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熱搜:什么時候生孩子最合適?

其中有個點贊最高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有錢的時候,最合適生孩子。

猛一看是一句調侃,可仔細思考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句扎心的真相:想要生孩子,一定不能窮。

沒錢別生孩子

沒錢別生孩子

就像有個朋友曾問我:你怎么看待這句話,沒錢別生孩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借用魯迅先生在《隨感錄二十五》寫的一段話:

“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睛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br/>

這就是我佩服魯迅的原因,直到現(xiàn)在他的思想都不過時,他的文字觀點真的很犀利,而且很超前。

我想,大部分說這種話的人,可能是那個曾經(jīng)“沒什么錢”家的孩子。

真的很怕自己的孩子,過上自己以前的生活。

我老公有個朋友,生二胎的時候,老婆在產房里順產,他發(fā)信息問我老公借5000塊錢生孩子。

那一刻我真想不通生孩子的意義是什么?對了,快一年了5000塊還沒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網(wǎng)友@十七說起自己小時候的生活:

我媽老說我小時候特別乖、很懂事,從來不要玩具要零食。其實我要過一次,被拒絕了。被罵著拒絕了,順帶挨了頓打。

無非是“沒有錢,窮,不懂事!”后來我就什么都不敢要了。

其實我一點也不想懂事,我好想像朋友們那么任性,能大聲喊,“我就要買這個!”

而且我媽還會篡改記憶,絕不承認這段往事。還會說“那我餓著你了嗎?凍著你了嗎?”

可能說沒錢不要生孩子的人,不希望將來自己的小孩也被迫這么“懂事”吧。

太苦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不是生了你,我不會過成現(xiàn)在這樣

如果不是生了你,我不會過成現(xiàn)在這樣

說句實話,養(yǎng)孩子窮有窮的養(yǎng)法,富有富的養(yǎng)法。

我對于錢的標準,沒有多高,只要父母不會因為要養(yǎng)孩子壓力大到辱罵孩子:

老子欠你的?

我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你還不知足。

如果不是生了你,我不會過成現(xiàn)在這樣。

要是我沒有你,我就……

仿佛父母所有的苦難,都是因為孩子。

剛才還看到一個家長抱怨說:自己小孩想喝4塊錢一杯的檸檬水,很物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之前:憑什么窮人不能生孩子;生之后:就是因為你我才這么累。

就像一位網(wǎng)友說:我今年剛大學畢業(yè),我媽說你知不知道我們把你養(yǎng)大花了七十多萬了。頓時覺得負罪感很重,一出生就欠了幾十萬的賬了,超級超級想死。

養(yǎng),跟用心養(yǎng)是不一樣的,我可以接受父母沒錢,但不能接受父母跟我賣慘抱怨我,真的是讓我負罪一輩子。

我小時候家里也窮,我想買東西,我爸媽的理由卻永遠不是:有沒有錢。

而是,是不是一定要買?想買的話我們回家開會討論一下,如果必要的話就買,結果就是回家我就忘了。

而有時候我媽媽會選擇性的,在我忘記以后給我買一件,那之后這就是驚喜。

如果父母的關注點在錢、在窮,導致了孩子長大之后的關注點也在物質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我父母更多的,是讓我關注在東西的實用性上,而我從小也并不會攀比,我一雙鞋一件衣服能穿好久。

在我這里,外在的是重要,但沒有那么重要。直到我現(xiàn)在都是實用為主,如果必須要買,就盡量在能力范圍內買好的。

所以,看到了嗎?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窮上,而是在父母的觀念上,以及如何教育子女。

如果教育孩子,張口閉口就是窮,再有錢的家庭環(huán)境,養(yǎng)出來的也是一個只關注物質的孩子。

生了要養(yǎng),生孩子是一件簡單的事,不用教。

但養(yǎng)孩子是件復雜的,需要不斷的學習,而且是不能后悔,不能重來的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孩子最好的條件,是你生孩子不會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數(shù),不會讓孩子成為你發(fā)泄壓力的出口,可以給孩子父愛母愛,也不會為了所謂的養(yǎng)兒防老。

很多人都說,結婚需要睜大眼睛,可我覺得生孩子更應該再三慎重。

不單單是為了孩子負責,更是為了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