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段時間經常會路過三墩街,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親眼見證了它的蛻變過程?,F在無論路況還是兩邊的辦公大樓、商鋪,都煥然一新,比十多年前要寬敞、明亮、整潔了很多倍。讓我意外的是,前天傍晚再次經過這里,卻發(fā)現三墩街口的小公園四周,儼然成了露天的歌舞廳,著實熱鬧非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其中,當屬厚誠路三墩路口兩邊沿街擺放的四個“迷你”卡拉OK攤位最有意思。他們的裝備很簡單,貌似都以一臺大音響和帶支架的小顯示屏為主,輔以拉桿箱和便攜小板凳。因為相互之間都只隔了一二十米的距離,所以等功放一開,立馬就讓這方圓百多米的范圍被此起彼伏的伴奏聲和“引吭(高歌)”之聲占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實話,第一次碰到此情此景的我在當時是倍感震驚的,雖然杭州大大小小的公園里,這種露天K歌的場景很普遍,但如此高調張揚擺起攤位來唱“對臺戲”的,屬實罕見。畢竟印象中的老杭州人大多都“不喜歡要事情”,鬧起矛盾來也就現場動動嘴皮子,第二天就換地方或者若無其事不理不睬地面對面,并不會鉆牛角尖一樣的堅持“針尖對麥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出于好奇,我在旁邊的雙港路、五里塘路等舊街老巷轉完一圈后,特意到這個街口稍作停留。這時的天色已經完全黑透,四臺音響的音量卻被放至最大,它們仿佛有魔力一般,吸引來各自的老聽眾,圍在顯示屏前,有的直接開唱,有的還在交頭接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多的一群聚攏了十多號人,觀眾聽眾們乖乖地排排坐或者站在一側,靜靜地聆聽和守望著“民間歌唱家”的精彩演出;最少的只有三人,大概還在等待隊友或者調試機器,四個攤位以他家最為安靜(相對而言);其他兩個攤位顯然都有固定的歌迷,所以早有人開始亮出嗓子,還真別小看他們,有的歌聲跟原唱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而在這車水馬龍略顯嘈雜的環(huán)境里,更能顯示出他們不會被外界干擾的唱歌功底和實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fā)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chuàng),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撰文前苦思冥想了29分鐘29秒,終于讓我悟透了他們之所以要在路邊擺攤的原因。個人覺得準確率可達99.99%,大家看看是否如此:第一,旁邊公園的空地被廣場舞大姐姐們占了,道理你懂的,那是天下無敵的群體,敢去惹她們等于自取滅亡;第二,很多杭州人現在也非常痛恨噪音污染(所以有的城市公園里都安裝上了分貝測試儀),而馬路邊本就是喧囂之地,“老子喜歡鬼哭狼嚎”,你又能奈我何?哈哈,聰明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你也想感受感受這種馬路邊K歌的氛圍,可以定位“三墩路厚城路雙港路”的交叉口,有三個攤位分立厚誠路兩側,剩下一個則在三墩路邊,到現場后可以“聽聲辨位”,都在十字路口旁邊,很好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