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半決賽次回合國際米蘭依靠加時賽弗拉特西的進球,總比分4:3戰(zhàn)勝巴塞羅那,昂首挺進了5月底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決賽。這場比賽注定會被載入百年歐冠的史冊,在首回合打成3:3的情況下,兩支球隊在常規(guī)時間再次戰(zhàn)成了3:3,只不過這個比分比起首回合更加跌宕起伏。

因扎吉開場不保守
比起在諾坎普與巴薩的首回合比賽,因扎吉在上半場做出了很大的調(diào)整:敢于進攻、敢于投入兵力、敢于傳威脅球。國米的5中場,居中位置上的三人恰爾漢奧盧31歲、姆希塔良36歲、巴雷拉28歲,而兩個邊翼衛(wèi)迪馬爾科27歲,鄧弗里斯29歲,這5人的平均年齡30+歲。而巴薩這邊的5個中場,亞馬爾17歲,拉菲尼亞28歲,奧爾默27歲,佩德里22歲,德容27歲,這5人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如果比奔跑速度、拼搶能力,首回合一個亞馬爾就把國米的一條左邊路給拉垮了。所以因扎吉在使用經(jīng)驗更豐富的中場球員后,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要傳球的成功率和質(zhì)量。
上半場國際米蘭的射門次數(shù)達到了8次,超過巴薩的6次。而在射中球門的次數(shù)上,國米也是3:1超過了巴薩,兩隊的角球數(shù)對比國米以3:2也超過了巴薩。但是比較一下兩支球隊的控球時間,國米則是僅占據(jù)了40%。這就是因扎吉在上半場打快速反擊時,要求的傳球質(zhì)量。無論姆希塔良還是恰爾漢奧盧,這兩人在中場的球權分配、組織調(diào)度上,都讓巴薩的德容、奧爾默在經(jīng)驗上吃了虧。

因扎吉下半場的昏招
比起上半場的堅定果敢,下半場在巴薩加強了進攻節(jié)奏后,因扎吉反而采取了大范圍內(nèi)收的防守策略。這個策略并不是說不好,但是從效果上來看,對于巴薩的兩個邊路起到的作用有限。亞馬爾更加堅定的帶球突破,拉菲尼亞在左邊路跟他形成更多互動,這兩個人大范圍的穿插,給了隊友更多無球跑動的空間。下半場開場9分鐘,巴薩的兩個邊后衛(wèi)杰拉德馬丁和埃里克加西亞就在國米已經(jīng)被完全調(diào)動開的后防線中,完成了一個非常精彩的配合,由右邊后衛(wèi)加西亞把球打進,將比分扳成1:2。
被攻進一球之后,因扎吉馬上調(diào)整了自己的左邊路。換下了迪馬爾科換上了卡洛斯奧古斯托。這個換人是因扎吉這場比賽中最大的敗筆,也是這場比賽幾乎被巴薩逆轉翻盤的主因。第一粒丟球雖然左肋失位,但這個位置上更應該由姆希塔良來補,而且從球員的身體對抗來講,迪馬爾科的戰(zhàn)斗力比姆希塔良更強。如果想通過換人補強被亞馬爾頻繁沖擊的左邊路,下姆希塔良的效果比迪馬爾科更好。所以這個換人僅僅6分鐘之后,巴薩左邊后衛(wèi)杰拉德馬丁再次橫傳中路給了奧爾默頭球扳平比分的機會。
因扎吉的果斷調(diào)整
換下迪馬爾科很快被巴薩追平后,因扎吉在球員時代腦子活的特點,在主教練的位置上也再次展示了出來。他用達米安換下比塞克,加強對亞馬爾這個邊路的防守硬度,用塔雷米換下還有傷的勞塔羅。這次換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整個下半場被巴薩硬控在自己半場的場面,國米開始出現(xiàn)反擊的機會。
當整個局面通過換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后,因扎吉再次進行了人員調(diào)整,把中場的姆希塔良和恰爾漢奧盧換下,換上了沖擊力更強的弗拉特西和防守硬度也不差的澤林斯基。這個換人是改變這場運勢的關鍵,正是弗拉特西在加時賽上半場,接到塔雷米的禁區(qū)內(nèi)做點配合打進了再次反超的一粒進球,才有了將球隊帶進決賽的機會。
另外,比賽最后階段把中后衛(wèi)阿塞爾比頂?shù)街袖h,也是因扎吉果敢的一面。正是他在禁區(qū)的搶點,讓國米在全場進入加時賽第三分鐘時獲得了扳平比分的機會,將球隊帶入了加時賽。
巴薩為什么會輸?shù)舯荣?/p>
如果要找一個人出來背鍋,主教練漢斯弗利克要承擔主要的責任。上半場被國米兩球領先之后,中場休息時我當時寫了一個小評論:下半場巴薩要進球甚至扳平比分,漢斯弗利克需要做出陣型和人員調(diào)整。很明顯,上半場巴薩的中場組織太亂了。讓德容打單后腰參與更深的防守,佩德里和奧爾默在他身前與拉菲尼亞和亞馬爾形成進攻4人組。不過就像我前文提到過的,姆希塔良和恰爾漢奧盧切斷了德容和奧爾默之間的傳球路線,大部分時間里拉菲尼亞的這個左邊路包括中鋒位置上的托雷斯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傳球機會。所以亞馬爾的爆點突破就變成了上半場唯一的亮點。

下半場開始后,漢斯弗利克并沒有改變陣容和打法,只不過加快了進攻節(jié)奏。這個策略在下半場前20分鐘的時間里是奏效的,并且扳平了比分。甚至扳平比分之后讓兩個邊后衛(wèi)更大膽的前壓在87分鐘反超了比分。如果比賽的結果最終按照3:2定局,也只能說漢斯弗利克對自己的打法很堅定而已。
如果放大到90分鐘和120分鐘來看,漢斯弗利克在對比賽的觀察和控制上,明顯比因扎吉慢了。即使加時賽上半場被國米4:3反超,如果漢斯弗利克能把亞馬爾單突的這個方案做一些調(diào)整,讓兩個邊路進行更多的大范圍長傳和調(diào)度,讓拉菲尼亞回到中場更深的位置拿球,甚至在一些人員的調(diào)整上能更果斷一些,20分鐘追一個球?qū)τ诋斍斑@支沖擊力十足的巴薩來說,難度不大。
兩個主教練,兩種特點。很難說是因扎吉的命更硬,還是漢斯弗利克時運不濟。只能說,因形就勢、果斷干脆、放手一搏或許比墨守成規(guī)、因循守舊在結果上更能讓球迷接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