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聽播客《巖中花述》
主持人魯豫和作家張春的一期對談給了小編很大的觸動
在節(jié)目里,她們聊到人生最低谷、最黑暗的時期時
魯豫問張春:“你心里面有沒有一個聲音告訴你,一切都會過去的?”
張春說:“沒有?!?/p>
她說,她常常想的反而是:“這次要是真過不去了,該怎么辦?!?/strong>

圖片來自《盡管如此,也要活下去》
她想,這次真的過不去,就沒辦法了
只能像死了一樣活,瞎活
在這種最黑暗時候,她的哥哥對她說了一句相當有力量、宛如精神解放一般的話
哥哥拍著她的肩膀說:“保住狗命,無所畏懼?!?/strong>
是啊,人生除了生死別無大事
保住狗命,還有什么事是好怕的?
還有什么低谷是過不去的?
那些看起來會打倒你的困難,最終不過一塊小小的人生擦傷
疼一疼、辣一辣,吹口氣,無論多深的傷口終有一日都會愈合
張春在節(jié)目里,對那些同樣處于痛苦期的聽眾說:
如果你感覺活得艱難,那就瞎活一陣子,就當死了一樣地活
就這樣自然地、胡亂地瞎活
活到有一天,你會有可能覺得
人生還是值得過的

圖片來自《壞孩子的天空》
一
我們的焦慮源于
太想要一個答案了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低谷期
面對學業(yè)、工作、家庭的壓力,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不順、失敗、打擊,面對迷茫不知該何處去的內心,我們無比焦慮
于是我們迫切渴望一個可預見的、穩(wěn)定的未來
比如說收入要穩(wěn)定,工作要穩(wěn)定,家庭要穩(wěn)定,感情要穩(wěn)定
仿佛考上名校就能擺脫迷茫,婚姻穩(wěn)定就能消解孤獨,財務自由便可抵達幸福
同時,我們還迫切渴望一個正確的答案
沉迷于星座、命盤、人格分析,用智能算法預測未來
仿佛前方某處必然存在某個終極答案告訴我們人生該如何活過
然而,很多時候人生是不存在正確答案的
我們想要盡可能地避免痛苦和磨難。有的人認為理性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沒有這回事。有時候不存在正確答案,我們必須眾害相權取其輕。 《思考的方法》
我們誤以為世界本該脈絡清晰,人生一定有篤定的主線
但實際上,命運從未替我們任何一個人設定預設人生
它是無序的、運動的、混亂的

圖片來自《6秒鐘的軌跡~煙花師望月星太郎的第二次憂郁》
一旦離開了學?;蚣彝サ谋幼o,我們就會深刻感受到這種命運的不確定性
沒有一份工作會承諾我們到60歲,沒有一份愛情會永不變質地陪伴我們白頭到老,沒有一個必然會在某個人生節(jié)點等我們
所有我們當下以為篤定的東西,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刻分道揚鑣,再也不見

圖片來自《本杰明·巴頓奇事》
這種不確定性使我們會感到格外焦慮,對答案的病態(tài)執(zhí)著成為我們內耗的根源
我們太想要一個答案了
然而人生從來都沒有正確答案
二
只要活著
就一定會有好事發(fā)生
既然命運并沒有許諾我們答案,那人生究竟該如何活過?
我們能做什么?
在一些書里,你可能會看到如下建議:
你可以去精進自己,提高專注力、行動力
你可以嚴格要求自己成為一個自律、高效的人
你可以去嘗試、學習某一項技能,拓展某一個領域,成為擁有特別多技能的多面手
但一落到實際上,我們會發(fā)現以上這些建議太難執(zhí)行了
本來活著就很難,還要自律、高效地活著,還要學習更多技能,能堅持下去的人極少
而且一旦我們的嘗試和實踐失敗,那種未能達成目標的挫敗感又會反過來加重我們的內耗
進一步加深我們的焦慮
因此,這些看起來積極的建議并不適用于所有人

圖片來自《Dr.倫太郎》
面對人生如何活過這個問題,小編會給出這樣一個回答——保持活著、保持思考
保持活著,只要活著,就一定會有好事發(fā)生
這件“好事”并非命運事先準備好的獎勵
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
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會為未來積累一點東西
只要我們保持活著,每日的微小行動就會積累起來
活得越久,這個積累就會越大,然后在某一天毫無預兆地爆發(fā)出來
以一種意料之外的姿態(tài)給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保持思考,就如同笛卡爾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我們無法篤定命運,唯能篤定的是自己當下的行為
當我們思考時,我們的思想必定存在
因此在這個混亂無序的世界,我們唯一可以篤定的事就是自己思想的存在
我們唯一可以相信的是我們的思考
同樣的,真正的篤定感也從來不來自外界的允諾,而是來自我們內在的思考
只要我們保持思考,關于未來的該往何處去就會一點點清晰起來,確定性會從心而生
只要我們保持思考,我們認知世界的角度又會多一點點,深度又會深一點點
那看起來“一點點”的增加,就有可能會為我們帶來人生質的改變
所以,如果你困惑于“不知人生該如何活”
那不妨參考這句話活一活:
保住狗命,無所畏懼,只要活著,就一定會有好事發(fā)生

圖片來自《問題餐廳》
三
給不確定的人生
一個思考的拐杖
在《思考的方法》里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思維方式有好壞之分,我們當然應該選擇好的思維方式。優(yōu)秀的批判性思考者往往會更成功地實現他們的目標,由此過上更有益、更快樂的生活。”
面對不確定的人生,我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某個確鑿的答案,而是思考的能力
人生的意義也從不是某一個結局和終點,而在于“在路上”時我們能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
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面對變化?如何做抉擇?如何應對挑戰(zhàn)?
這一切的答案都可以歸結到思考方式上
理性的、深刻的思考方式,相當于給我們的人生一個拐杖,一個支點
在前路艱難時,借助思考的力量,我們可以少摔幾次
在踉蹌前行時,借助思考的力量,我們可以走得更穩(wěn)一些
用思想武裝自己,總好過赤手空拳應對外界的危機和重大改變

圖片來自《天氣預報員》
其實,人生的不確定性也是一件好事
終極答案的缺席,恰恰證明我們思想的自由
人生沒有既定的意義,恰恰意味著我們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可能
為了給不確定的人生一個思考的拐杖,讓你走得更穩(wěn),小編推薦你閱讀《思考的方法》

《思考的方法》
作者:[美]莎朗·施瓦茲 [美]哈維·萊佩
這本書是一本思維訓練手冊,它包含哲學、邏輯學、批判式思維等內容
從批判性思維背后的最基本的邏輯支撐開始,幫助你從零構建系統(tǒng)構的思維方法

每章都增設了思考練習,讓讀者能在一本書中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閉環(huán)
它做大的作用是教會我們跳出常見的思維謬誤或陷阱,學會進行理性決策
面對學業(yè)、職業(yè)、情感等重大選擇時,學會客觀分析,減少沖動和盲從


? 獨立思考——增強思維穩(wěn)定性,避免被他人輕易影響,遠離PUA等操控手段。
? 洞察本質——拆解復雜問題(如國際局勢、職場關系),看清背后的邏輯和真相。
? 高效表達——提升說服力,讓你的觀點更有邏輯,更容易被客戶、領導、同事或家人接受。


《思考的方法》有大量現實案例,非常適合大學生、職場新人來構建自己的思維護城河
讓我們一起翻開《思考的方法》,掌握思辨力,做一個復雜世界的清醒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