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一”假期結(jié)束,您的愛車是否也經(jīng)歷了長途跋涉、復雜路況的“考驗”?這份車輛檢查清單,可讓愛車快速恢復最佳狀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千圖網(wǎng)

01

輪胎檢查

高強度行駛會讓輪胎承受比日常更多的磨損,返程后請重點檢查以下項目:

1

胎壓復檢

冷胎補氣:長途行駛后胎壓可能變化,待輪胎冷卻后(停車3小時以上)重新調(diào)整至標準值。

特別注意:山區(qū)行駛車輛要檢查因海拔變化導致的胎壓異常。

2

外傷排查

側(cè)壁檢查:用濕布清潔胎壁后,重點查看是否有:
? 鼓包(簾布層斷裂的標志,必須立即更換)
? 劃傷(特別是蹭過馬路牙子的輪胎)
? 扎釘(有時釘子會牢牢卡住,行駛時不易察覺)

3

磨損分析

花紋深度:使用硬幣測量(國標規(guī)定低于1.6mm必須更換)

偏磨識別:
? 胎肩磨損嚴重→檢查四輪定位
? 中間磨損過度→胎壓長期過高
? 鋸齒狀磨損→懸架系統(tǒng)問題

4

備胎復位

若使用過備胎,需及時:
? 補修原胎后換回
? 清潔備胎倉(防止沙石磨損備胎)
? 檢查備胎固定是否牢固(避免異響)

02

油液檢查

長途出行對車輛的油液系統(tǒng)是一次嚴峻考驗,尤其是發(fā)動機、變速箱、制動系統(tǒng)等關(guān)鍵部件,返程后建議重點檢查以下油液狀況,確保車輛保持最佳狀態(tài):

1

發(fā)動機機油

檢查要點:

油位:冷車狀態(tài)下拔出機油尺,觀察油位是否在MIN與MAX之間,長途高速行駛可能導致機油消耗增加。

油質(zhì):若機油顏色發(fā)黑、黏稠或有金屬碎屑,說明已嚴重劣化,需盡快更換。

氣味:若有焦煳味,可能發(fā)動機存在過熱或內(nèi)部磨損問題。

建議:若行駛里程接近保養(yǎng)周期(如5000~10000公里),建議提前更換,避免機油性能下降影響發(fā)動機壽命。

2

剎車油(制動液)

含水量檢測:長途行駛頻繁制動可能導致剎車油溫度升高,加速水分吸收。若剎車油顏色變深或渾濁,或超過2年未更換,建議用專業(yè)檢測筆測量含水量(超過3%需更換)。

液位檢查:確保儲液罐液位在標準范圍內(nèi),若液位明顯下降,需檢查剎車片磨損情況及是否存在泄漏。

3

防凍液(冷卻液)

液位與狀態(tài):冷車時檢查副水箱液位,若低于MIN線需補充同型號防凍液。若液體渾濁、有懸浮物或銹跡,說明冷卻系統(tǒng)可能腐蝕或堵塞,需徹底更換并清洗水箱。

管路檢查:查看水箱、水管接口處是否有滲漏痕跡,特別是經(jīng)過顛簸路段后易出現(xiàn)松動。

4

玻璃水

長途行駛后玻璃水消耗較大,及時補充并清潔水箱濾網(wǎng),避免灰塵堵塞噴頭。

03

底盤檢查

復雜的路況可能讓車輛底盤遭受“暗傷”,返程后建議重點檢查以下部位:

1

底盤護板

變形/破損:舉升車輛后檢查發(fā)動機護板、油箱護板是否有撞擊凹陷或裂痕。

固定螺絲:確認護板所有固定點無松動(顛簸路段易造成螺絲脫落)。

2

懸掛系統(tǒng)

減震器狀態(tài):
? 按壓車身四角,回彈超過2次說明可能減震器存在老化
? 檢查減震筒是否有油漬(漏油需更換)

懸掛連桿/球頭:
? 用手搖晃輪胎(離地狀態(tài)),若存在異常間隙需檢修
? 檢查防塵套是否破裂(破損會導致泥沙進入加速磨損)

綜合自:徐匯交警、第4焦點上海交警微發(fā)布

編輯:邱彩紅、葉芳芳

審校:韋麗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