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貴的土壤資源。我國東北黑土區(qū)是北半球僅存的三大塊黑土區(qū)之一,面積達10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生態(tài)屏障。

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并通報3件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典型案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黑土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飯碗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發(fā)布會介紹,《解釋》共14條,自發(fā)布之日5月6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包括:

規(guī)定了破壞黑土地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認定及入罪標準。實踐中,盜挖、濫挖黑土行為往往以“掏洞深挖”式和“螞蟻搬家”式開展,此類犯罪分子盜挖黑土數量大、對黑土地破壞程度高,然而僅從面積上看卻達不到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入罪門檻,不利于打擊此類破壞黑土地犯罪。為此,《解釋》參照黑土地保護法,以黑土的體積即立方米數量作為行政處罰標準,對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的“非法占用耕地,改變被占用耕地用途,造成耕地毀壞”采用整體認定模式,針對永久基本農田和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黑土地分別規(guī)定了不同的入罪門檻。對于永久基本農田,非法占用并毀壞達到“三畝”或者非法采挖黑土達到“五百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對于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黑土地,非法占用并毀壞達到“六畝”或者非法采挖黑土達到“一千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加大對糧食安全的保護力度。

規(guī)定非法開采屬于礦產資源的黑土行為的處理。《解釋》對實踐中非法開采屬于礦產資源的黑土的行為,明確可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

規(guī)定嚴重污染黑土地行為的處理。《解釋》貫徹落實黑土地保護法對防治黑土地污染的要求,依據刑法規(guī)定明確,對于違反國家規(guī)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黑土地的行為,以污染環(huán)境罪定罪處罰。

規(guī)定掩飾、隱瞞犯罪行為的處理。為打擊非法買賣黑土的行為,《解釋》依據刑法規(guī)定明確,對明知是盜挖、濫挖等犯罪取得的黑土,而予以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妥當定罪量刑。

規(guī)定了專門性事實問題的處理。針對當前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對有關專門性事實問題認定的實踐需求,《解釋》規(guī)定了可以依據鑒定意見、認定意見、有關機構出具的報告并結合其他證據作出認定。

《解釋》還規(guī)定了競合適用規(guī)則、單位犯罪的處理、數量數額的累計計算、社會危害性的綜合認定、行刑銜接以及針對耕地之外的黑土實施破壞行為的處理等內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為貫徹落實黑土地保護法對破壞黑土地、污染黑土地行為從重處罰的精神,充分體現嚴厲打擊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加強黑土地保護的決心,《解釋》在以往司法解釋關于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和污染環(huán)境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基礎上,適當降低了入罪和升檔量刑的標準,體現了對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從嚴懲處的鮮明司法態(tài)度。

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3件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典型案例,引導社會公眾從造福子孫永續(xù)發(fā)展的高度認識黑土地保護的重大意義,增強保護黑土地的意識和自覺,主動積極參與到黑土地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中來。據介紹,該批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嚴懲盜挖、濫挖黑土違法犯罪行為。黑土土壤性狀好、肥力高、水肥氣熱協調,不僅是優(yōu)質的農業(yè)生產資料,而且深受苗圃基地、花卉市場歡迎,近年來盜挖、濫挖黑土案件頻發(fā)。在劉某某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中,劉某某在他人耕地內非法盜挖黑土3000多立方米,致使黑土地資源遭受嚴重破壞,被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追究刑事責任。該案對于辦理盜挖、濫挖型的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如何準確適用罪名和妥當定罪量刑具有指引意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是嚴懲以合法形式掩蓋盜挖泥炭土的行為。泥炭土是一種珍貴的黑土資源,也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具有戰(zhàn)略意義和經濟價值。近年來,部分不法分子在利益驅使下,鋌而走險,非法采挖、販賣泥炭土的現象屢有發(fā)生,有的還以合法活動為名掩蓋盜挖泥炭土犯罪活動之實,試圖逃避制裁。在李某某等人非法采礦案中,李某某等人以投資為幌子承包經營林地后,瘋狂盜挖泥炭土,嚴重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終被以非法采礦罪追究刑事責任,并承擔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責任。本案有力震懾了非法采礦型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充分彰顯了人民法院全力守護黑土地、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司法導向。

三是嚴懲污染黑土地的行為。黑土地的形成過程漫長,一旦黑土層遭受污染,“肥地”變“毒地”,有毒物質嚴重破壞糧食安全,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而且被污染的黑土地極難治理修復,因此對污染黑土地犯罪必須依法嚴懲。在某科技公司等單位、賀某某等人污染環(huán)境案中,某科技公司等單位和個人跨省運輸200余噸危險廢物,非法傾倒在黑土地上,造成重大污染后果,被以污染環(huán)境罪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依法嚴懲跨省污染黑土地犯罪,有利于助推黑土地污染的源頭防控與系統治理,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堅持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為守護好中國人民的“飯碗田”貢獻司法力量的責任擔當。

以下為典型案例詳情:

01

劉某某非法占用農用地案

——在耕地內大量盜挖黑土,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

2022年11月至12月初,被告人劉某某在吉林省梨樹縣某村他人承包的耕地(系永久基本農田)內盜挖黑土出售。經司法鑒定機構鑒定,劉某某采挖黑土面積約4616.73平方米(折合約6.93畝),黑土地耕作層被全部破壞,種植條件被嚴重毀壞。經有關部門勘測,黑土采出量3432立方米,堆放量636立方米。劉某某到案后自愿如實供述所犯罪行,其家屬將案涉土地予以平整修復,并取得了耕地承包人的諒解。

吉林省梨樹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某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在他人耕地中非法取土,數量較大,造成黑土地被嚴重毀壞,其行為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劉某某到案后自愿認罪認罰并已將涉案土地修復完畢,可依法對其從寬處罰。判處被告人劉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期一年,并處罰金。宣判后,劉某某未提出上訴,該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本案系對盜挖他人耕地內黑土的行為人依法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追究刑事責任的典型案例。黑土土壤性狀好、肥力高、水肥氣熱協調,不僅是優(yōu)質的農業(yè)生產資料,而且深受苗圃基地、花卉市場歡迎,黑土也因此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目標,他們大肆盜挖黑土銷售牟利,嚴重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依法應予從嚴懲治?!吨腥A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禁止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本案中,劉某某在他人耕地內盜挖黑土,數量較大,嚴重破壞黑土地資源,最終被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在辦理盜挖、濫挖型黑土犯罪案件時,人民法院如何準確適用罪名和妥當定罪量刑具有指引意義?!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明確了對于盜挖、濫挖型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應當適用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具體情形及定罪量刑標準。

02

李某某等人非法采礦案

——假借清淤等名義盜采泥炭土的行為構成非法采礦罪

2022年,李某某等人在吉林省柳河縣某林場踩點發(fā)現有泥炭土。2022年8月,李某某等人通過某林場申請冷水魚項目,并以清淤名義盜挖泥炭土,后又通過競拍的方式非法牟利。經鑒定,李某某等人盜采的泥炭土體積共102007.15立方米,總價值713.61萬元。

通化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某等人違反礦產資源法規(guī)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開采泥炭土,情節(jié)特別嚴重,構成非法采礦罪。綜合考慮各被告人系初犯、認罪認罰、自愿繳納生態(tài)修復資金等法定、酌定從輕情節(jié),以非法采礦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李某某等人四年至一年四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宣判后,李某某等人均未提出上訴,該判決已發(fā)生效力。

本案系人民法院適用非法采礦罪依法打擊假借清淤等名義盜采泥炭土行為的典型案例。泥炭土是珍貴的黑土土壤資源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兼具戰(zhàn)略意義和經濟價值。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受經濟利益驅使非法采挖、販賣泥炭土,嚴重破壞黑土資源和糧食生產安全。為了逃避打擊,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心存僥幸,妄圖以合法外衣掩蓋其犯罪行為,隱蔽性更強,社會危害性更大。本案中,李某某等人低價承包林地后盜挖泥炭土,嚴重破壞黑土地資源。人民法院以非法采礦罪依法追究李某某等人的刑事責任,有力震懾了非法采礦型破壞黑土地資源違法犯罪分子,彰顯了人民法院全力守護黑土地、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鮮明司法態(tài)度?!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明確了非法開采屬于礦產資源的黑土,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

03

某科技公司等單位、賀某某等人污染環(huán)境案

——依法嚴懲跨省傾倒危險廢物嚴重污染黑土地犯罪行為

2023年5月至6月,某科技公司和某顏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賀某某伙同他人,在明知施某某沒有處置危險廢物資質情況下,從江蘇省某市向黑龍江省某農場運送固體廢物7車合計200余噸,以明顯低價交由施某某進行非法處置,施某某指使他人將案涉固體廢物傾倒于農場土地上。經鑒定,案涉固體廢物為危險廢物。案發(fā)后,某科技公司委托某環(huán)保科技公司對受污染黑土進行無害化處置,并支付全部費用1460880元。

黑龍江省寶泉嶺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單位某科技公司、被告人賀某某、施某某等人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huán)境,情節(jié)嚴重;被告單位某顏料公司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huán)境,其行為均構成污染環(huán)境罪。綜合考量各被告單位及被告人認罪認罰、積極修復部分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因素,以污染環(huán)境罪分別判處兩被告單位罰金二十萬元、四萬元,以污染環(huán)境罪分別判處賀某某、施某某等人三年九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依法追繳違法所得。一審宣判后,賀某某提起上訴,黑龍江省農墾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系一起依法嚴懲跨省傾倒危險廢物嚴重污染黑土地犯罪行為的典型案例。黑土地作為“耕地中的大熊貓”,需要40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形成1厘米的黑土層。黑土層如被污染,“肥土”變“毒土”,有毒物質極易進入農作物,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且被污染的黑土地極難治理修復。本案中,被告單位和被告人違反國家規(guī)定,跨省運輸200余噸危險廢物并傾倒于黑土地上,造成嚴重污染。人民法院依法以污染環(huán)境罪追究被告單位和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依法嚴懲了污染環(huán)境型破壞黑土地資源犯罪,有利于助推黑土地污染的源頭防控與系統治理,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堅持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守護黑土糧倉,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司法力量的責任擔當?!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明確了破壞黑土地犯罪適用污染環(huán)境罪的具體情形及定罪量刑標準。

來源:農民日報丨記者:黃敬慈

編輯:陶羽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