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全紅嬋估計連她學校的名字都不會寫?!?/strong>

奧運會跳水冠軍全紅嬋被保送的大學名字出來了,是位于廣東省的211院校暨南大學,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外界卻頗有微詞。

同為跳水的奧運冠軍,陳芋汐被保送的學校是985的同濟大學,而跳水成績更好的全紅嬋卻只“撈”到了個211,這樣的對比令觀眾們很不理解。

有些人覺得全紅嬋就應該值得最好的,也有人覺得她的條件能有211上就不錯了,她估計連暨南大學這幾個字都不會寫呢。
為什么陳芋汐和全紅嬋兩人的待遇差這么多,全紅嬋到底差在哪了?

被保送暨南大學
5月6日報道,體育總局科教司公布了2025年優(yōu)秀運動員本科保送的擬推薦名單,其中全紅嬋的名字赫然在列,被保送的學校是暨南大學。

有些外行人不明白,這些運動員大多都是很小就出來訓練了,學習成績大多都不好,為什么會被保送這么好的大學呢?
其實這是國家的關懷政策,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們太不容易了,所以會在一定的時機給出保送名額,讓他們在訓練和參賽的同時,還能有個不錯的學歷。

像是全紅嬋,她因為成績卓絕,就被保送了211院校暨南大學,這樣一所廣東省內(nèi)的大學是很多人考都考不上的,所以她已經(jīng)是很多學子羨慕的對象了。

可是人就怕被比較,嬋寶雖然很優(yōu)秀,多次奪得了奧運冠軍,但是她的搭檔陳芋汐一樣也是奧運冠軍,人家就被保送了985院校同濟大學。
明明陳芋汐只是有雙人跳的奧運冠軍名頭,她都沒有單人奧運冠軍的記錄,憑什么她能上985,而跳水成績更好的全紅嬋卻只能“屈居”211呢?

全紅嬋和陳芋汐誰更優(yōu)秀
站在國家的角度,這兩個小姑娘都是同樣優(yōu)秀的,單拎出去都是可以為國家爭光拿金牌的優(yōu)秀選手,實在沒必要捧一個踩一個。
但是如今飯圈文化侵襲到了體育圈,兩位的粉絲總是在明里暗里進行比較,希望自己喜歡的運動員能處處拔尖,不允許對方把自己比下去。

就像是兩人被保送的大學一樣,各家都有說不完的理由。
陳芋汐作為上海人,在挑選保送學校的時候自然偏向自己的家鄉(xiāng),同濟大學在上海很有名,陳芋汐畢業(yè)后也方便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找工作。

全紅嬋作為廣東人,她可能也是同一個想法,選一個家鄉(xiāng)的大學,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家里,畢業(yè)了找個離家近的工作,一舉多得。
不過陳芋汐的粉絲則覺得,嬋寶的水平能上暨南大學就該燒高香了,否則她可能連高中都畢不了業(yè),不像陳芋汐一樣,上同濟是名副其實。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陳芋汐整體的綜合能力要比全紅嬋強,一個人不是只有跳水能力,其他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陳芋汐從小就進入體育圈,是體育世家的優(yōu)秀后代,不僅在體育訓練上十分刻苦,同時也沒忘了文化課學習。

單看陳芋汐在各個采訪中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就能發(fā)現(xiàn),她是真正的大家閨秀,行為舉止得體,為人處世謙和,沒人不喜歡這樣的小姑娘。
這樣一個奧運冠軍能讀同濟大學,應該是運動員與高校雙向奔赴的,陳芋汐配得上同濟,同濟也配得上陳芋汐。

而全紅嬋就差得遠了,她雖然有過多次奧運會單人的冠軍記錄,但是其他方面都處于劣勢。
首先就是家世,出自農(nóng)村的嬋寶家里就是種地的農(nóng)民,沒有什么金錢與資產(chǎn),她早早出來訓練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賺錢為母親治病。

如此懂事的嬋寶小時候為數(shù)不多的休息只能在家待著,因為沒有錢出去玩,沒去過動物園,也沒去過游樂場。
同樣因為很小就出來訓練,基本沒有時間學習文化課,在面對采訪時,也無法用英語和記者交流,有時還得靠著陳芋汐的翻譯來減少尷尬。

在平時的行為舉止上,嬋寶就隨意多了,有時會被批評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仿佛是一個除了會比賽啥都不行的“廢物”。
這么比起來,似乎陳芋汐真的要更強大一些。

如果兩人退役了,陳芋汐很有希望成為專業(yè)教練,或是體育相關領域的顧問等,全紅嬋就局限多了,前路不甚明朗。
但是如今表現(xiàn)出來的路人盤,似乎并不是這么比的。

沒有誰比誰優(yōu)秀
陳芋汐是一位綜合能力強的穩(wěn)定型選手,不管從哪方面來說,真的是很難找到缺點,按理說大多數(shù)人會更喜歡這樣的姑娘。
但是現(xiàn)實恰恰相反,全紅嬋的路人盤更大,她在民間的支持率更高。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大眾會下意識同情“弱者”,陳芋汐就是因為太好了,才顯得全紅嬋很“可憐”。
嬋寶7歲離家外出訓練,吃不飽又訓練量大,小小的一只骨瘦嶙峋,頭發(fā)常年泡水也是黃黃的,怎么看怎么招人疼。

來自民間的跳水冠軍很容易引起共鳴,13歲、14歲就敢獨自出來參賽,拿下金牌后不驕不躁,小心翼翼地說“要賺錢,帶媽媽去治病”。
這樣的姑娘很難讓人討厭,再加上她的跳水能力更強,一下就俘獲了民間觀眾的心。

所以哪怕后來嬋寶長胖了,影響了跳水能力的發(fā)揮,也沒有上一個985的院校,卻仍然有著很多支持者。
陳芋汐能上985院校,是她用自己的付出和成績換回來的,全紅嬋選擇了211,也是她經(jīng)過考慮做出的決定,這并沒有誰比誰強的說法。

同樣是奧運冠軍,一個有大將風采,一個是穩(wěn)定輸出的定海神針,全紅嬋與陳芋汐一樣優(yōu)秀,一樣是國家的驕傲。
那些屬于飯圈的“糟粕”就不要拿來荼毒運動員了,時時刻刻關注比賽,才是運動員應該做的事,也是作為觀眾該有的素質(zhì)。

結語
選擇一所保送的高校,不代表一名運動員的人生高度,這兩為優(yōu)秀的跳水健將,會在將來有更好的發(fā)展,大學只不過是個跳板罷了。
你覺得全紅嬋和陳芋汐誰更強呢?
參考資料:
【1】光明網(wǎng)2025-05-06《名單公示!全紅嬋、盛李豪、黃雨婷擬保送》

【2】光明網(wǎng)2024-08-18《上大學了!陳芋汐已至同濟大學報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