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晉源區(qū)北大寺村黨群服務中心志愿服務站點,縫紉機“嗒嗒”作響,“巧媳婦”志愿服務隊正在開展公益裁縫課,幾臺看似普通的縫紉機、鎖邊機與熨燙機,在志愿者們手中化作傳遞溫暖的“魔法工具”。這支由村委會牽頭組建的“巧媳婦”志愿服務隊,正用一根根紡線織就基層治理的和諧畫卷。
紐扣掉落、拉鏈損壞、褲腳過長……面對生活中這些縫縫補補的瑣碎小事,北大寺村村委會挖掘村內(nèi)婦女們的“女紅”特長,組建了“巧媳婦”志愿服務隊。每周一下午,“巧媳婦”裁縫鋪準時開張。走線縫合、蒸汽熨燙……志愿者麻利的動作、熟練的手法讓大家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居民李大姐笑道:“現(xiàn)在裁縫店可不好找,改條褲腳都要跑城里。這些媳婦們手巧心細,改的衣服和原款的一樣好!”
為了壯大志愿服務力量,“巧媳婦”志愿服務隊還開設了公益裁縫課堂。課堂上,經(jīng)驗豐富的志愿者手把手教授縫紉技巧。從基礎(chǔ)穿針引線到復雜鎖邊工藝,學員們邊學邊實踐。同時,服務隊還特別注重環(huán)保理念,收集村民閑置衣物改造為環(huán)保袋、抱枕等物品,既提升了舊物利用率,又傳播了綠色生活意識。
針對獨居老人、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服務隊建立上門服務機制。志愿者們定期入戶收取待改衣物,精心處理后送回居民家中。對于村民捐贈的閑置衣物,經(jīng)志愿者清洗修補后轉(zhuǎn)贈有需要的群體,讓溫暖在鄰里間傳遞。
一間小小的裁縫鋪,補的是衣,暖的是心。晉源區(qū)委社會工作部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巧媳婦”志愿服務隊是“志愿服務+基層治理”的創(chuàng)新探索。下一步將通過專業(yè)培訓提升服務技能,培育更多特色志愿隊伍,擴大便民服務覆蓋面,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記者 畢晶晶
來源:太原日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