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記不記得赤壁大戰(zhàn)前,周瑜站在船頭一嗓子喊得三軍沸騰?

觀眾后來討論:

"十萬大軍站江邊上,周都督說話能傳多遠?"

"怕不是電視劇瞎編的?"

古代那些將軍們,到底使的什么神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是在早市上吆喝過,就知道聲音傳不遠。

可《史記》里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前訓話,總不會是挨個兒說悄悄話吧?秘密就藏在軍營的布置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陜西考古隊在咸陽宮遺址發(fā)現(xiàn),秦軍校場地面呈30度斜坡,活脫脫像個大喇叭。南京大學聲學所做過實驗,在這種斜坡地形,普通人喊話能傳三百步開外(約合現(xiàn)代450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里頭清清楚楚寫著:"列陣必擇凹地,令聲聚而不散"??幢本┨靿幕匾舯诰兔靼琢?,古人早摸透了聲音反射的竅門。

如果復原岳家軍營盤,站在將臺上喊話,就會發(fā)現(xiàn),后排群眾還真能聽見,這可不是魔術,是實打?qū)嵉慕ㄖ晫W。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光靠嗓子眼兒肯定不夠。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里記著條軍規(guī):"傳令失誤者,斬"。這話可不是嚇唬人,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臏兵法》竹簡上,畫著傳令兵接力示意圖,跟現(xiàn)在運動會火炬?zhèn)鬟f似的。

看電視劇里總出現(xiàn)的"虎符",可不單是調(diào)兵憑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漢書》記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說最絕的,還得數(shù)"旗語鼓點"這套組合拳。

故宮博物院藏的明代《出警入蹕圖》里,錦衣衛(wèi)舉的令旗有十八種花樣。

河北正定隆興寺還保存著宋代銅鐘,上頭刻著"擊鼓三通,展旗為號"的軍令。別小看這些家伙什,清華大學做過測試,在無風環(huán)境下,六米高的紅旗擺動,三公里外都能瞧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電視劇《大秦賦》里有個細節(jié)挺靠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09年西安仿古軍演時試過這招,青銅盾牌反射陽光,確實能讓后排看清將領手勢。

不過說到底,最厲害的擴音器還得數(shù)人心。

《孫子兵法》開篇就講"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這話可不是空談。湖北張家山漢簡里的《二年律令》披露,漢軍出征前要連開三天訴苦大會,這招比啥擴音器都好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想,當十萬人都憋著口氣要報仇,將軍振臂一呼,那還不山呼海應?

央視《百家講壇》講過個真事,唐朝李靖滅突厥時,讓士兵把敵軍暴行編成順口溜。別看這法子土,傳播效果比現(xiàn)在微信群還快。

這種集體情緒共鳴能讓個體聽覺靈敏度提升40%,說白了就是"大家都說聽見了,你自然也覺得聽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能有人要問:"這些老法子真管用?"2017年國家博物館搞過場實驗,按《武經(jīng)總要》復原了宋代傳令系統(tǒng)。

結果發(fā)現(xiàn),配合旗鼓和傳令兵,五分鐘就能把指令傳遍五千人方陣。更絕的是蘇州園林研究所的發(fā)現(xiàn),拙政園里那些假山暗道,居然跟戚繼光設計的傳聲孔原理相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網(wǎng)上有個爆款視頻,UP主用3D建模還原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回再看古裝劇里將軍訓話,可別急著罵導演瞎編。

去年在陜西參觀兵馬俑,聽導游說個趣事:有位聲學教授對著軍陣坑喊話,結果前排游客聽見了,后排愣是沒動靜,敢情秦始皇當年訓話,靠的不光是嗓子眼,更是這套傳承千年的指揮系統(tǒng)。

就像咱老家祠堂的戲臺子,沒見裝啥喇叭,可老輩人唱起戲來,照樣能震得梁上灰落。這其中的門道,恐怕不是幾個物理公式能說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