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藍色恐怖?現(xiàn)在把你的眼睛轉(zhuǎn)向窗外…對,就在此時此刻,在你猛然收縮的瞳孔里,它出現(xiàn)了……
事情的起源,是有位網(wǎng)友發(fā)了這樣一張照片:

文案作者:被裁碼農(nóng)躺游天地
拍攝者:小紅書up鐵合西街東
這張照片擊中了很多人的舊日記憶,從而引起共鳴。不過,很多高贊評論都很“負面”:

有人說生理性不適,有人說藍色恐怖記憶,有人說感覺自己上一條命死在了那里……



還有人說:要素堆砌、單調(diào)空虛,有種“核”的感覺。“核”是指夢核藝術(shù)(Dreamcore),這是一種超現(xiàn)實主義美學風格。該風格通過各種等媒介來展現(xiàn)與夢境、白日夢或噩夢相關(guān)的常見元素,會給人帶來懷舊、厭倦和困惑感。


中式夢核游戲《無人》
圖源:游戲官方(非廣)
其中“中式夢核”的常見底色,就是破舊招牌與街道、游戲機、老式游樂場等等場景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就是藍色玻璃樓房,主打一個無差別攻擊所有人的記憶。看到這扇窗,仿佛下一秒就聽到了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的聲音,正在被黃昏稀釋成絲絲縷縷。

圖源:小紅書up鐵合西街東
所以到底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藍玻璃窗?為什么有人看到它可能會產(chǎn)生恐怖的感覺(也有人表示無感甚至溫馨)?
藍玻璃窗的流行
從八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前后,藍玻璃窗在我國非常流行。流行的原因是因為好看、遮光、便宜、便宜、還是便宜。
其實在人類制作玻璃的歷史上,彩色玻璃才是主流。數(shù)千年前,由于玻璃制作工藝有限,很難清除原料中的雜質(zhì)鐵離子,所以最早的玻璃都是綠色的。透明玻璃?基本不存在。
后來向這種雜質(zhì)玻璃加入添加物,又制造出了棕色玻璃。

我們會用“大綠棒子”指代啤酒
而藍玻璃的顏色主要來源于鈷,18世紀時,化學家通過在玻璃熔體中加入鈷化合物(如碳酸鈷或氧化鈷),制造出了鈷藍玻璃。鈷的染色效果特別好,價格也很低。

鈷玻璃制品,小時候也很流行
圖源:Bing

鈷藍色
圖源:zhongguose
所以物美價廉的鈷藍色遮光玻璃,與綠色、棕色玻璃一起,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迅速鋪滿大街小巷。

圖源網(wǎng)絡
在每一個陽光豐盛的午后,藍玻璃窗會吸收掉其他顏色的光,只透射波長約在400nm~500nm之間的藍色光線,這種藍光可能會讓人有種說不出的不安感。

光譜波長比較
圖源:pllight
這種感覺從何而來,難道是因為藍玻璃太遮光?然而同為遮光玻璃大戶的綠玻璃窗、棕玻璃窗,似乎就沒給人這么濃重的不適感。所以,藍色恐怖是……錯覺?
不,這也許是正常生理反應。

畢加索藍色憂郁時期的畫作
熱愛藍光的“眼中第三者”
關(guān)于視覺,許多科普都告訴我們:視網(wǎng)膜中有兩種感光細胞——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它們各自含有不同的色素蛋白,能在吸收光線時發(fā)生化學反應。視錐里的色素蛋白,擅長感受較強的光線,負責在白天分辨形狀和色彩;視桿里的色素蛋白,則擅長感受較弱的光線,負責在晚上分辨形狀。
按照通常說法,我們?nèi)祟惖却蠖鄶?shù)靈長類動物,視網(wǎng)膜中的視錐細胞更多,適合在白天看清東西;而像懶猴、果蝠、靈貓等夜行動物,視網(wǎng)膜中以視桿細胞為主,夜間視力更為發(fā)達。
不過就在20多年前,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包括人類在內(nèi),哺乳動物的視網(wǎng)膜內(nèi)層上,還廣泛存在著第三種色素蛋白——黑視蛋白。

黑視蛋白受體
圖源:bing
黑視蛋白非?!皯小?,它懶得去分辨物體的形狀,也懶得去招呼所有的光線。唯一能得到它“垂青”的光,正好處于藍-綠可視光范圍內(nèi)。
黑視蛋白的“懶”和“挑”,是為了擔負另一個重要責任。比如說,我們在陽光明媚的大中午不太容易睡著,但是拉起窗簾、光線變暗就容易入睡了。而通過光線變化來激活或暫停身體“睡眠模式”的,是什么呢?沒錯,就是黑視蛋白。
激發(fā)黑視蛋白的藍綠光,如果波長稍微偏長(也就是偏綠),那會產(chǎn)生快速的睡眠誘導。如果波長更短(偏藍)一些,就會延遲睡眠、保持清醒。
黑視蛋白受體細胞被激活后,會把光信號直接輸送到腦內(nèi)的“視交叉上核”。這個區(qū)域是我們?nèi)硭袝円构?jié)奏的控制中心。一旦這里受損,人就可能患上晝夜紊亂癥。

視交叉上核位置
圖源:bing
對于晝夜紊亂癥,醫(yī)學上專門有一種針對療法,就是用藍綠光進行照射治療,還挺有效。不過還有個問題:如果藍光太多,會怎樣?
藍光看太多,真的會抑郁
飽受英語摧殘的我們都知道,英語中“blue(藍色)”就有憂郁的含義。而藍色讓人憂郁的生理機制,還真被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
復旦大學的楊雄里團隊和翁史鈞團隊,在Science姊妹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fā)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用小鼠做實驗,證明在25分鐘強光照射下,小鼠被誘導出了急性的類焦慮癥狀:小鼠對周圍的探索欲明顯下降、進入開放性場地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更喜歡潛伏起來。

研究認為,這種照射后的類焦慮癥狀,主要就是因為黑視蛋白被藍光所激活,和視桿、視錐沒有關(guān)系。而且,已知的和焦慮癥有關(guān)的腦區(qū),基本都會受到黑視蛋白的影響。
由黑視蛋白介導的光反應不僅起效快,還具有持久性,實驗小鼠的類焦慮癥狀在照射結(jié)束后2小時才徹底消失。

做為對照,機智的研究人員在光照前給一部分小鼠注射了抗焦慮藥物。他們發(fā)現(xiàn),帶藥的小鼠就完全沒有這種類焦慮行為,這進一步證明了黑視蛋白與焦慮增加有關(guān)。
這就是“藍色恐懼”的真相?
但上面的實驗,只證明了“藍光”能讓小鼠焦慮恐懼,對人類也會這樣嗎?
人腦和鼠腦的細胞類型同源性很高,曾經(jīng)有研究人員測序了1.6萬個腦細胞,將它們分成了75個細胞類型,而這75個類型,全部都能在鼠腦中找到同源。

并且,主要引起焦慮行為的韁核、杏仁核腦區(qū),被認為是“高保守進化型”器官,也就是在不同物種的演化過程中,結(jié)構(gòu)、功能保持高度相似的器官。小鼠的實驗結(jié)果,對人腦也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也有很多其他權(quán)威研究認為,人類大腦中涉及注意力、警覺性和情緒的區(qū)域,對 480 nm左右的藍光(能最大程度激活黑視蛋白的波長)有優(yōu)先反應。甚至在盲人身上,也檢測到了同樣的光效應。而在患有季節(jié)性情感障礙(SAD)的患者中,藍光更是增強了后下丘腦對情緒刺激的反應。

甚至我們的瞳孔反射,也和黑視蛋白有直接關(guān)系
圖源:pubmed
綜上,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出,為什么有人看到老樓房上的藍玻璃窗,可能會瞳孔一震,感到焦慮甚至恐怖了。
多曬藍光,還能減肥?
藍玻璃窗帶來的不適感,還有兩項加成:首先是受當年技術(shù)所限,不銹鋼、鋁合金的窗框往往做得比較粗大,讓整個窗戶更顯笨重。

圖源網(wǎng)絡
而在這份笨重之上,當年的建筑商還愛在外墻貼滿白瓷磚,好家伙,白色和藍色一對比,藍色更鮮明、更抓眼球了,于是進一步加重了藍玻璃帶來的不適感,越看越覺得陰暗、幽閉、煩躁……

圖源:小紅書@鐵合西街東
甚至可能覺得,也許那在扇陰暗的玻璃后面,有一個扭曲佝僂的黑影,正在悄悄窺視著我們……

bushi
不嚇唬你們了,實際上關(guān)于黑視蛋白和藍光,還有個有趣事兒:在我們的皮下白色脂肪細胞里,其實也廣泛存在著黑視蛋白!
Nature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把白色脂肪細胞暴露在藍光下,細胞里的黑視蛋白受體就會被激活,產(chǎn)生穩(wěn)定的電流。這些電流雖然沒到讓脂肪滋滋冒油的地步,但確實能夠促進脂肪分解、脂滴變小。

藍光照射下脂滴變化
圖源:nature
咦,這么一來咱們還跑什么步、節(jié)什么食?想減肥,直接拿藍光燈照著一躺不就行啦?什么時候瘦成阿凡達,什么時候再起來!

不瘦成這樣堅決不起來!
然而很可惜,我們的皮膚表面能隔絕90%以上的藍光,只有1%~5%能真正能穿透皮膚、被黑視蛋白載體接收到的藍光。哎,看來理想很骨感,現(xiàn)實就……比較豐滿啊。
參考文獻: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f4651
science小鼠實驗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n3743
nature的關(guān)于人體與藍光的論文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16689-4
nature的藍光與脂肪細胞實驗
[4]https://newdelrayglass.com/how-do-colors-and-tints-in-the-glass-affect-the-lighting-in-my-home/
藍玻璃如何反射藍光
[5]https://mp.weixin.qq.com/s/yrBB-YZTlwLD1SY9RTIRsw
為什么大多數(shù)的啤酒瓶是綠色的?
[6]https://www.worthpoint.com/dictionary/p/glass/glass-color/cobalt-glass
鈷藍色玻璃來源
[7]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288536/
書《腦子不會好好睡》第一章
來源:博物
編輯:4925
轉(zhuǎn)載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公眾號
1.2.
3.
4.
5.
6.
7.
8.
9.
10.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