定期更新

追蹤科研熱點、分享行業(yè)資訊

1

哈佛化學系前主任 Charles Lieber 全職加入清華大學,此前因中國合作在美被定罪獲刑

清華大學官網,清華大學講席教授聘任儀式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A101 會議室舉行,國際納米科學與化學領域著名學者 Charles M. Lieber 全職加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并受聘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同時擔任深圳醫(yī)學科學院研究員(SMART Investigator)。
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深圳醫(yī)學科學院院長顏寧、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劉惠琴出席儀式。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院長歐陽證主持儀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2020 年 1 月,時任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系主任的 Charles Lieber,因與中國高校合作研究,被特朗普政府以「虛假和欺詐性陳述」起訴,被 FBI 逮捕并被刑事指控。美司法部宣稱 Lieber 在 2011 年成為武漢理工大學的「戰(zhàn)略科學家」。
Lieber 一直拒絕承認美國政府的任何指控,甚至以「背信棄義」的理由將哈佛大學告上法庭。
2021 年 3 月 1 日,7 位諾獎得主在內的 40 位科學家簽署聯名信,公開質疑美國聯邦政府對哈佛大學教授 Charles Lieber 的起訴,并批評哈佛大學未能為他提供足夠的幫助。2021 年 12 月,Charles Lieber 最終被宣布罪名成立。
信息來源: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2

《中國醫(y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近日,媒體報道了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fā)表在《中國醫(y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

5 月 6 日,《中國醫(yī)藥指南》雜志社在其官網發(fā)布《關于學術不端的聲明》,稱對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該聲明稱,經調查,該學術不端問題的發(fā)生是因為當時的審稿流程存在漏洞,審核人員未能對文章內容進行嚴謹細致的審查,未能及時發(fā)現其中的錯誤;部分編輯和審核人員責任意識不足,對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在工作中未能嚴格遵循學術出版的標準和要求。

對于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此次學術不端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醫(yī)藥指南》雜志社的聲譽和公信力,也對學術環(huán)境造成了不良影響?!吨袊t(yī)藥指南》雜志社對此深表歉意,向廣大讀者、作者以及學術界鄭重致歉。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

3

西湖大學副校長,當選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陸續(xù)公布 2025 年院士入選名單,經評審,西湖大學副校長仇旻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MAE)。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洲科學院由英國皇家學會和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典等多個國家科學院于 1988 年共同發(fā)起成立,總部位于英國倫敦,是國際上學術領域最廣泛、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該院院士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生命科學 4 個學部、23 個學科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目前約有 5500 人,其中包括近 90 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在歐洲各國院士中遴選,被提名候選人首先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推薦到所在的學部,經學部委員會初審后推薦到提名委員會進行通訊評審,通過后提交歐洲科學院專門委員會審議,最后由歐洲科學院董事會選舉產生,是一項崇高的國際學術榮譽。

信息來源:西湖大學、浙江民進

4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fā)文回應:缺乏常識

5 月 4 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 @nyouyou 發(fā)布聲明,打假網傳簡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微博

她表示:「 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于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辟謠盡快清理相關信息。

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于 2023 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其科研成果及榮譽頭銜的夸大。

信息來源:荊楚網綜合

5

海南大學 24 歲研究生,不幸離世

王安念(化名 「麥田」),貴州人,今年 24 歲,海南大學南繁學院(三亞南繁研究院)2024 級作物學專業(yè)研究生。

4 月 21 日 13 時 55 分,她因意外事故致重傷后入院救治。4 月 27 日 3 時 37 分,經搶救無效后離世。隨后,在海南省人民醫(yī)院 OPO(器官捐獻組織)團隊的幫助下,她在三亞中心醫(yī)院完成了器官捐獻手術。

術后,她成功捐獻心臟、肺臟、肝臟(一分兩用)、腎臟和一對眼角膜,成為今年三亞市第二例大器官捐獻者,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延續(xù)生命大愛。

信息來源:雙一流高教

6

Nature:改寫教科書!為什么有的細胞突變后安然無恙,有的卻發(fā)生癌變?

2025 年 4 月 30 日,來自加拿大多倫多西奈山醫(yī)院盧恩菲爾德-塔倫鮑姆研究所(LTRI)的高級研究員 Rod Bremner 及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Nature上發(fā)表了題為

「Cell cycle duration determines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的研究性文章,該團隊聚焦于腫瘤發(fā)生的復雜機制,提出機體內可能存在一個更敏感的標志特征來區(qū)分易癌變和抗癌變的細胞系,即細胞周期時長(Total Cell Cycle Duration,Tc),該研究提出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Tc)作為一個潛在的候選標志物,與細胞增殖和癌變密切相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Nature

信息來源:丁香學術

7

Science 發(fā)現中年男性愛發(fā)福的究極原因

一項 4 月 25 日發(fā)表于 Science 的新研究,可能找到了人到中年更容易發(fā)胖的生物學機制:中年雄性小鼠體內存在一種特殊的前脂肪細胞群,這類細胞與機體內其他干細胞和祖細胞隨年齡增長而功能下降的特點相反,會隨著機體「步入中年」而增殖分化,產生新脂肪。

脂肪生成是指脂肪祖細胞通過增殖分化產生新脂肪細胞的過程。先前研究表明,在體外二維培養(yǎng)環(huán)境下,老年人類或嚙齒類動物的脂肪祖細胞的脂肪生成能力均開始下降。在這項研究中,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希望之城醫(yī)療中心(City of Hope Medical Center)組成的團隊,追蹤了小鼠脂肪生成過程,并使用單細胞信使 RNA 測序技術對中年小鼠脂肪祖細胞進行了表征。他們發(fā)現,在飼喂標準飲食的「中年」(12 月齡)小鼠內臟脂肪組織中,超過 80% 的脂肪細胞為新生成的細胞,并且其脂肪祖細胞的成脂率顯著高于年輕小鼠。

此外,不論是小鼠還是人類組織,均存在一個全新的年齡富集性前脂肪細胞群 CP-A;該類細胞在體外和體內均表現出很強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并且會在機體進入「中年階段」后達到峰值,隨后在老年期開始后急劇減少。與雌性小鼠相比,雄性在「中老年過渡階段」更容易受到這類年齡富集性前脂肪細胞群的「侵害 」。該研究為理解年齡相關代謝紊亂的病理生理學提供了基礎性認知,這對預防和治療年齡相關疾病具有重要啟示,可助力人群的健康老齡化。

信息來源: Science

8

德國默克宣布 39 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SpringWorks

德國醫(yī)療保健和材料集團默克 (Merck KGaA) 周一表示,已達成協議,將以 39 億美元的股權價值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SpringWorks Therapeutics,以加強其抗癌藥物業(yè)務。

默克表示,扣除 SpringWorks 持有的現金,每股 47 美元的現金收購價格代表約 39 億美元的股權價值,相當于 34 億美元 (30 億歐元) 的企業(yè)價值。默克上周表示,兩家公司就每股約 47 美元的報價進行了后期談判。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

今天的學霸快報就到這了,你心中的頭條是哪個呢?快為它投上一票吧

題圖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yè)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yǎng)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qū)表(2025 年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