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聽取美日關稅第二輪談判的簡報后,對記者表示“美日沒有找到共同點”;同日下午,他在接受日本電視臺獨家專訪時再次強調,在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談判中,日本“絕對不會接受對汽車加征關稅”,“絕對不會讓日本的就業(yè)受到影響”。這與歷史上日本對于美國唯唯諾諾的態(tài)度不同,石破茂強硬表態(tài)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有4點:一是汽車產業(yè)對于日本經濟影響過于巨大。二是石破茂需要樹立“政治強人”形象面對7月選舉。三是美國經濟惡化,美日談判實際上已攻守易勢。四是暴跌的美債市場給了石破茂底氣。
對此,特朗普對日本提了四個要求。一是要日本買更多美國東西,特別是美國車。二是要日本給駐日美軍多付四倍的錢。三是要日本錢變值錢,讓美國得好處。四是要日本不要和中國做生意,只跟美國站在一起。這些要求日本都不想答應。日本財政大臣加藤勝信直接說,日本手里有美國國債這個事實,可以拿來當談判籌碼。這是日本給美國的最強硬信號,有些日本公司已經開始賣美國國債了,特朗普很擔心。

特朗普(資料圖)
對日本而言,美國提出的要求并不僅僅會影響本國的經濟,汽車制造業(yè)是日本的經濟支柱支柱之一,其產值占據了日本GDP的近10%,就業(yè)人口占據本國人口的8%。美國的這一舉動無疑是要動搖日本經濟命脈,美國還試圖將汽車關稅和駐日美軍費用分攤、日元匯率等議題掛鉤,行為非常惡劣。眾所周知,美國國債比美國股市還要龐大,是美國經濟運營的根本。關稅戰(zhàn)從開始以來,就遭到了來自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反對,致使美債的收益率一再走高。
日本為啥敢這么硬氣?說白了,底氣來自三方面。一方面,世界格局變了,過去,美國說一不二,誰敢不聽?可現(xiàn)在,中國作為新興大國,經濟、影響力都不容小覷。另一方面,日本手里攥著張王牌——上萬億美債,2025年,美元信用本來就搖搖欲墜,美債還頻頻被拋售。日本財務大臣冷不丁提醒一句:必要時,美債可以拿來當談判籌碼。而日本還有歷史教訓撐腰,上世紀80年代的“廣場協(xié)議”,日本被美國逼著簽了,匯率大調整,經濟泡泡吹得老大,最后啪一聲破了,搞得日本“失落的幾十年”。這回,日本學聰明了,絕不重蹈覆轍。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貿易戰(zhàn)能進入第二階段,已經讓很多國家看清一個事實,即美國的綜合實力確實大不如前。而對這一點,日本尤其敏感。要知道,哪怕是外貿非常依賴美國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不是靠著美國“扶持”而發(fā)展起來的,而是美國天然對他們有供應需求,三國之間的經貿聯(lián)系是市場經濟發(fā)展下自我形成的情況。但日本不同,其資源、農業(yè)產出嚴重匱乏,并且遠離國際貿易要道,他們就是靠著美國開放市場并提供技術扶持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美國出現(xiàn)衰落跡象,日本幾乎是第一時間察覺。
在復雜的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應該根據自身利益,制定相應的策略。在國際舞臺上,強硬的姿態(tài)并非總是壞事,有時反而能夠爭取到更大的話語權和生存空間。當然,這需要非常精準的判斷和把握,稍有不慎,就會適得其反??偠灾泼瘜γ缽娪脖響B(tài)的背后,有著復雜的政治考量和戰(zhàn)略意圖。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其解讀為單純的政治表態(tài),而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

特朗普(資料圖)
長期看下來,日本卻一直被美國所鉗制,經濟高度依賴美國,軍事也無法獨立,就連政治信譽也是一塌糊涂,此番美國毫無差別攻擊的對等關稅,徹底給了日本政府一記當頭棒喝,令日方陡然清醒:與其跟著美國被動挨打,不如學中國主動出擊,反正反不反抗都要被加關稅。中國迎難而上的反抗令全世界意識到,退讓并不會換來妥協(xié),只會讓美國越來越得寸進尺,還不如齊心協(xié)力硬剛上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